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探究
2018-09-17李黎
李黎
摘 要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比较迅速,但是这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高职院校如何抓住当前时代的契机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对教学思维进行创新,加快改革的步伐以此来优化教学的效果是教师的重大责任,其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环境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对社会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和变化,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的经济等方面无不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以信息传播为主的互联网技术,其发展和不断成熟对于高职教育和教学都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这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教育的传播离不开媒介,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实现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
1高职教育基于互联网环境下改革的意义
1.1以互联网为基础能够更好进行高职课程改革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全国进行新课改的要求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课程改革,并且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模式,从而创新出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相匹配的教学新模式。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当中融入到“互联网+”能够有效改善固定的教学模式,是对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互联网+”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够吸引到学生,使其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极大增强,并且在课堂上要提升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得到更好的训练,对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1.2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率
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能够更加体现高职教育的作用,这对于培养优秀人才有较大的好处。在互聯网环境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得到锻炼,在成长的过程中,具有开拓性,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在未来的就业中发挥创造能力。当前,具有开拓精神的大学生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率。
1.3提升教师队伍的创新素养和能力
高职院校利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来培养人才,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只有教师队伍能够提升能力和素养,才能够将互联网真正运用到课堂中,充分发挥其优势。由于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教学思维比较落后,这显然与高职教育的新需求不相符合。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对于教师自身能力提升也能够起到推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教育活动。
2互联网背景下优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效果措施
2.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互联网的思维比较注重用户体验,这就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需求来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利用多种方式来呈现枯燥的知识和内容,保持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度,这样能够减轻学生的厌倦心理,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更加的放松,师生之间能够多进行有效的互动,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良好的教学中,对教学的成果进行检验,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能够保证教学的改革具有创新性。
2.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比较多,网络上许多在线课堂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个性化。传统的系统传授知识的方式让与外界联系紧密的学生难以在课堂中保持专注。因此,当前教学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如何才能够吸引到学生,让学生能够保持对课堂的兴趣并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去,不至于让课堂成为教师的主体,这就需要教师学习互联网的简约和极致思维。由于人保持注意力的时间比较有限,因此教师要在以后先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的任务,因此需要对教学的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例如通过网络平台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进度在课前独自完成一些课堂任务,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解决,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样能够节省课堂的时间,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协作的能力。为此,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程中化繁为简,教学的语言要简练,保证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完成教学的任务。另外,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加强对互联网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学习,熟练运用现代媒体,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实现课堂教学的简约性和主动性。
3结束语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会面临重大的变革,虽然互联网自身不能够改变教育,但是还是要为教学教学工作进行服务。因此,高职教育需要抓住互联网的契机,创新教学内容,满足市场的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大力改革,培养出市场所需人才,提升竞争的优势,实现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亚娟.“互联网+”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成人教育,2018(02):78-81.
[2] 周铮,杨珍.互联网思维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7(08):9-13.
[3] 郝风平."互联网+"视域下高职辅导员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法探索[J].价值工程,2018(07):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