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感觉统合能力调查与训练研究

2018-09-17何博吕琦欣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5期

何博 吕琦欣

【摘 要】 文章运用“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对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现状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部分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存在失调状况。幼儿感觉统合失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母体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并对部分感统失调儿童进行了感觉统合训练实验,结果显示,学龄前幼儿感觉统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进一步重视幼儿日常的感觉统合教育,采用科学的方法途径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 感觉统合;感统失调;感统训练

机体感觉系统包括视、听、触、味、嗅、重力感受与平衡感受,个体借助这些感觉器官(眼、耳、皮肤、嘴巴、鼻子、前庭及本体)来感受其生存的世界环境,通过感知感受来认识并适应复杂的外界环境,在不断的适应过程中大脑积累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经验,并用于指导个体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又在不断验证和丰富着先前的知识技能,这就是感觉统合的全过程。只有人脑、感觉器官、感统神经、个体行为四方面高度协调统一,个体才能顺利接触环境并做出适应性反应,否则便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视知觉障碍、听知觉障碍、触觉防御过度、前庭功能失衡、本体感失衡),因此感觉统合是个体进行正常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前提,也是个体建立自信、操控行为、融入社会的基础。

一、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现状调查

本研究选取了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2014年、2015年入学的大班、中班、小班共15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教育学界认同度较高的“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进行综合测量,测量内容包括前庭、触觉功能、本体感、学习能力四大项,具体由58个问题构成,由儿童的父母或幼儿园教师根据对儿童最近三个月生理发育、运动行为、情绪反应等的观察与记录情况来填写,选项包括“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五级,分别按1分、2分、3分、4分、5分计量,“从不”为最高分,“总是”,为最低分,据此对每个幼儿进行综合打分,并将原始分数按规则转换成标准T分数(即: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总得分低于40分的划为轻度感觉统合失调,低于30分的划为严重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量表原始分与标准分的换算如表1所示。

调查共发放1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38份(有效率为92%),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幼儿(占总体78%)感统能力发展正常,幼儿感统失调率为22%(其中轻度失调率为16%,重度失调率为6%),男孩感统失调率高于女孩(男孩感统失调率为33%,女孩感统失调率为21%)。

二、幼儿感觉统合失调影响因素分析

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现幼儿感觉统合失调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遗传因素

个体在出生时,就通过遗传从父母基因中继承下来了神经系统的特征,特别是大脑的结构和机能的特点,以及每个人特有的高级神经系统类型特点,如果生理功能不健全,便有可能通过遗传传递给儿童,导致幼儿先天性感觉统合失调。

2、母体因素

母体子宫是个体发育最初的物质环境,可为胚胎早期生长发育提供营养原料和适宜的生存条件(温度、水分、保护膜),如果母体在孕期自身身体机能不正常(受伤、感染、发烧),子宫环境也会受到影响,其适宜程度就会降低,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如果母体在孕期饮食不当(吸烟、饮酒、药物)便会阻碍胎儿神经系统正常生长,还有可能造成畸形生长;如果母体在孕期缺乏休息、焦虑紧张,也会不同程度影响婴儿早期神经系统发育,造成胎儿大脑发育不足,引起婴儿出生后感触觉发育不良。

3、环境因素

个体出生后所接触的环境,对其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缺乏早期抚触和亲子交流、坐、爬训练少,导致的活动范围受限、运动量过小、缺少同伴交住等因素使得婴儿缺少外界感官刺激,感统能力训练不足、协调能力得不到锻炼发展,都会造成感觉统合失调。

另外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过度溺爱、过度保护也会使儿童丧失与外界真实环境的接触机会,大脑不能全面接触到外界事物信息,许多生存技能、生活能力和社会技能(语言、运动、劳动、交际、思维、个性、游戏规则和社会规则)就得不到全面发展,使婴幼儿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可能造成感觉统合的失调。

