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的春天来了
2018-09-17崔鹏
崔鹏
投资者的春天到了。
这个话题如果放在一年以前,参与讨论者肯定会更踊跃。而放在今天,我预料那些心灰意冷的投资者要么嗤之以鼻,要么会挥舞着键盘大加讽刺。
而事实可能真的是这样。比较一下在2013年进入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和2017年或者2015年进入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的收益水平,你就能体会到底怎样的情况才更符合“投资春天”这样的概念。
在当前,很多投资者担心中国宏观经济层面所遇到的问题。而实际上,负面的情况可能比人们想象的程度要轻,好的方面则被人们忽略了。
首先是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说是被舆论放大了。其实在现任美国总统上任以前,中国和美国、欧洲的贸易问题就一直存在;而在现今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下,中美贸易也不会戛然而止。
其实从最新统计的今年前8个月的中国进出口情况就可以看出,在政府间口诛笔伐的同时,中国外贸总量其实是在增长的,中国对美国的顺差也在扩大。当然,中美贸易在时间轴上是个复杂分布的问题,不能根据近期的贸易数据就简单地说贸易摩擦对外贸无影响。但这至少可以说明中美之间的强依存程度。官方口径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0.5%以内,这个数字很可能是对最坏情况的考量。
其次,关于中国企业要缴的税。社保税化对于一些体量相对小并且建立时间并不长的企业来讲,获利的难度的确有所增加。对于宏观维度的投资数据也会有所压制。不过,相信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两个渠道得到缓 解。
一个是有关部门很可能降低社保的缴纳比例,相信在今年余下的时间里,经济决策层会出台比较可行的降低企业税负的办法以对冲宏观投资数字。另外,相信中国内地企业也会找到更新更完美的降低自己税负的方 法。
然后,关于在信用收缩的大周期背景下中国企业的总体资产质量问题(其实是最重要的)。
很多杠杆率比较高、运营风险相对大的企业在整体降杠杆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债券市场—但是从商业银行的数据来看,那些能在这一过程中顺利存活下来的企业,其资产状况是在转好的。
而且,在很多领域,由于竞争者减少,杰出企业的盈利情况在增长。
除此之外,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更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的微观层面。
就像我们以前提到的,投资者关注的不应该是当前市场对某个行业或者某些企业的现实估值水平,也不应该把很大权重的盈利预期放在估值变化带来的市场卖出收益上。
如果你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入企业充沛的现金流,以至于在可预期的时间内,这种现金流仍然是充沛的,那才是一种最好的结果。
在投资者的春天,那些真正能通过自身运营使公司获得强大现金流而且价格便宜的公司真的不少,通过时间复利的积累肯定会让投资者获得不错的收益。
其实,在投资者的春天,最为关键的地方是什么呢?最重要的就是投资者把握好手中可以投资的现金。沃伦·巴菲特曾经把作出投资决策比作棒球选手在赛场上的挥棒决定。当比赛进行到最白热化的阶段,全场观众都在喊“全垒打”,选手也很容易因此热血沸腾。在这种氛围下,人们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决策,从而浪费掉所有的挥棒机会。
2017年夏天的股票市场以及2016年的风险投资市场大概都是这种情况。
比如那时候的共享单车项目其实是很糟糕的商业模式,但在流动性非常宽松而且可投资项目稀少的情况下,所有的媒体和投资人圈子内的声音都在喊“快投!快投!”,那些愚蠢的投資决策者很轻易地就被这种气氛冲昏了头脑。当他们意识到事情有问题的时候,自己已经被三振出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