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游戏印象
2018-09-18周桂勋
周桂勋
世界四大船王之一的一位新加坡老总看到安吉幼儿在户外安静、独立、自主、和谐相处地玩游戏的场景后,深感震撼,然后跪地不起地惊呼:“什么是和平?这就是和平!”
安吉县学前教育科的程雪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介绍安吉游戏经验的时候,听完安吉游戏分享的美国听众激动得全体起立鼓掌。
丁海东教授认为,安吉游戏是中国县域学前教育的惊世之作和绝世突围。
学前教育作为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意识形态、历史传统的深刻影响和制约,显现出强烈的时代痕迹和特征。1949年以后的中国学前教育深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分时间段的集体教学成为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我们从这种教学模式中获益的同时,也被其根深蒂固的教学惯性牢牢束缚住了。“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自20世紀90年代被提出来后,虽然在官方的文件中被一再重申,但这种充满诗意的教育理想却始终无法完整而彻底地落地生根。
不论一些观念多么正确和论证有力,只要无法进入教育者的内心成为一种敬畏和认同的教育理念,我们依旧无法将其看成神圣的教育信仰。当一些幼儿园在上级检查的时候把各种玩具拉出来让孩子操作、表演,专家、教育行政官员离开后又重新操起他们熟悉和信奉的“知识为重”的集体教学的时候,我们有种说不出的无奈。
对于习惯了集体教育模式的幼儿教师而言,这种应付检查的表演,背后折射出他们并未在内心深处认同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价值。看似理解官方文件和行业规范,其实是对于幼儿游戏和学前教育的深刻误解。然而,在二三十年的思想动员和观念传播之后,浙江安吉县的学前教育却以令我们吃惊的姿态将“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想播种成芬芳的幼儿教育实践之花,并得到了国内外学前教育界的持续关注。福建师范大学的丁海东教授感叹于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超绝能力,将这种实践称为“中国一个县域学前教育的惊世之作和绝世突围”。可以说,安吉游戏在沉闷、做作、表演,甚至有些虚伪的学前教育的背景中破土而出,彰显出中国学前教育者的团队协作的集体努力。
幼儿走出教室,在操场上的各个角落里安静、有序地摆弄着各种梯子、玩沙的小铲子、油桶、轮胎,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材料、玩伴,而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就像摄像头一样注视着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只要不出现危险状况,教师绝不轻易干预孩子的游戏行为和冲突。在教师的默默陪伴中,幼儿全身心地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幼儿可以自己随便玩,也可以和其他幼儿发生冲突并自己解决冲突。真正专注于自己游戏活动的孩子是不在意其他人是否关注自己的,在这种游戏中孩子真正地成为了他自己,体验到此时此地的快乐,领会着存在,并对自己的存在有所作为。游戏中的儿童不需要大棒式的惩罚,也不需要小红花的引诱,因为与自己的存在相比较,他们对这些东西都不在意。
在日常的游戏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精彩纷呈,也并不是每时每刻孩子都能够表现出最有才智的一面。如果以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平淡无奇来否认游戏的价值,那么真的不公平。我们知道所有能力都是需要练习的,游戏才能的形成也不例外,正是一个个平淡无奇的瞬间才磨练出孩子对于问题的兴趣与执着,使得他们在自己执着的问题上爆发出出色的才华,形成了内在的、真正的自我。一个人的精神力量,抵挡以后面对艰难生活的核心力量就是在这种日常生活中统整起来的。只有自己精神上人格的完善,才能对自己的灵魂招兵买马,将各种内外部力量统一起来。看似闹哄哄的游戏场面,其实是散而不乱,每个孩子都关注于自己的活动,以自己的节奏有序地进行游戏活动。
最令我感动的场景是游戏结束的时候,幼儿收拾游戏场地的画面。教师播放活动结束的音乐,有的孩子用力拖着木头梯子,有的孩子合作抬着玩具往收放架子那里放,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而教师依旧一言不发地看着孩子的整个收拾过程。王振宇教授说:“夕阳西下,幼儿教师像沉默的司令一样看着自己的孩子收拾玩具,这或许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画面。”有的孩子边收拾道具边玩耍,也有个别孩子继续在角落里玩而不参与整个收拾过程。孩子努力、专注、费力地拖着收拾道具,然后再摆放好游戏材料的过程,真的就像打扫战场的战士一样。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是严肃的,也是欢乐的,有教育家将儿童游戏称为“严肃的快乐”。儿童为了继续玩游戏,会努力克服自己的局限,在努力的过程中能力和心智得到了发展。