北大教授曹文轩:语文是由一本书到一座书山,再到一个人生
2018-09-18曹文轩
曹文轩
让孩子们热爱语文、热爱生活,就要求我们教师用一颗感受美丽的心灵,用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引领孩子们感受语文的魅力、生活的魅力、人格的魅力。
1.语文课堂到底有多大
语文课堂不仅在教室,语文学习最主要的课堂也不是教室。语文应该是用其他书籍重重包围而构建起来的一座山峰。如果语文老师只看一本语文书,是不可能讲好语文的。如果学生只读一本语文书也是不可能学好语文的。
阅读的意义正在于:阅读是一种优雅的姿态。人可以做出很多优雅的姿态,是因为有阅读做底子;相反,一些人所做出的各种丑陋的姿态,也正是因为阅读的缺失。阅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道主义行为。不读书对人生的理解和感应就不可能达到一个高度,只有阅读才能使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人性解放。
课外阅读究竟读什么书?有些书与其读不如不读,当下中小学生的阅读生态非常令人担忧。中小学生的阅读应该是在老师、家长指导下的阅读。因为孩子还没有分辨的能力,所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很关键。
指导学生阅读,和学生一起阅读,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语文教学之路。也许多年以后,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文章被孩子们淡忘了,但课外阅读中的很多人物和道理却会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脑海中。我们的语文由一本书到一座书山,再到一个人生,就像攀过一级级螺旋式的台阶,进入一个豁然开朗的境地。
2.语文的一大担当是审美教育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人”(完善的人、完美的人、完整的人)。美的力量远大于知识的力量。语文课也应该是审美教育课。这个世界有无穷无尽的解释,有一种永不衰老的东西,那就是美。
我所认识的一位语文老师,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语文课时,没有拿语文书,而是给学生讲什么是语文。那天正好下起了雨,这位老师说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一天早中晚的雨也是不一样的,落在草丛中的雨和落在池塘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
那节课老师的话语,下雨的滴答声,声声融入了学生们的心田。“生活”这个广泛的定义,在孩子们心中变得那么亲切可感;“语文”这个庄重的词,在孩子们的心中变得那么兴趣盎然。让孩子们热爱语文、热爱生活,就要求教师用一颗感受美丽的心灵,用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引领孩子们感受语文的魅力、生活的魅力、人格的魅力。
3.藝术层面的文本解读
当下语文教学一个最严重的不足之处就是对文章在形式、艺术层面的分析不够。我们在挖掘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略语文的工具性。要让学生知道一篇文章到底好在哪里,教师就要去寻找新颖的更为有效的切入文本的方式。
如读《凡卡》,小凡卡写给爷爷的信没有具体的地址,只写“乡下爷爷收”,教师若不能提示学生小凡卡所寄出的是一封永远也不可能到达的信,就说明对作品的理解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很多语文教师从满堂灌到不作为,课上拿个话筒让学生“他说”“你说”,就是自己不说。
语文和语文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语文和语文老师是一个学校品质的主要建构者。
一堂好课需要教师有一个高站位,一个好人生需要一个高起点。我们现在所做的还远远不够,但我们至少要一步比一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