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氏竹编:两代人匠心独运让传统融入生活

2018-09-18综合

中国林业产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刘江刘氏竹编

文/综合

刘氏竹编创始人 刘嘉峰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刘嘉峰首创了竹编字画和提花编织法,并由此创立了刘氏竹编,成为我国竹编工艺的一大创举。2008年,刘氏竹编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嘉峰之子,刘氏竹编第二代传人。

如果说,刘嘉峰老人创立的竹编字画和提花编织法,推动了我国竹编技艺的发展,那么对于刘嘉峰之子、刘氏竹编的第二代传人刘江而言,他却让竹编回归了生活。

与父亲不同,对于竹编的传承发展,刘江有自己的想法。而刘氏竹编,也呈现了又一代人的匠心独运。

刘氏竹编传承人 刘江刚

出于爱,选择了接班

“再也不忍心看到一把年纪的父亲还继续这样辛苦,于是主动提出接下这个摊子。”

刘嘉峰老人从14岁起就名震四川,是一个被业内称为“竹编圣手”的传奇人物,刘氏竹编也是由他一手开创的。如大多数人所想的,刘江理应接过父亲手中的担子,会顺理成章地成为刘氏竹编的第一传承人。

然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刘江刚开始对竹编并没有太多感情可言。也许是因为叛逆,刘江选择了美术,一条与竹编完全不同的路。2000年,刘江大学毕业,他一路北上。他学雕塑,做壁画,研究空间设计,还与几个意大利人合开了一个工作室,专做酒店、会所和豪宅的概念设计……

父子二人就这样分居两地,各自忙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刘嘉峰老人多次要求刘江回来帮忙,刘江却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直到2010年,刘江再也看不过一把年纪的父亲继续这样辛苦,才向父亲主动提出接下这个摊子。

据刘江回忆,一次,父亲又要去杭州参展,看着父亲准备产品时孤独的身影,刘江心中不忍,便陪着父亲一同前往。在展会上,刘江发现,蜀绣、银花丝、年画等很多工艺世家都有年轻一辈在帮忙。“他们的前景并不乐观,但我看到那些二、三代传承人勇于接过父辈手中的担子时,我很感动。”

那一刻,刘江重新用心审视父亲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似乎被父亲的坚持打动了。从那之后,刘江决定帮助父亲。“我想通了,接班也没什么大不了。艺术设计和传统工艺是相通的,我做竹编,不仅可以传承父亲的技艺,也可以做出自己的东西来。”

春生

老手艺,玩出新花样

“把自己的生活方式融入进去,才是对竹编、对传承的一种理解。”虽然接手父亲的担子,但刘江绝不重复其父亲的老路。

刘江与父亲沟通时发现,父亲的团队没有营销的意识,都太专注于技艺。另外,产品总限于字画、花瓶,过于保守和传统,还与别家竹编产品严重同质化,缺乏个人风格。

在刘江看来,竹编的传承不能像父亲一样,靠默默无闻地编织就能发展、传承。老一代人除了编还是编,除了绣还是绣,一天到晚就是这样,这些就是他们的全部。接手后,他想得最多的不是怎么学这种手艺,而是想方设法令竹编生存下来并更加融入生活。“我们这一代人更懂得生活,我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把自己的生活方式融入进去,才是我对竹编的一种理解。”

刘江说,刘氏竹编想要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发展之路,应该与时俱进,融入时代的信息和新的理念,有一些新的开拓。“不管我父亲希望我以哪种方式,我只能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因为你每一个人来做就会留下每一个人的印记,每个时代会有每个时代的印记,我们只有把自己最擅长的一面发挥出来。”

就这样,刘江发挥自己的优势,专门找到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设计师一同建立工作室,将竹编与时尚结合。在刘江的创意与亲自设计下,竹子被做成了古色古香的灯饰、时尚典雅的配饰,甚至高贵大气的派对包。

刘江希望自己的竹编产品卖的是生活方式,而不是因为它是当地的特色而买它。手工艺产品它有生命,应该到喜欢的人手里去。现在,刘江把竹编与茶道、花道、香道、包括文玩等相结合,设计了多款竹编产品,深受年轻一代人们的喜爱。

工艺产品有数十个大类,近千个花色品种。编织一件工艺品有30多道工序,少则半月、多则数月,而且每道工序精细严密,是现代技术和机器无法替代的。

父与子,分工各不同

“现在,我与父亲分工不同。我希望可以帮父亲抵挡一些事情,好让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自从接班之后,刘江的理念得到了父亲的认同。而刘江也从父亲身上,看到一个老艺人更多的用心和坚持。

刘江说,现在,他与父亲两人携手同行,却分工不同。

天目

“因为父亲已经七十多岁,年纪大了,所以很多事情需要我来帮他分担。所以父亲更多的是时间都呆在自己的创作室,与他的几位徒弟一起创作作品,这样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刘江将竹编产品定位为三类:收藏品、民族奢侈品和生活艺术品。收藏品是竹编中的经典之作,重点体现高超的竹编艺术;奢侈品强调品位、品质和品牌,把传统的手工艺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打造国际精品;生活艺术品则为普通人群精心编制日常生活用品。

“收藏品这部分,更多的是我父亲和他的徒弟一起创作。”据说,近一年来,刘嘉峰老人正在尝试制作镂空扇面的竹编艺术品,尽管已经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但刘嘉峰老人仍然不断地在探索新的竹编工艺。

而刘江本人,则把重点放在了设计产品及品牌宣传和推广。作为非遗传人的下一代传人,刘江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家传的技艺,实现着传承。

老一辈执着于艺术与技艺,而新一代则注重市场与创新。

“居不可无竹”。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凝聚着的是两代人的匠心独运!

猜你喜欢

刘江刘氏竹编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往顶上跑
智取“私了协议”
How to Write a Cohesive Essay
后母
有心计的麻雀才能变凤凰
一张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