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以上超两成,日本怎么办
2018-09-18蒋丰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蒋丰
“日本70岁以上老人已超过总人口的两成!”本周一,在日本传统的“敬老日”当天,日本总务省公布的全国老年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日本70岁以上人口达到2618万人,占总人口的20.7%。“银发浪潮”让日本养老金收支不平衡的状况凸显。因此,日本政府在对养老金“开源节流”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养老产业以分担社会压力。
养老金负担越来越重
按照日本现行制度,养老金主要分为“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国民年金”所有国民均可缴纳,一般面向自由职业者、非正式员工、打工者、无业者等没有“正式工作”的群体,由国家负担1/3、个人负担剩余部分,缴纳金额为每月1.5万日元(100日元约合6元人民币)左右。在企业工作的正式员工则需要缴纳“厚生年金”,每月缴纳额度为月工资的18.3%,通常由企业和职工本人各缴纳一半。缴纳养老金的日本国民到65岁以上可以根据缴纳的年限及金额,领取数额不等的养老金。
因为长期经济低迷,民众收入低而且不稳定,日本国民年金的缴纳情况非常不乐观。每年大约有40%的“国民年金”加入者没有定期缴纳保险金。面对这种严重的欠缴现象,每年年末,日本社会保险厅都要送出数以十万计的《最终催讨书》,有时甚至采取强制征收措施。由于缴纳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少,而领取养老金的人却越来越多,日本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
延迟退休与吸纳劳力并举
为减少养老金支出,日本政府最近在商讨将退休年龄提高到70岁。目前,日本在职人员可以选择60岁至70岁之间的任何一个时间点结束职业生涯、领取退休金,而65岁以后退休的人员,每月的退休金则更高一些。新法令于2020年4月生效后,将涉及目前60岁至70岁之间的340万人,可以极大缓解养老金负担。而且,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及寿命的增长,这些老人也愿意延长自己的工作年限,有工作意愿,基本与政府是“一拍即合”。
面对养老金缴费对象急剧减少的现状,日本政府还在积极吸纳外国劳动力,希望让他们成为日本养老金的补充者。日本政府计划接受5年期限的“外国单纯劳动力”,主要投入到建筑、农业、护理、造船等重劳动领域。
政策虽已箭在弦上,可是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日本对外国人取得永久居留权设置非常高的门槛,一般需要在日本连续居住10年、连续工作5年,年收入满足一定水平。而很多外国劳动者无法达到这一条件,往往缴纳多年养老金后却无法取得在日本居住到退休的资格,想要回已经缴纳的养老金也是手续繁琐,而且只能要回极少一部分,大部分“白白便宜了日本政府”。因此,不少外国劳动者对缴纳日本“国民年金”非常反感,缴纳的积极性很低。
高科技助推“银发产业”
面对席卷而来的“银发浪潮”,除了在养老金问题上动脑筋,日本还在大力发展养老产业。由于医疗财政负担接近极限、极度缺乏护理人员,日本近年来提出了“智慧养老”的概念,为养老行业大规模引入科技产品,包括人工智能设备、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等。
例如,日本有广播体操机器人带领老人有效活动身体;有运动机器人通过摆动机械臂,带动老人活动四肢:还有喂老年人吃饭的机器人和监视居家老人的用药机器人。这些老人的生活状况、检查结果、用药情况等都会同步存储在云端。去医院看病检查时,医生们会参考云端信息为老年人更精准地治疗疾病,医护人员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全面、实时掌握各个房间老人们的睡眠、脉搏、排泄等各种数据。一旦发现异常,智能设备会及时提醒,极大地提高了医疗养老的效率。
日本政府正在通过各种辅助奖励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智慧养老产业的扶持力度,希望这一产业成为日本今后最具竞争力的出口项目。日本九州大学的一位学者称,日本养老行业的极速智能化,本来是为应对人手严重短缺的无奈之举,没想到却引领了世界潮流。从目前日本智慧养老产业特别是机器人的发展情况看,日本很可能抓住下一波时代发展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