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人居共享的未来

2018-09-17陆爱华

凤凰生活 2018年9期
关键词:格雷机场建筑

陆爱华

帕林的德国国会大楼改造

阿布扎比的马斯达尔可持续性总体规划

全球首创的生态办公建筑——位于法兰克福的德国商业银行大楼

位于伦敦的瑞士再保险公司总部大楼

近期完工的世界上最具可持续性办公楼——伦敦彭博社欧洲新总部大楼位于库比蒂诺的苹果总部园区……

五十多年来,可持续发展一直是英国福斯特及合伙人(Foster+Partners)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的主旋律。英国福斯特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设计总监——斯宾塞·德·格雷先生表示“我们为人建设场所和空间。

我们采用整体式设计方法,将环境主题与对社会和经济要素的考量相结合,创造出响应本地气候、文化和文脉的设计解决方案。”

Foster+Partners建筑事务所设计总监斯宾塞·德·格雷先生(spencer deGrey)表示,“可持续人居:共享的未来”是Foster+Partners工作的一次全面概述,它提出了有关建筑环境未来的相关问题。”近期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各个项目都是以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这三个相互依存且又相辅相成的小主题,支撑“可持续人居”这一议题。通过展出的模型、图像、绘图和视频,可以领会到Foster+Partners的工作原则,“每个项目必须在这三方之间取得平衡,但是每个项目的实施会根据气候、地理位置、地形、建筑类型以及其物理背景而变化。”格雷说。

1967年成立至今,Foster+Partners一直重视新技术的研发和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项目推进新技术发展、运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可持续性是我们所做一切的核心,是Foster+Partners工作50多年的中心主题。”格雷介绍,可持续设计采取更全面的方法,包括学习当地的传统、考察地形和气候,并延伸到解决全球面临的生态和基础设施挑战。这一做法也开创了能源、水、废物和运输等问题的整体解决方针,并且通过若干项目得以实现:包括柏林国会大厦的重建,阿布扎比马斯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世界上最早的两座生态办公大楼——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和伦敦的瑞士再保险总部,最近的位于伦敦的彭博新欧洲总部——世界上最可持续的办公大楼之一,以及位于库比蒂诺的苹果公园。

Foster+Partners在执行每个项目时,都坚持“可持续性”这一原则。他们相信,好的设计在于提升建筑和公共空间的使用者的生活质量。格雷表示,事务所始终致力于鼓励和促进建筑空间内部的社会交往与互动。其衡量成功的标准不是建造的数量,而是创造空间所使用的方法及其对社区的影响。“积极影响公共生活,引导环境走向更加可持续、多样化、公平和充满活力的未来,是事务所不断创新的动力。”

Foster+Partners创始人兼主席诺曼·福斯特(NormanFoster)曾言,“可持续设计意味着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成果。遵循‘少即是多的逻辑,采用被动式建筑手段来减少能耗,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污染。负责任的可持续设计不仅仅是针对单体建筑,而是应该被应用在所有尺度上——从产品设计到城市设计。”

回望Foster+Partners发展50年

1967年,创始人兼主席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勛爵及其他几位合伙人一起创办了Foster+Partners。福斯特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建筑大师之一,他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第21届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得主。

发展至今50多年,事务所现由140位合伙人共同拥有,并分成多个工作室由高级合伙人负责日常管理。50余年中,在他们带领下,Foster+Partners团队从富有创意和开拓性的设计,一步步发展成为具有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独立事务所,将其打造成一所享誉国际的事务所。截至目前为止,Foster+Partners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开设了办事处,阿布扎比、北京、布宜诺斯艾利斯、香港、吉隆坡、马德里、纽约、利雅得和新加坡设有分部,更多其他城市也设立了基地办公室。

格雷介绍,作为一家植根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建筑、城市设计事务所,Foster+Partners涉足领域包括文化、市民、办事处和总部、交通运输及基础建设、健康和教育、工业及研究、工业设计、酒店及休闲业、多功能项目、住宅、零售店面、城市设计等。其定位为“创新的建筑和综合设计”,而其作品则以“将高科技、生态学与本土文化结合”而著称。一系列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设计作品为Foster+Partners赢得国际声誉,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北京机场国际航站楼、瑞士再保险公司伦敦总部、纽约赫斯特大厦总部、法国米约高架桥、香港国际机场、柏林德国国会大厦、大英博物馆大中庭、汇丰银行香港和伦敦总部、法兰克福德意志商业银行总部、上海外滩金融中心、毕尔巴鄂地铁站、尼姆方形艺术馆、阿布扎比的马斯达尔可持续开发项目……

自1967年以来,Foster+Partners的项目已遍布超过75个国家,其设计作品已获得超过800个卓越杰出大奖,并赢得超过140个国家和国际性的竞赛。

社会关怀是建筑设计最强大的驱动力之一

英国斯坦斯特德机场是Foster+Partners设计的第一个机场,也是一个非常具有颠覆性的项目,能够代表Foster+Partners研发创新的工作态度。它创新了如今的机场模式——开放式空间,清晰流线,大屋顶带有自然采光的这些理念,都是在这一机场里面研发出来的。“为机场研发的这一建筑类型的方法,之所以最终会被大量运用,就是因为它非常有理性,创建了舒服的室内环境。”格雷强调,“必须有助于将航空旅行从一个烦恼的过程变成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

Foster+Partners后来的项目都采取了这种态度。也因为这一项目,Foster+Partners之后屡在大型基础设施规划中取得突破。北京国际机场、巴拿马托库门国际机场、墨西哥新城国际机场、科威特国际机场、美国新墨西哥州美国太空港、伦敦泰晤士交通枢纽……

