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邻里交往和为贵

2018-09-18文雁

长寿 2018年8期
关键词:和为贵孟母三迁严于律己

文雁 群

《论语》中曰:“礼之用,和为贵。”和,指的是和谐,是团结,是谅解,是安定。和,是一阵和煦的春风,吹开了美好情感的花朵,使人觉得春意无限。在邻里之间,这样的“和”更显得重要。以“和”为贵,才能建立起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无不希望有个好邻居。中国儒家历来重视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孔夫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民间流传孟母三迁的故事,便是对选择一个好邻居的诠释。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搞好邻里关系,与邻为善,可以营造融洽、祥和的居住氛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乐趣。反之,不好的邻里关系会招致许多麻烦,甚至有恶性事件的发生。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邻里和谐呢?笔者认为,邻里间交往应遵守 “五多五少”原则:

一要多严于律己,少自私放纵。严于律己就是在邻里交往过程中,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为自己的快乐和方便而去影响别人。如公用的厨房、走廊、庭院不多占用和堆放杂物;午休与晚上休息时,音响尽量小些,不大声喧哗等。严格要求自己是一种文明、有修养的交往方式,也是人际交往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二要多宽容谅解,少苛求指责。由于邻里间每个家庭的组成人口、文化素质、生活习惯、性格爱好各有不同,天长日久,上下左右,难免出现一些偶然的、不经意的相互干扰或矛盾。对此,应该多予宽容和谅解,不应过于苛求,动辄横加指责,那样会伤害感情。

三要多沟通交流,少各自封闭。现代住房结构大都是封闭式的,进屋即关门,邻里来往多有不便。只有多沟通交流,少自我封闭,才能打开邻里和谐畅通途径,例如,出门相见问个好,相互报以微笑,久而久之,生人变熟人,见面有话谈,渐渐加深了解;结伴散步,相邀健身活动,这样接触多,交流频,关系会更亲密;逢年过节互致问候、祝福,老人办寿相互宴请,儿女婚嫁散发喜糖,小孩过生日分红蛋、送长寿面……都能让邻里间充满 “胜亲友”“如家人”的友情、亲情。

四要多热情帮助,少冷漠计较。能成为邻居,是一种缘分,大家住在一块儿,要将邻居当成亲密的朋友,信任对方,真诚相待,相互帮助。老年人退休在家,如果力所能及,可以为邻里公共的事多做些奉献:带头打扫庭院,清理楼道卫生,修整花圃、草坪……这既为邻里也为自家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还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

五要多尊重隐私,少干涉内政。邻里之间相处,不可说东家长、西家短,即使知道人家的某些隐私,也应予尊重,不能乱说,多为邻居着想,不干扰别人的日常生活。即使关系再好也不要轻易干涉人家的家务事,除非对方有所请托。要谨记“过密生隙”的道理,毕竟邻居不是家人,过于随便和密切易产生裂隙,引发矛盾。

猜你喜欢

和为贵孟母三迁严于律己
夏夜吟
棋杀
孟母三迁
“严于律己”的光
好好先生
我的班级管理“五字经”
孟母三迁
礼之用,和为贵
班主任工作的“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