游戏像了解儿童的教师一样,不断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不断抬高幼儿可能发展的最高水平,用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说法就是“游戏不断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安吉的孩子不压抑,他们纯真、自然、活泼、开朗。不论是晨间接待、过渡环节,还是户外的自发游戏时间,教师都不轻易干预儿童的活动,儿童都可以自然地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在这些活动和环节中,儿童都在自然地释放着自己的主体性。在一个成人主导的世界里,儿童总是努力地为自己的自主争取空间。国外有学者将游戏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被国内称为创造性游戏的角色游戏、建构游戏等,因为对于儿童的发展明显,被称为工具性游戏;儿童压抑的时候会大声呼喊或纵身一跳等,这些游戏是第二类释放压力的游戏;第三类游戏被称为非法游戏,儿童故意违反成人的规定而体现自己对于环境的控制和对于成人的抗拒。
儿童有抗拒压抑的天性。在安吉,由于教师顺应了儿童的天性,以及对于儿童主体性表现了极大的包容和欣赏,所以孩子们表现得不压抑。因为不压抑,所以在一些似乎需要教师控制的上下楼梯过程中,他们也可以自己不用监控地安全地进行。
游戏时空的无拘无束与天性释放并不意味着儿童在幼儿园的其他时空与公共生活中是没有秩序的,相反,安吉的幼儿园特别重视规则在幼儿园制度化生活中的作用。自由从来不意味着任意而为不受任何约束,自由只是不受任意的强迫。而规则在成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交通法规、企业制度、契约合同都是规则,规则的权威和人们对于规则的尊重是在游戏中形成的。幼儿园游戏中的规则与保障游戏顺利有序进行的游戏常规对于幼儿在园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都有特殊的意义,它是幼儿园有序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是对于幼儿成长的保驾护航。
安吉游戏自然开展的前提是幼儿教师对于幼儿天性释放的极大包容和欣赏,更是对于游戏常规的一再坚持,这种对于规则的固执和柔韧可以称得上“温柔的坚持”。儿童对于规则的习惯成自然的坚持会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会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教养的一个方面。美国有部电影《来自星星的孩子》讲述了一个自闭症的孩子是如何受到爱护并适应社会生活的,在片尾,孩子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时,他说是教师教会了尊重规则的重要性。每一个游戏活动结束的时候,如果有孩子违反了规则,教师都会重申规则的重要性,并坚持幼儿遵守规则。
幼儿园的许多集体活动是对于制度化游戏的必要铺垫和游戏活动的延伸。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自然、有序、安全、活泼进行的前提是幼儿具有强烈的规则意识。在一个班级的集体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玩完区域活动后把角色游戏区的道具和游戏材料放得乱七八糟,于是她把孩子集中起来按照顺序坐好。教师说自己被这个散乱的场面惊呆了,然后请孩子说哪些东西放错了,应该怎么放置。讨论完毕后,教师留给幼儿一段时间让他们重新放置玩具。就是这些对于游戏常规的坚持,才使得幼儿的游戏活动有序进行。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这些游戏细节的坚持才能够使幼儿最大化展示自我天性的同时,保障游戏的有序、安全——散而不乱。
在中国普及学前教育的进程中,安吉把学前教育的投入经费和发展状况作为政府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安吉学前教育的发展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出色范例。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高幼儿园保教水平的愿景中,安吉游戏提供了中国学前教育一个可供选择的模式。在实现“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价值的过程中,安吉游戏厚重地落地,成为我国幼儿游戏组织实践的一个高潮和亮点。安吉游戏的探索仍旧在路上,我们对于安吉游戏的了解也还在路上。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种学前教育实践足以令人尊重。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幼儿园游戏教学与问题诊断研究”(编号: BHA140082)、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院长基金项目“藏族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保障研究”(编号:2014-04)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