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情感策略

2018-09-18罗时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历史情感教师

罗时金

摘 要 情感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认识,更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就此而言,历史教育则有着巨大的优势,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就更应该多方面、多渠道地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积极地开启学生的情感的闸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不仅愿意学,而且学得轻松、愉快。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情感教学

激活情感加深体验完善人格在初中的各个学科中,历史学科无疑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重中之重。作为教师,我们就要抓住每一个教学中的契机,通过各种渠道挖掘情感资源,以情感为媒介、为动力,创造多种心理功能的情感交流,从而实现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交融,达到真正培养学生的目的。

1赋予教学语言情感色彩,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达到以情激趣的目的

历史学科自身就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它既不能自然地重演,也不可能借助实验手段使它再现,更不可以去进行直接的观察,因此教师的语言成为沟通历史与学生的重要载体。要用学生能理解、体会的富有情感性的语言为媒介,催化出他们跨越历史时空的情感体验,达到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目的。

而历史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进行情感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为文明史展现给我们的是人类求生存、求发展过程中充满智慧与创造性的活动与成果,是生动而鲜活的。例如在讲解《种族》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现实社会中一幅新闻图片――2005年4月10日在德国纪念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中,总理施罗德为遇难者献花并和纳粹集中营图片形成鲜明对比,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使学生的心灵产生了震动。同时我运用生动、充满感情的语言讲述:“这幅图片打开了人类历史封存60多年的记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这美丽的鲜花而是血腥和杀戮,这堆积如山的尸骨仿佛在控诉战争的罪恶。”进而设问:“这场人间惨剧的制造者是谁?他的目的何在?”学生通过直观图片提供的信息自然得出:“希特勒为称霸世界对犹太人实施了种族灭绝政策。”在此教师进一步提问:“种族和民族是同一概念吗?”学生尽管无法准确比较二者的区别,但都基本了解它们是有区别的。教师明确概念的区别进而语言渲染:“希特勒打着种族灭绝的旗号,有组织和预谋地杀害了600万犹太人。这不仅体现了他的残暴,也暴露了他的无知,因为种族是根据人的体质特征外在的差异进行的生物学的划分,而民族是文化上的划分。因此希特勒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论被评为20世纪最大的笑话,而这个笑话却制造了20世纪最大的惨案。那么种族之间是否存在优劣的差异?种族是怎样形成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课文中寻求答案。通过生动的语言、富有情感的语调,不仅使学生融入了历史的情境中,也在环环相扣的设问中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2挖掘情感资源,加深情感体验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情感教育资源内容丰富,为我们日常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挖掘整理,便可以使我们的历史教学课堂充满生气。

诸如战国时期忧国忧民,长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写下《满江红》的南宋抗金的民族英雄岳飞;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绝句的文天祥;有“苟利国家生死以,且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有“恨不抗日死,留作他日羞”的吉鸿昌等等在这些人身上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世界历史中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印度章西女王、“圣雄”甘地;促进南美解放运动的“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为争取美利坚民族解放与独立而战的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等等,这些素材为我们在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如何理解爱国主义思想的内涵所在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情感资源。

历史教材中丰富的精神粮食还有很多,作为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利用好古今中外的优秀历史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史育德,这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实现全面发展观的德育和智育的统一。事实上,用丰富的历史情感资源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这也是现代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体现。

3发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火花,以教师自身的热情影响学生,达到以情明理的目的

中学历史教学在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同时,能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教材情感的火花和现实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而触动学生的心灵实现历史教学中的升华。

在《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中,为引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我没有进行直接的空洞教育,而是通过焦点话题“对中国人过西方节日的思考”,使学生明白西方节日对青少年的影响,它会使我们逐渐淡化民族传统的节日,进而淡化民族意识。在学生认识提升的基础上教师点明主题:中国传统节日背后体现着历史的文化底蕴,需要我们代代沿袭相传并不断推陈出新。诸如此类的事例,把历史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尽管历史讲的是过去,但这个过去却是现今的根源,是今天与过去的对话。

尽管教无定法,但我认为适合学生学习需要、被学生接受与认可是非常重要的。新課程中浩瀚广博的人类文明史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生动而具体的素材,也给我们提出了太多有现实价值的思考问题。在新课程下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课堂这个桥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正彰显历史学科人文价值和底蕴,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与探究质疑精神。我想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课堂教学中用历史丰富的知识和内在的人文价值去触动学生的心灵,用情感策略来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健全人格,最终达到以情优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宋洪娟.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情感策略[J].教育科学:引文版:00075-00075.

[2] 徐爱明.浅谈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策略[J].情感读本,2015(12):62-62.

猜你喜欢

历史情感教师
最美教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新历史
情感移植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