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四书”“五经”助力高师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8-09-17夏正宝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五经四书院校

夏正宝

[摘 要] 高师院校的莘莘学子,无不期待成长、成才和成功。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推出新 “四书”“五经”。“四书”是指大学生要学会读社会这本书、历史这本书、他人这本书和自己这本书,“五经”说的是大学生的成长要关注“经典”“经验”“经历”“经心”“经营”这五个关键词,追求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交相辉映。

[关键词] 高师院校;大学生;“四书”“五经”;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7-0072-02

一 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中国社会,“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有其特定含义,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一些渴望改变个人命运的读书人,正是在与这一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内容的艰难对话中,实现了阶层递进,少部分幸运儿还梦圆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今天,高师院校的莘莘学子,无不期待成长、成才、成功,尽管时代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当代青年健康成长所必需。为此,有必要在高师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推出新的“四书”“五经”课程内容,以便大学生们行稳致远。

二 高师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面临的挑战与新“四书”“五经”的内涵

我国90后及更近时期的大学生,生活在科技迅猛发展和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的改革年代。一方面,家庭生活条件的相对优越和亲人的呵护有加,让他们一路顺风顺水,时不时来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另一方面,因为由学校而学校,对社会的复杂多样和人生的荣辱沉浮没有什么切肤之痛,一旦遭遇不大不小的挫折,极易陷入“痛不欲生”的境地。在这方面,女生尤甚。这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可想而知。

高校并非一方净土,各种社会存在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在客观上要求高师院校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适切性。

(一)社会经验比较肤浅,思想认识和行为表现容易“跟着感觉走”

大学生主要从家长、老师、书本、网络那里获得社会生活经验。这些大多经过选择、“过滤”了的信息,只是社会生活经验的极少部分,并不能保证他们说话、做事恰如其分。有人戏称他们“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只有等到日后真正融入社会生活这个大染缸,青年学子才会“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

(二)历史知识相对贫乏,对社会生活向好发展苛求多于担当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对我们这个幅员辽阔而饱经沧桑的民族的变迁,大学生们大多只知道其中的一点皮毛。正因为如此,每当与发达国家进行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的横向比较时,“愤青”往往是对部分青年学生比较真实的写照。

(三)人际关系偏向自我中心,紧盯他人缺陷多于欣赏个人优点

因为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小太阳、小公主的做派,自我中心意识如影随形。于是,在人际交往中,一路走来的大学生,滋生“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心理并不为怪。与此相联系,与人打交道,他们吹毛求疵的多,感觉别人欠自己的多,仿佛自己什么都正确,什么都不需要检讨。

(四)个体认知主观片面,对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往往当局者迷

大学生由学校而学校的经历,决定了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具有主观片面性。因为处在成长过程中,从鼓励、支持的角度出发,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不会对青少年学生的缺点或不足给予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批判,大多是點到为止,这让习惯了听奉承话的大学生,内心多少有些飘飘然,乃至行为表现有些自不量力。

上述情形表明高师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笔者认为,推出新“四书”“五经”,不失为改进、完善高师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条新路径。这里所说的“四书”是指大学生要学会读社会这本书、历史这本书、他人这本书和自己这本书。“五经”说的是大学生的成长要关注“经典”“经验”“经历”“经心”“经营”这五个关键词。

三 发高师院校新“四书”“五经”教育的路径选择与行动策略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由此,崇尚经典,古为今用,直面生活,应是高师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工作目标。

(一)读“四书” 究机理 明方向

大学生的成长,有文字的书要读,没有文字的书也要读;既要认识客观世界,也要改造主观世界;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1 读社会这本书,增强个人责任担当

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和驾驭生活,是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追求。高师院校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将来要走上教师岗位。这要求大学生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确立与时代发展要求、民族复兴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女生居多的现实,高师院校要根据女生的身心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既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帮助女大学生明确价值定位,也要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精神追求;既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实现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也要使女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价值的核心意涵”[1] 读社会这本书,要求女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探究社会发展的内在机理。平时,女大学生有必要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假期,多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多到基层和民间走一走,多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历练历练。这样一来二去,女大学生们就会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参与,少一些旁观,多一些担当。

