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是做出来的
2018-09-17黄益平
黄益平
从全球范围看,中国数字金融的商业模式算不上是首创,比如Paypal、Zopa和Biticoin等业务模式,都是首先从国外开始的。但毫无疑问,今天中国的数字金融行业是引领世界潮流的。蚂蚁金服的市值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金融业绝大部分被视作“大而不倒”的机构,被视为数字金融领域的标杆性企业之一。
中国的数字金融后来居上、发展良好,有很多具体的促成因素,比如有场景连接的海量移动终端、传统金融体系对“普惠金融客户”的歧视,以及监管部门同情宽容或者听之任之的立场。严格地说,也很难判定这些因素一定是正面的或者是负面的。例如,由于政策性扭曲,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所获得的金融服务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水平,这本来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但“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样的政策扭曲倒是为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块极佳的土壤。再例如,早年監管部门不介入,很多数字金融业务模式才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由于缺乏明确的规范,“鱼龙混杂”“庞氏骗局”的现象十分普遍。等监管部门腾出手来整治许多不规范的做法,实际对行业发展造成重大打击。
但中国的数字金融能够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是企业家们一步一步地做出来的。这个行业的前景如何?它会成为改变金融业的一个革命性力量,还是只是对传统业务提供一个补充,取决于它能否逐步形成既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又能达到监管的标准的商业模式,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到盈利和风控双佳。但达到这个要求,肯定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现在技术、市场和监管三个方面都处在高度不稳定的时期,商业模式也都在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不断地迭代,有的持续地提升,有的被迅速淘汰。
在这样一个数字金融发展的关键时刻,深入的案例研究与分析变得尤其重要。因为成功的案例可以为大家提供启示与方向。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态度,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于2017年初成立了一个案例研究课题组,最后完成了其中11个案例的分析报告。应该说,形成报告的11个案例,都具有非常高的代表性。这其中既包括数字金融领域的一些标志性企业,如蚂蚁金服、陆金所、京东金融和宜信,也包括一些传统金融领域的重量级机构,如工商银行和光大银行,另外还有诸如同盾科技和百融金融等从事大数据风控的新型企业。
这些商业模式中,有的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广为人知,有的还在发展、形成过程中,即使是过去做得不错的商业模式,也仍然需要不断地调整、修改,蚂蚁金服提出从Fintech走向Techfin的理念,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可以说,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商业模式的演变将一直会在路上,因为市场在变、技术在进步、监管在完善。
我们希望,促动更多的人思考“想要干什么”,最终促成“能干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