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一样的远古小怪蛋
2018-09-17
一种形似费列罗、来自寒武纪的疑难化石——“古球蛋”让全世界科学家都犯了难。这种远古化石虽然外形与结构酷似费列罗,但其真实身份却是个难解之谜,自1977年被首次报道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弄清它的生物属性。
這个谜一样的远古小怪蛋究竟是什么?它的身份揭晓又有什么意义呢?
长相奇特的怪蛋
“古球蛋整体呈球状或椭球状,它的最外层是凹凸不平的薄壳,壳内有一层厚且多孔状的‘夹心层,最内层被包裹的是一个球状的生物细胞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发布消息称,由包括该所副研究员殷宗军等人在内的中、美研究者组成的团队通过技术手段证明了古球蛋化石的生物学属性。
单用肉眼很难发现古球蛋化石,它的直径仅0.4mm至2mm。多数情况下,古球蛋只保存了一个囊包(相当于卵壳),就像一个空心球。囊包壁不分层,厚度在20μm至40μm,囊包外表面发育了密集的瘤状装饰,囊包壁发育很多气孔状结构。保存较好的标本可在囊包内部看到胚胎。
经历数亿年,古球蛋化石能保存至今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因为它的个头实在太小了,面对强大的地质运动,它的抗压能力太弱,很多古球蛋都在成为化石的过程中被压扁了。这也导致它的真实身份更加扑朔迷离。
探究古球蛋真身
在寒武纪前后,有很多身份难以破解的疑难化石。比如这颗磷酸盐质地、直径1mm左右的微型化石——古球蛋。
过去也有古生物学家对古球蛋进行研究,但基本是简单的报道和囊包形态学的观察,对其完整的三维结构尤其是内部结构了解得很少。由于古球蛋长得圆头圆脑,与动物的卵(蛋)颇为相似,因此有学者猜测它们可能是动物的卵(蛋)。但这仅仅是猜测,除了外观形态和尺寸的信息外,没有别的证据支撑这个猜测。
如今,科学家采用了高分辨率显微CT技术,从微观角度首次观察到这种神秘化石的三维结构。这种显微CT分辨率达0.8μm,为一根头发丝的百分之一。通过CT扫描,科学家清晰地看到,古球蛋最里面的细胞团遵循一种不增长分裂模式。随着分裂的进行,细胞数量越来越多,但单个细胞体积越来越小,细胞团总体积没有明显变化。这些特征和一些现代水生无脊椎动物的休眠卵非常一致,这说明古球蛋很可能是寒武纪早期水生动物的休眠卵。
休眠卵即休眠胚胎,又称滞育胚胎,意思是停滞发育的胚胎。休眠卵和正常发育的卵最大的区别是休眠卵有一个厚的囊包,囊包表面往往发育复杂的装饰,对胚胎有保护作用,帮助休眠卵抵抗恶劣的外界环境,直到外界条件适合生存后再启动发育。
小化石有大启示
地球有46亿年历史,但动物起源比较晚,寒武纪之前的动物化石记录非常少。在寒武纪早期,几乎现代所有动物门类的祖先类型都出现在海洋中,这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古球蛋是寒武纪大爆发的见证者之一。作为胚胎,它记录了常规化石所不能反映的动物个体发育过程的信息,为我们了解动物祖先是如何发育的提供了实证,也为了解现代动物的形体结构是如何演化的提供了线索。
现代很多水生无脊椎动物,比如轮虫、丰年虫、鲎虫(网红三眼恐龙虾)等均能利用休眠胚胎抵御不利环境进行繁殖。这种独特的发育机制为它们度过恶劣环境、扩张生态空间带来了优势。原来,这种发育机制早在5.3亿年前就已有之,并且延续至今。
古球蛋化石为研究早期动物发育机制的起源和演化、寒武纪早期浅海海洋环境氧化程度提供了入口。科学家发现,寒武纪早期全球很多海洋(浅海)水体的氧化程度远未达到正常水平。
有人曾估计,寒武纪早期全球浅海海水含氧量与现代浅海的差不多,而古球蛋广布全球,说明当时很多地方的浅海环境并不像之前估计的那么好,当时全球海水氧化程度也并不均一。(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