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树上有几只鸟”引发的教学智慧思考
2018-09-17李翠华
摘要: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独特个性,完整人格,善于思考,充满批判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教育的真谛与要义就在于使人获得属人生命,去取得人的身份和资格,它要使人成为人!教学智慧是一种生命智慧,激发生命活力、凸显生命价值,促进生命活泼、自由发展的智慧。
关键词:想象力;教学智慧;生命智慧
(《中国青年报》2001年6月11日的报道《我国中小学生想象力水平偏低 急需想象幻想型教育》):6月9日,“中国城市儿童想象和幻想研究”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教授,在“中国城市儿童想象力和幻想力科研成果”发布会上,讲述了调查中的小插曲:“树上有5只鸟,猎人开枪打死1只,还有几只?”在接受调查的千余名中小学生中,99%的孩子说出了统一、标准的答案:“1只鸟也没有,因为全都吓跑了。”只有一名小学生的回答与众不同:“还有3只。因为5只鸟是一家人,猎人打死了鸟爸爸,吓跑了鸟妈妈,还剩下3只不会飞的鸟宝宝。”陈会昌教授对当今中小学生的想象和幻想状况感到忧虑。
这是十几年前的调查,再看看新版的“树上还有几只鸟?”
老师问:“树上10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请问树上还有多少只?”甲学生:“手枪是无声的吗?”“不是,枪响会发出声音。”乙学生:“枪声有多大?”“80- 100分贝。”“震耳欲聋?”“是的。”“打鸟不犯法吗?”“不犯。”“那只鸟确定真的被猎人打死啦?”“确定!”老师(指明方向):“只需回答还剩几只鸟就行了,少绕圈子,好吗。”(执迷不悟)丙学生:“有耳聋的鸟吗?”老师崩溃:“没有。”“有痴呆的吗?听到枪响也不飞的?”“没有,不聋不哑不痴,高智商!”(坚持不懈)丁学生:“有关笼子里的吗?”“没有。”“有饿得飞不动或残疾的鸟吗?”“每只鸟身体都倍棒!”(锲而不舍 )甲学生:“有怀孕的鸟吗?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都是公的。”(始终不渝 )乙学生:“确定树上是10只鸟吗?猎人有没有眼花看错?”“确定10只!”“有傻到不怕死的?或殉情的吗?”“都怕死!”( 咬定青山不放松)丙学生:“会不会一射二鸟?”“不会!”(穷追不舍):“一枪打仨呢?四呢?五呢?”师(彻底崩溃):“再说一遍,一枪只能打死1只!”(千磨万击还坚劲)丁学生:“好吧,所有鸟受到惊吓起飞,会不会惊慌失措而互相碰撞?它们全都可以自由活动吗?”“不会碰撞,每只鸟都自由飞行。”(所有假设都明确、排除)生:“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的话,打死的鸟要是没掉下来,挂在树上,那么树上就剩1只;要是掉下来了,就1只不剩!”(几番唇枪舌战,多次论证,终于有答案),老师颤抖地说:“你们可以不用读小学了!”
一笑之后,很赞赏学生的缜密思维。陈会昌教授如果调查中能有这情况,就不会对中小学生想象和幻想状况感到忧虑了。试问现实课堂教学中如另类问题,可能会有这几种情况:
其一,这“出头鸟”尽捣乱,得挨枪打。师(不耐烦):“哪来这么多废话,别提这些无关问题,到底树上有几只?” 师(恼怒):“捣乱课堂秩序,站到一边去。”师(委婉转题):“提的问题,挺好的。但是现在是数学课,只需回答树上有几只就可以了。 ”课堂 上,“出头鸟”学生挨枪,其他学生要么噤若寒蝉,要么顺从、听话、随大流。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集中于教师,集中于备好的、按部就班的教学内容,教师的预设的标准的、统一的答案产生了。
其二,这“先飞鸟”,想象力丰富,可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师:“哦,你的思考很严谨,还可再进一步思考,其他同学还有要补充的吗?”师:“嗯,很好,这些问题我没想过,我们现在就这问题展开一次讨论,辩论,好吗?”课堂上,教师保护和激发学生天性中潜在的兴趣和求知欲。鼓励独立见解,异想天开,顺势而为地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思考,一群“出头鸟”学生思维自由放飞,有相异却同样得到尊重。
(一) 教育需要智慧,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独特个性,完整人格,善于思考,充满批判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在课堂教学过程,会有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随时有“另类”的问题,教学情景瞬息万变,随时会有意料之外的偶然事件出现,这些教学事件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使课堂教学魅力无穷,亦会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处理好教学事件与课程教学的关系。作为教师,不一定非要强调学科本位,强行让学生重新注意原定的教学内容,可以注意挖掘事件本身的积极意义,发掘事件中的积极因素,顺应学生好奇心,满足学生求知欲,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或教学活动。 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解放,情感交融,想象力与创造力驰骋的场所。智慧型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交流者,是教育教学的设计者、研究者。
(二) 教学智慧是一种生命智慧
教育的真谛与要义就在于使人获得属人生命,去取得人的身份和资格,它要使人成为人!教学活动本身及过程,应是一种多边活动,把学生看成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激活其主动学习的兴趣、愿望,让学生显示出一种学习的活力,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感受到生命的充实与愉悦。教育教学不应是简单的知识和技能的移植,各种知识与技能只有当它们凝聚为生命的智慧时,才有可能进入生命交流与融合的渠道。教学中,当知识成为课程核心时,过于强调学生的认知能力,而忽视学生的在“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中,逐步实现自我价值,个性受到窒息,个体就会失去活力。学生在“教师为中心”的“讲坛式”“灌输”教学中获得了知识,却失去了认知的兴趣。失去了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失去了对事物的感受力,唯师是从,唯书是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成长无法替代。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学智慧应是一種生命智慧,激发生命活力、凸显生命价值,促进生命活泼、自由发展的智慧。
参考文献:
[1][2]鲁洁.南京师范大学:一本用生命打开的教育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
[3] 辛继湘. 教学智慧是一种生命智慧[J].湖南教育,2011(53).
作者简介:李翠华,海南省三亚市,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