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见病句辨析(五)

2018-09-17嘉行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约数海外版语病

嘉行

又一个“矛”和“盾”的故事

成语中有一个“矛”和“盾”的故事,语病中竟然也有此类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达”和“近”的用法上,请看下例:

① 就这一项,政府每年直接和间接支出达近200亿元。(《人民日报》2007年8月9日)

② 一辆无锡号牌的大货车装载长达近40米的钢箱梁……(《江南时报》2007年8月28日)

③ 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持之以恒地学习、创作、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8月17日]

④ 上海市每天受防晒等化妆品“杀伤”的人数达近万人。(《健康时报》2007年8月20日)

上述各例都是“达”“近”连用,因此成了病句。“达”用作动词,表示到达、达到、表达之义。四句话中的“达”都是达到的意思,后面是数量结构,表示这个数量是较大的。“近”用作动词,表示靠近、接近之义,放在数字前构成表约数的短语。既然用了“达”,就不能又用“近”,否则就会造成语义上的矛盾。以第一例来说,“达近200亿元”所表达的应该是:“达200亿元”和“近200億元”两个意思。“达”是达到,“近”是尚未达到。将这两个意思揉在一起,当然是矛盾的。遇到“达”“近”两字跟数字结合时只能取其一,不要连用。

多余的“近”或“多”

“达”和“近”不能同时跟数字构成短语,同样在语用中“近”和“多”也不能跟数字连用构成短语。但是,媒体上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请看下例:

① 与涉案者周旋了近半个多月,蔡方旭终于获得信任,成为卧底。[《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8月13日]

② 小石的账面资金已超过12万元,比本金翻了近4倍多。(《国际金融报 》2007年9月2日)

“近+数词”和“数词+多”都能构成表约数的短语,用“近”表示接近某数,即小于某数;用“多”表示超过某数,即大于某数。“多”所表示的约数是指整数后的零头,如“三十多公里”“两年多时间”等。

如今出现了“近+数词+多”的短语结构,明显自相矛盾,因为,现实中不可能有既小于某数又大于某数的数目。诚如上引例①,既然说“近半个月”就是不到半个月,怎么可能又是“半个多月”呢?同样情况,例②究竟是比本金翻了“近4倍”(即不到4倍)还是翻了“4倍多”(即超过4倍)呢?这就造成了自相矛盾。用“多”是整数后面还有零头,当然是大于这个整数了,而用“近”则表示不够这个数,遑论超过这个数。所以用“近”于这个数,或“多”于这个数,二者必居其一,不能共存一句之中,否则就是说不通。上述各例均犯了这一语病。

猜你喜欢

约数海外版语病
约数词语,不简单
新举措
No.2 企业微信海外版改名为WeCom
不断创新话语体系办好“海味党报”——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
最强大脑
省略主语不是语病
——也说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处“语病”
媒体常见语病辨析六例
抓住特定词语辨语病——以2013年高考试题为例
2013年高考语病题分类解析
裘山山散文被《散文》(海外版)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