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如何上好天文活动课”

2018-09-17牛永刚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关键词:激趣角色合作

摘要:科技活动中的天文活动课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项目,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能学到天文知识、开阔视野,体会成功,锻炼科学思维方式,学习科学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如何上好天文活动课,一直是广大师生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合作学习以及转变教师角色方面做出论述。

关键词:激趣;情境;问题;合作;角色

神秘的宇宙、浩瀚的星空一直是人类不懈探索的领域,研究这一领域的天文学更是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对中小学生普及天文知识的天文活动课更是学生们所喜爱的科技活动项目,天文知识能使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培养孩子们从宏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眼光,并能抵制一些封建迷信的不良影响,如何把天文活动课上好,让更多的孩子体会到天文活动的快乐呢?本人结合天文活动教学实践体会如下。

一、 用兴趣吸引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在天文活动课上,我就要建立一个能激发不同学生学习兴趣的、多样性的、有选择性地课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一) 创设情境,以问激趣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秘诀,如何能更好地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一阶段,我采取了情境教学和以问激趣相结合的方法。

在天文活动课中,我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营造氛围。学生进入活动室后,我拉下窗帘、打开屋顶的模拟星空,这样学生就仿佛置身于星光闪烁的夜晚,他们的注意力也立刻被吸引过来,这时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如果同学们晚上在星空下迷失了方向,你都会用哪些方法找到正确的方向呢?”用这一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对“北极星”的教学。然后我再依次变换四季星空,让学生体会到四季的星空中,只有北极星的位置是相对不变的。这时我顺势提出“你们想一想北极星的位置为什么不变呢?”

采取情境教学,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让学生通過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结果而体会到成功,进而更喜欢天文,更想去学习科学。

(二)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天文知识、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结合起来

在教学活动中,我的教学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发展不平衡,形象思维还占主导地位,对天文知识的认识还处于较模糊的阶段,因此,综合学生的这些特点,在天文教学活动中我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针对中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心理特点。在进行九大行星的教学中我借助背投电视和计算机播放九大行星的图片和关于九大行星的科普片,图文并茂的介绍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解星座知识时,我采用讲星座故事的形式,为学生介绍各个星座名字的由来,这种形式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他们对星座的认识。

在教学活动中,我除了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外,还采用知识竞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认识太阳的活动中,我预先给学生设定十几道关于太阳的问题,然后分组竞答,并为优胜组加分,这一形式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学生们特别欢迎,在竞赛中学生体会到了自我价值,找到了成功和快乐。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采用切实有效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受益。

二、 构建问题研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美国著名学者施瓦布指出,“学生的有效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天文活动所具有的自然科学特点使天文教学更易于开展探究式学习。到科技中心活动的学生来自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家教素养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在课外通过图书、网络、电视以及父母的教育等渠道,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这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天文资源宝库,我们为何不好好加以开发利用呢?基于这些方面,我在天文活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例如,在进行宇宙中的天体活动时,我把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讨论,集思广益,这样大家在合作中学到了天文知识,开阔了视野。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也逐渐了解了宇宙,体会到了成功,并认识了自我价值。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天文现象的解释也许是不同的,这时教师就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之间充分地交流,以比较各自的观点,直至形成正确的认识。这种有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为主的研讨和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引发新的问题,形成更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研讨的动力,这种课堂学习将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三、 做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支持者

(一) 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观点,做学生的朋友

在课堂中要让学生大胆地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里不怕错,就怕不表达,即使学生的观点对教师来说是错误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老师的尊重,他就会积极的思考,学习的主动性也会调动起来,自然就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二) 教师要做好“促进者”的角色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一个好的引导者,要引导着学生通过问题来明确学习的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这样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更要想办法为学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积极地旁观。俗话说,旁观者清。学生在进行自主的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一定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根据所了解的情况,来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但要做到不干涉学生的活动。

综上所述,我认为只要我们在天文教学活动中,注意了以上三点,就一定能上好天文活动课,使学生受益,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作者简介:牛永刚,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小学生科技活动中心。

猜你喜欢

激趣角色合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思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