“我们创造了航站楼设计的新基准,实现了环境性能、有效性以及乘客便捷性一致的卓越水平。”格雷颇为骄傲地说道:“在每个项目里,都希望以一种新的角度、新的理念来看待它,能够跟现在的科技,人的心态,或者跟随市场的变化去发现新的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领域,Foster+Partners被称之为“高技派”的代表,因为他一直使用新材料、用技术手段来体现时代特征,但公司领导层从不认为如此,他们强调的是将新的技术与材料,以最适合的方法,产生最大效果,也即Foster+Partners强调的“少即是多”。格雷表示,“我们绝不限定于某一特定风格。每个项目都是根据具体状况作出的反应和设计。然而,我们始终坚持创新,这确保我们的工作和发力.总是在用在刀刃上。”

“以人为本”是Foster+Partners贯彻至今的设计理念之一,它体现在公司项目的有很多方面。“对于我们来说,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倾听那些使用和居住在我们设计的空间和地方的人的意见。”Foster+Partners开展任何一个项目的时间都比其他公司更长,“我们总是不断提问,并试图确定他们的需求,以便我们的设计能够解决这些方面——这对于任何项目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福斯特坚信,建筑是一种社会性艺术——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它关注生活的质量,福祉的创造,关心与分享。“社会关怀是建筑设计最强大的驱动力之一。”

不止于地球

对于Foster+Partners的设计师而言,设计诞生于人的精神、物质需求,这点一直是设计的指导原则。设计不是“附加”,不是“可有可无”,不是作为粉饰的化妆品拟或橱窗装饰。对他们而言,设计是一项主要的行为,设计就是质疑和挑战;设计可以立足传统,探索新知;设计能够改变人们的健康、生活和工作的模式。

最近几年,Foster+Partners在全球完成的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就有33个,正在建设的项目49个,代表性包括印度Ireo City、科威特国际机场、阿联酋札耶德国家博物馆、中国虹桥万通Sunnyworld中心、远洋集团z6项目、宾夕法尼亞大学Pavilion等项目。在每个项目里,Foster+Partners都希望能够以一种新的角度、新的理念来看待它,希望建筑能够跟现在的科技,人的心态,或者跟市场的变化去发现新的建筑设计。“每个项目都是针对每一个地方的具体场地、信仰、文化和气候的具体反应,没有一栋建筑是相似的。”

然而,Foster+Partners的探索不止于此,公司与欧洲航空局合作了一个带有未来味道的项目。2012年,公司开启了月球人类居所项目,2015年,又展开火星人类居所项目。因考虑到将建筑材料从地球运输到月球并不现实,所以就以月球本身的土壤作为材料,用一种3D打印功能把这种建筑打印出来,在月球上来建造这种建筑体。

格雷介绍,在月球和火星上的外陆栖启地项目使公司能够进一步思考并推动创新的界限——进而影响到其他项目。“我们在不同材料的3D打印和定制的制作方法等领域进行的研究和开发,强化了‘少即是多的承诺——这是可待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Foster+Partners与中国:“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令人兴奋的地方之一!”

回顾Foster+Partners在中国发展的历程,不得不提的是香港汇丰银行,它是Foster+Partners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座高层办公楼,也是其代表作品。而Foster+Partners在中国最为著名的项目非北京国际航站楼莫属,作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世界进入北京的门户,其不仅在技术层面,在乘客经验、运营效率和可持续性方面都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先进的机场建筑。在Foster+Partners看来,它也是一个城市和文化的象征,航站楼高耸的空气动力屋顶具有龙一样的造型,仿佛在歌颂飞行的刺激和诗意,同时还唤起中国的传统色彩和象征。

“香港汇丰银行给了我们迈出欧洲的第一步,那时,建筑所需的一切都是从欧洲和美国进口。20年后,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场在北京诞生,已是完全的‘中国制造,且实现了建筑本身的最高品质和复杂性。”在格雷看来,“北京机场与其说是一座建筑,不如说是基础设施方面的重大投资。这是我们城市和文明未来发展的关键。”

格雷介绍,Foster+Partners最近在中国的项目包括中信银行新总部大楼,目前刚刚在杭州落成,以及外滩金融中心,这是一个在上海即将完工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在香港,除了进行至今的西九龙文化艺术区之外,还有新启德邮轮码头等项目。“随着中国各大城市继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扩张与转型,我们正在为杭州、武汉和深圳等城市制定总体规划,这为我们提供了为高密度、混合用途的社区引入新模式的最佳机会。”

例如,仅仅是在武汉这—个城市,Foster+Partners就相继展开了多个项目:2013年,开启解放公园总体规划的项目;2014年,又展开武汉越秀国际金融汇的项目;2015年,武汉泛海王家墩CBD核心区城市设计;2016年,展开了武汉三阳路城区总体规划……“为城市改造制定一个可持续的总体规划,为这个公共空间、绿色走廊、转角和小巷占很高比例的历史名城创造一个新的街区,这些都与熟悉的周边街道模式相结合。”格雷介绍,这些发展蓝图是在为香港西九龙文化艺术区所进行的分析工作的基础上,作为建筑设计师,有潜力为其他城市制订新的发展标准。

谈及众多正在中国进行中、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格雷激动地表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令人兴奋的地方之一!”

猜你喜欢

格雷机场建筑
机场罢工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如何避免GSM-R无线通信系统对机场电磁干扰
建筑的“芯”
面部识别使机场安检提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最有创意的机场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