2 读历史这本书,明了社会发展走向

了解、关注国家盛衰兴亡的基本脉络,是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方法。历史昭示今天。今天是昨天的延续。实践证明,了解国家发展的历史,认识社会沧海桑田的内在联系,解读风云人物的成功密码,揭示个人成长的一般规律,有助于大学生有点纵贯古今的纵深感、文治武功的韬略感,进而勇立时代潮头,在更高水平上规划人生、服务社会。

3 读他人这本书,从善如流取长补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让大学生把他人当作一面镜子、在人际交往的风风雨雨中不断矫正个人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他人,是课内课外如影随形的客观存在,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人的主观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从这个意义上讲,向他人学习,向大师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审视学问和人生,人才会感觉个人的渺小,进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高师院校理应鼓励大学生抓住一切可能的时机与人“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4 读自己这本书,锤炼个人谋生本领

“吾日三省吾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严于自我反思,才有可能更快的由生活的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就个人而言,正视自己的不足很重要。大学生必须明白,如果一个人总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他就难有多大长进,反之,如果善于反思与借鉴,则有可能成就大智慧。高师院校女大学生贵在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建立自信。培养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是提高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战略切入点。[2]

(二)品“五经” 增智慧长才干

高师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春风化雨,既需要大学生读有形的书,也要读无字之书,不仅要进去,更要走出来;既要在书本对话、与大师对话的过程中提高认识,更要在各种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的碰撞中明了个人的发展方位及其价值追求。

1 品味经典,让思想变得厚重

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经典,有利于提升课程品位。大学生崇尚经典,走近大师,是思想变得深刻、深邃的最佳路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肤浅,大多因为读書太少。因此,高师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养成向大师学习、与经典为伴的良好习惯。

2 总结经验,让步伐变得稳健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建立自信,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自觉追求。高校老师要让学生们明白:对大学生来说,无论是他人的经验之谈,还是自己的深刻教训,都是走向成熟的垫脚石。因为年轻,人容易犯错误;因为底蕴不深,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走过一段路之后,大学生们有必要回过头来看一看、望一望。做得好的,发扬光大;有所欠缺的,加大力度;做错了的,迅速纠正。犯错误不一定是坏事,坏就坏在有错不究、知错不改。古人讲,知错必改,善莫大焉。

3 丰满经历,让过程变成财富

见多识广,人所共知。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教育大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乐于、善于扮演不同的角色,力争在多个不同的岗位上历练,发挥潜力、潜质和潜能。经历的事情多了,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多了,有了一定的积累和积淀,就会遇事多一份淡然和淡定,甚至“人情练达即学问,嬉笑怒骂皆文章”。

4 一路经心,让目标伴随守望

凡事多留心,一路多思考,力求不二过,这既是一种个人要求,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为此,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理由告诫学生:人的一生,总有几件事要特别认真,需要特别认真的事,往往事关个人的前程和命运。对于高师院校大学生而言,特别需要明了“我从哪里来”“我来干什么”“我到哪里去”三个关键问题。一旦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大学生们就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论何时何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5 用心经营,让收获成为常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贵在培养大学生的阳光心态,让他们的内心逐步变得强大起来。相关老师有理由让学生们需明白:人生需要经营,学业、专长、工作、爱情等,无不需要悉心呵护,在个人何去何从的问题上,得有点定力和定准才好,凡认为可能性较大、拿定了主意的事,就要用心谋划,竭尽全力,持之以恒,而不能一天一个主意,一天一个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亚庚.高师院校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5).

[2]胡海燕.关于坚持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原则的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14(7).

猜你喜欢

五经四书院校
论陈普《“四书”讲义》中的“为学”思想
勤向窗前读五经
传统的新芽,国学的新发
——《四书释注》读后
朱熹的《四书》与“五经”
《大学》在《四书》序列中的位置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五老”唱“五经”胜过指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