三、幼儿感觉统合训练实验分析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基于儿童神经系统发展的需要,引导对外界各种感官刺激做出相应反应的训练,感觉统合训练不仅是生理上的机能训练,更涉及心理、大脑和躯体三者之间的协调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借助训练器材,通过儿童与器材的接触和对器材的操控练习,对儿童的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摸、视、听、嗅等进行多种综合刺激,进而提升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家长和儿童自愿原则选取感统失调的30名學生(23名男生,7名女生)作为训练对象,进行为期3个月的感统训练,依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校本资源,如“心理学实验中心”、“教育学实验室”、“生物类实验室”、“学前教育实验中心”、“保育学实验中心”、“音乐实训室”、“运动科学实验室”“语音室”、“手工实训室”等训练场所,借助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多种感统训练器材,从感统培训专家师资库抽调出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运动学专家共10名,按照制定好的感统能力提升计划对学生进行训练。

1、训练目标

(1)生理目标:提升幼儿专注能力、反应能力、平衡能力。

(2)认知目标:提升幼儿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

(3)思维目标:提升幼儿想象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心理目标:提升幼儿情绪控制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压能力。

(5)性格目标:培养幼儿乐观开朗勇敢自信、勤劳善良、独立自主个性品质。

(6)习惯目标:培养幼儿遵守规则、懂得秩序、自觉自律的行为能力。

(7)人际目标:提高幼儿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

(8)品德目标:培养幼儿乐于助人、懂得分享、品行端正的品德。

2、训练原则

(1)以教具器材为载体、以游戏为方式,建立幼儿进行感统培训兴趣。

(2)课程根据儿童能力、智力水平独特设置,尊重儿童个体差异,因龄施教、因性施教、因情施教

(3)创设游戏互动、情景模拟、家校结合、传授指导,寓教于乐,保证训练过程的真实性与有用性。

(4)综合测评,结合各阶段测评,适时把握进度,灵活调整训练,保证训练结果的有效性。

3、训练类型

(1)触觉训练:训练器材选用按摩球、海洋球池、触觉板等,通过幼儿与器材的直接接触,强化皮肤、大小肌肉关节神经感应,辨别感觉类型,认知感觉层次,丰富大脑感知记忆,增强大脑感觉神经的敏感度。

(2)前庭平衡训练:训练器材选用滑梯、平衡台、晃动独木桥、袋鼠袋、圆形滑车、圆筒、平衡踩踏车等,幼儿通过操作控制训练器械,调整前庭和平衡系统的自反应机制,促进语言组织发育、健全语言神经系统,完善前庭平衡及视听能力。

(3)弹跳训练:训练器材可选用羊角球、跳床,让幼儿坐在羊角球上,双手紧握手把,身体屈曲,向前跳动;让幼儿站在跳跳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来时,膝盖弯曲,脚后跟至臀部;通过弹跳运动调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觉神经系统,强化关节信息、触觉神经,促进左脑和右脑的全面发展。

(4)固有平衡训练:训练器材可选用大陀螺、独角椅、竖抱桶、脚步器等,让幼儿练习操纵不平衡物体,调整脊髓中枢神经系统对地球引力的协调,增强中耳平衡功能,统合全身神经系统机能,为个体大脑发育奠定基础。

(5)本体感训练:训练器材可选用晃动独木桥、横抱筒、网兜、滑板、S型平衡木、平衡板等,强化幼儿固有平衡、协调触觉、双侧大小肌肉,增强身体运动能力、促进左脑右脑全面均衡发展。

4、实验结果发现

参加训练的幼儿基本上都完成了个人训练中的项目,在训练中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感统训练活动,根据家长和教师的反馈信息,训练后幼儿在认知、注意力、语言、情绪、行为能力、个人习惯、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均有了明显的改善,幼兒的本体感觉能力普遍有所提高,这一结果表明学龄前幼儿感觉统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进一步重视幼儿日常的感觉统合教育,采用科学的方法途径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秋菊.发展迟缓儿童影响因素分析及感觉统合效能研究[D].苏州大学, 2012 .

[2] 王艳玲.家长营养知识状况对儿童感觉统合发展及训练效果影响的研究[D]. 山西医科大学,2012 .

[3] 陈可来.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平衡协调能力及心智方面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 .

[4] 马健.胎儿生长受限对学龄期儿童智力结构和行为发育影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

[5] 朱江.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小学体育课程的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1.

[6] 张慧.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影响因素与综合干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 2011 .

【作者简介】

何 博(1987-)女,陕西西安人,讲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环境与资源管理系教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