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可文化郑焘:爆款月饼承载着更多的文化诉求
2018-09-17谭梦桐
谭梦桐
当下,新消费风头强劲,消费正从传统的“买温饱”的消费升级到“买体验”、“买感受”、“买情怀”等新消费上。在新消费升级的时代,如果能生产出一款打动人心的爆款产品,使消费者心甘情愿为其买单,就能成为企业竞争上的重要砝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2018年中秋节来临前夕,一款集“颜值”和“美味”为一体的月饼成为年度月饼网红,仅开卖后的销售量就达到了25万盒。这款由朕的心意|故宫食品和若可文化联合打造的中秋锦盒装月饼,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
做打动人心的中秋礼
对于月饼的火爆,若可文化产业集团总裁郑焘表示,这些并不意外,外观和内在兼具的产品能够吸引到消费者为其买单。他认为在消费升级时代,能够走红的商品必须要打动人心。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14.2个百分点。从消费结构上看,消费升级类的商品增速加快。相关专家指出,我国民众消费正经历新一轮升级,生存类消费占比逐渐下降,发展类消费占比不断上升,人们更愿意为健康、品质、娱乐付出相应溢价。面对着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投资所好”,精准把握消费者的诉求点,对企业而言意义重大。
郑焘认为,食品上的消费升级最明显体现是从“味道诉求”到“精神诉求”的转变。在90后、00后眼中,“吃”正在成为一种蕴含艺术性、文化性、精神性的生活方式。消费升级时代,这款月饼的火爆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它符合新消费所要求的品质、健康;另一方面,作为一款文创产品,月饼本身承载着与生俱来的精神属性。
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最近几年火得一塌糊涂的故宫文创。巧的是,这款月饼也是故宫文创产品的代表,它正是由朕的心意|故宫食品和若可文化联合打造的。
故宫的文创产品有多牛?2013年,台北故宫推出了一系列“朕知道了”的纸胶带,大陆的小伙伴纷纷上淘宝,求海峡对岸的代购,原价42元一盒的纸胶带被炒到人民币98元,还一度断货,当年的销售量超过18万件。
随后,故宫博物院迎头赶上,他们打破传统的严肃正统的高冷路线,利用“故宫大IP”,从细节之处做设计,深刻挖掘故宫藏品蕴含的文化价值,把中国元素同现代人的时尚和审美要求结合在一起,推出的产品频频爆款。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走红的博物馆文创,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故宫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已达到9170种,而仅2016年一年就为故宫带来了10亿元左右的收入。说了这么多,读者们一定好奇,这款月饼是如何打动人心的?
颜值爆表新选择
郑焘告诉记者:“作为朕的心意|故宫食品和若可文化联合打造的中秋锦盒装月饼,它符合文创产品的两个特点: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同时不失符合现代消费的创意。”
具體而言,整个月饼礼盒,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外盒图案。图案的所有灵感都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五款横溢中国风特色的锦盒能够牢牢的吸引住所有人的心,光是锦盒就能让人爱不释手。这样的食品已经通过丝丝入扣的美感和想象力,以“颜”夺人了。
在月饼礼盒设计上,凝聚了很多创新性元素和趣味性的表达。月饼外盒上的设计紧扣生活中的美学,以吉服、刺绣和山水名画为蓝图,增添了极多的趣味性和收藏价值,人与人的情感延续也因此能够实现。可见,这款产品成为网红,完全有情理之中的必然性。
以记者最喜欢的蓝瑛山水锦盒为例,月饼的包装盒采用天然丝光布制作,碱缩工艺能使布面始终保持光彩。侧面金属浮雕由锌合金镀金铸造,人工亲自打磨,凝聚温情。内盒则由蓝瑛澄观图册硫酸纸制作,使礼盒内部同样不失质感。
锦盒侧面的金属浮雕也选取自这幅图册,通过金属的凹凸层次和明暗光线对比,打造出典雅又深入细节的精致。不管是盒面的选料,还是浮雕的工艺,甚至是一点一点人工的打磨,无不透露着这款锦盒与蓝瑛穿越历史一脉相承的匠心。
以传统美学为创意灵感,将尘封在历史中的美好带入生活。从产品开发、素材甄选到制作等每一步,无不体现“匠人精神”。这不仅是锦盒的设计理念,也是若可文化的商业逻辑。郑焘认为,“文创”的“文”是把传统、历史、艺术品中的故事和美学元素融合到产品中去;而“创”则是包装形式上做符合当代美学和生活场景的创意。
对于若可文化的月饼来说,最温情的表达来自于咫尺匠心。外盒的制作上,由美学设计师亲自操刀,对品质苛求,对美学严格贯彻下,整个外盒具备美感和想象力的同时,不失实用性,这是匠心之一。
这个锦盒,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也是收藏品。
抓住人的心,不如先抓住他的胃
“抓住人的心,不如先抓住他的胃,作为食品,最不能缺少的东西当然是味道。” 这个系列月饼共有六种口味,包括茅台五仁月饼、酥皮奶黄月饼、蜂蜜皮茶油蛋黄莲蓉、广式陈年橘皮红豆沙月饼、广式奶香椰蓉月饼、广式山楂红枣月饼。如果说月饼锦盒让你感受到了“无我”,那么打开锦盒,里面的中秋礼应该会让你吃到“忘我”。
以蜂蜜皮茶油蛋黄莲蓉月饼为例,整个月饼吃起来,口感细腻软糯。月饼从选材到制作都精益求精,制作食材均来自核心产区的天然食材。这款月饼在制作上,采用古法草木灰低盐腌制,成品时间是普通蛋黄的2倍以上,以至于掰开月饼,看到的蛋黄油亮晶红,吃起来更是鲜香适口。
在月饼的制作上,特邀知名美食家制作,六种口味的月饼精品,把最美妙独特的味道留在齿间。这是匠心之二。这样的咫尺匠心成就了网红爆款月饼,也成为了月饼背后的企业——若可文化的重要准则。
一路以来,若可不忘初心:推崇品质、追求卓越。郑焘告诉记者:“若可文化一直秉承的理念是让人们的生活更有质感。虽然创业中难免遇到困难,但是与见证产品深受欢迎的喜悦相比,都微不足道。我们产品开发的使命是,让传统文化和艺术走进当代生活。文创产品的开发成功,很重要的是传统艺术和工匠技艺结合当代生产工艺的产业化改良,单品的单价下来才有机会通过产品真正形成传播,形成文化生产力。”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网红款美食,经过若可文化,走入大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