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传染病预防及护理
2018-09-17莫翠云
莫翠云
【摘要】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患者高热不降,脉相对缓慢,神经系统出现中毒症状,出现疱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主要症状为肠出血和肠穿孔。
【关键词】伤寒传染病;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8..02
伤寒杆菌造成之伤寒病,患者持续1周高热,面容中毒,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可临床诊断为伤寒。
1 临床资料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染源。粪便感染,通过污染的水及空气和动物传播。水源污染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可引起爆发流行。主要为发热,体温呈阶梯形上升。极期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特有的特征性表现,高热,皮疹,相对缓脉,肝脾肿大,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逐日下降,症状逐渐减轻。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警惕。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
2 伤寒传染疾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水质符合卫生要求,避免因渗漏而受污染。医院污水、污物未经卫生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污染水源。农村中还普遍存在直接饮用生水或用污染的水洗生食的瓜果、食具、漱口等。食品在制作、加工、运输、销售等过程中,避免受伤寒病人或带菌者排泄物的污染。
在诊治和护理伤寒病人时,由于未严格遵守隔离消毒规定,常因接触而感染伤寒。经苍蝇传播伤寒杆菌不仅可在苍蝇体表存活,并可在蝇体肠道内生存2~5日,随排泄物排出,通过苍蝇往来于粪便和食物间起到一定的传播作用。苍蝇在伤寒传播中的作用,与蝇密度和当地环境卫生状况有关。在某些地区伤寒发病的夏秋季高峰中,苍蝇亦可能是参与传播的因素之一。
病情观察重點观察体温,生命体征,消化道症状,腹部症状及体征。患病后应绝对卧床休息,体温正常后1周才能逐渐增加活动量。饮食发热期间应給予营养丰富,清淡流食,少量多餐。退热期间给以高热量,少渣,少纤维素,不易产生肠胀气的半流食。恢复期可进软饭,然后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发热的护理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还应注意口腔及皮肤清洁。腹胀的护理腹胀时停食牛奶及糖类食物,并注意钾盐的补充。
预防,关键是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和有效的污水处理系统。严格做好饮用水的氯化和过滤,可使本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在伤寒、副伤寒呈地方性流行而又没有可靠的安全卫生水供应的地区,应该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保护水源,防止污染,实施饮用水消毒,不断提高饮用水的卫生合格率。对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全程治疗,严格管理。带菌者是重要的传染源,提高带菌者的检出率,加强对他们的检测监督,可降低他们在人群中传播伤寒菌的危险。对已确诊的带菌者必须调离食品加工、屠宰场、厨师、保育员等工作。不良的卫生习惯是感染和传播伤寒、副伤寒的重要因素。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讲,要特别注意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市场购买的熟食品以及隔夜的饭菜要加热、煮透再吃。碗、筷要定期消毒,生熟炊具要分开,要防蝇、灭蝇,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讨论伤寒病护理方法
患者要了解伤寒病的基本情况,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饮食为少渣易消化,富于营养。注意劳逸结合,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定期门诊复查。
一般护理,发热期需绝对卧床,热退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保证足够睡眠。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液。腹胀及腹泻时,减少糖及牛奶摄人。缓解期及恢复期以半流及软食为宜。病情观察,重点观察体温,生命体征,消化道症状,腹部症状及体征。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体温正常后1周才能逐渐增加活动量。
并发症护理,肠穿孔腹痛的性质、部位和持续的时间,有无腹膜刺激征。取舒适的体位,使感染局限。遵医嘱给予抗菌消炎药。禁食,胃肠减压,保持胃管通畅。肠出血大便性质、颜色和量,遵医嘱给予止血剂,交叉配血,病人恐惧不安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发热的护理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还应注意口腔及皮肤清洁。伤寒病人应保证至少隔日大便一次。忌用泻药,并避免大便时过度用力。可用松节油热敷腹部及肛管排气,禁用新斯的明,以免引起剧烈肠蠕动,诱发肠穿孔或肠出血。
饮食护理,发热期间给营养丰富、清淡的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多饮水。退热期间给易消化的高热量无渣或少渣、少纤维素、不易产生肠胀气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恢复期病人食欲好转,可进软饭,切忌暴饮暴食或进食生冷、粗糙、不消化的食物[1]。
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影响骨骼发育,故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氯霉素使用时注意对其骨髓的毒性作用,监测血象变化。高热,伤寒病儿均有发热,尤其在极期多有持续性高热,故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4 h测量体温、脉搏1次,体温>39℃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冷敷、乙醇擦浴等。必须使用药物降温时,应使用较小剂量,以免出汗过多而发生虚脱[2]。
4 结 论
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家中室内空气流通。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在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用心与患者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认真完成每个护理操作,积极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形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精神焦虑改善程度明显,说明护理促进伤寒病康复,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仲景《伤寒学》[M].江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2] 袁文友,胡 敏.伤寒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6).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