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谟:他的雅号叫“笛仙”
2018-09-17徐继东
徐继东
李谟(mó),山东任城人(现山东济宁)。他是唐朝开元年间宫廷梨园曲部演奏“法曲”的笛技大师。所谓法曲,是隋唐时期歌舞大曲中的一部分,也是宫廷燕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最初因用在佛教法会上而得名。
李谟笛子的吹奏技艺十分高超,冠绝一时,当时就有“神笛手”的美誉,后世乐人都尊称他为“笛仙”。
关于“李谟偷曲谱”的传说
大唐開元盛世,经济发达,政治开明,军事强大。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高峰期。
唐代著名诗人张祜(hù)写过一首《李谟笛》:“平时东幸洛阳城,天乐宫中夜彻明。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诗歌讲述了李谟偷曲的典故,妙趣横生。
相传,在元宵节的前一天晚上,唐玄宗在东都洛阳的上阳宫举行宴饮,他让乐师以《紫云回》为题谱写了一首新曲,并亲自演奏。
第二天晚上,唐玄宗一行人悄悄换上便装出宫观灯,远远就听到一家酒楼里有人用笛子吹奏《紫云回》。唐玄宗百思不解,这是何方神圣啊?昨天晚上我们刚刚谱写的新曲,他竟然吹奏得如此高妙。他是如何得到朕的曲谱的呢?
于是,唐玄宗命令侍卫官火速传唤笛子演奏者,询问事情原委。
原来是一位名叫李谟的民间乐师。他一看皇上追问曲谱的由来,就恭恭敬敬地回答,说他前天夜半在上阳宫外的桥上赏月,无意中听到了这支乐曲,非常喜欢,就暗暗地记在心里了。
唐玄宗听了半信半疑,一首曲子只听一遍就能记下来?于是,他责令李谟吹奏其他的乐曲,经过仔细品鉴,发现眼前这个李谟,果然是个难得的笛子演奏高人。唐玄宗喜出望外,就一纸调令把他调到皇家乐队。从此,李谟就成了教坊里一名专职的宫廷乐师。
李谟的学艺传奇
相传李谟自幼就十分聪明伶俐,酷爱音乐,而且很有天赋,他四处拜师学艺,技艺日益娴熟。李谟还曾与一位西域龟兹的笛子演奏大师,学了好多异域技巧。李谟融合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演奏风格。
有一次,李谟在江边吹笛子。当时江上来往客船很多,人声鼎沸。可李谟笛子刚一吹响,喧闹的人声立即安静下来。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停下交谈和手里的活,一个个全神贯注地侧耳倾听。
还有一次,李谟与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在湖边开一场音乐派对。那天晚上,围观的听众很多。明月皎洁,触景生情的李谟把一支竹笛吹奏得荡气回肠,宾客们连连喝彩,唯有一个老者坐在那儿无动于衷。
“这是啥人呀,听了老半天连一点掌声都不给?”处处备受追捧的李谟心里很不高兴。
“这位老先生,看您这神情,阁下难道是位高手?”李谟忍不住上前讨教。
“李公子你怎么就知道我不是个高手呢?”老者抬起头来,慢悠悠地反问。
近年来,李谟在乐坛上声名鹊起,迎接他的都是鲜花和掌声,哪里听过这般刺耳的言语?李谟气得脸色铁青。
“李公子可否再演奏一曲《凉州》?”老者似乎有些得寸进尺。
李谟耐着性子,格外用心地演奏了一曲《凉州》。
老者听了微微点头:“你的演奏技艺还是不错的。但奇怪的是,你的曲子中怎么会掺有西域的指法呢,莫非你跟龟(qiū)兹有什么瓜葛?”
李谟一听,吃惊得不行。他恭恭敬敬地弯腰施礼,承认道:“我的恩师就是龟兹人。”
老者说:“总体说来你的笛子吹得不错。美中不足的是,到了第十三叠那儿,你误奏成了出水调,这一点恐怕你还不知道吧?”
李谟老老实实地说:“晚辈愚钝。”
一看老者有了吹奏示范的意思。李谟喜出望外,连忙更换了一支笛子,递给老者。老者看了看笛子,微微一笑:“这些笛子,初学者玩玩也就罢了。”
李谟一听,连忙换上自己珍藏的笛子。
老者笑着打趣:“这支笛子蛮好。只是吹奏到‘入破时恐怕要开裂的,你该不会心疼吧?”
李谟说:“怎么可能心疼呢?”
于是,老者开始吹奏,那声音清脆激越,直冲云霄,在座的人都惊呆了。李谟恭恭敬敬地站在边上,更是一动也不敢动。到了第十三叠,也就是老者点评出错的地方,李谟听了心服口服,连忙行礼致意。等到“入破”时,笛子果真被生生吹裂了,可惜没有办法奏完整个乐曲了。李谟再一次行礼致敬,大家也都佩服得不行。
有了这一次奇遇,李谟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山外有山,艺无止境。从此,他再也不敢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了。经过十余年的学习、揣摩与积淀,终于成为一代“笛仙”,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