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旅游“向远方”
——告别门票经济,从旅游自循环迈步“旅游+”
2018-09-17刘甜甜
◎刘甜甜(本刊记者)
旅行,可以拓展一个人的广度和深度;陕西旅游,正在告别简单的景点游,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陕西,向来是国内外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与过去“上车睡觉,下车拍照,逛了一圈啥都不知道”的旅游感观不同,陕西正打破常规的景点旅游方式,通过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给游客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的深度体验,带动陕西旅游经济“向远方”。
此旅游与彼旅游不一样
省旅发委综合法规处处长朱耀勋说,在观光旅游时代,游客注重的是好玩儿,哪个地方的吸引力强,游客就去哪里。在全域旅游时代,游客更加注重的是玩好。
从“好玩”到“玩好”,代表着旅游产品、要素的品质化发展方向,也代表着游客的满意度。
全域旅游作为新时代新需求的旅游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核心是旅游品质的提升。它和传统旅游相比有几方面的区别: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由粗放的低效方式向精细的高效方式转变,由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由企业单打独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由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由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由单一的景点景区建设向旅游目的地服务转变。
这些转变,是旅游发展的历史规律,也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
告别了门票经济之后,我省将以良好的生态、丰富的文化来凸显陕西特色。
省旅发委副主任郝占延介绍,省政府《实施意见》提出的陕西旅游发展的重点有四:打造丝绸之路起点旅游走廊、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黄河旅游带和红色旅游系列景区。重推红色旅游、文化旅游、山水旅游和乡村旅游,形成“了解中国从陕西开始”的整体形象,让陕西旅游彰显国际范、中国风、陕西味。
按照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的目标,从发展的战略上讲,要确立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和“一带一路”旅游核心区地位。从支撑系统来讲,要增强丝绸之路旅游走廊、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黄河旅游带和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等“四大高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红色经典与传统文化强强联手
到陕旅游首选哪里?红色旅游独具特色。
省旅发委规划处副处长董亚美介绍,陕西的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全国具有至高性、唯一性。以革命圣地延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景区是我省推动实施的四大旅游高地之一,将构建一条“榆林—延安—铜川—西安—咸阳—宝鸡—渭南—汉中”的红色文化旅游长廊。
同时,历史和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紧密结合,将是红色旅游的大方向。
朱耀勋分析,红色经典和传统文化都是我省的优势和品牌,二者的融合发展已经在旅游产业中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应该说,这种融合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旅游的发展方式和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构。
做优“好山好水”
纵观南北,陕西的山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北部有雄浑壮阔的沙漠高原,中部有富饶美丽的关中平原,南部有灵秀多姿的秦巴山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赞叹。
秦岭生态旅游度假圈、黄河旅游带,是陕西山水旅游开发建设的重点。
去年,借助沿黄观光路的全线贯通,我省启动了沿黄旅游带的建设,完善沿线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打造精品景区、规范自驾游线路,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今年,我省又编制了秦岭人文生态度假圈的建设方案,加强秦岭的生态保护,与相关部门进行融合,按照现代旅游发展的需求提升品质,满足现代人休闲度假的需求。
按照《实施意见》布局,我省将对华山、太白山、金丝峡、壶口瀑布等优质资源进行业态的创新,对朱雀·太平国家森林公园、翠华山、关山草原、乾坤湾等知名景区进行完善提升,推动全省旅游结构不断优化。
乡村游步入“高级形态”
从土味农家乐到休闲农庄,乡村旅游日趋多样化。
在陕西,乡村游将致力于“三个坚持”:
坚持“三农”的本色。通过系统的文化梳理提炼和发掘乡村旅游的特色,通过规划引领、差异化的引导和典型模式的示范,带动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不断消除同质化现象,形成“一县一品”“一镇一貌”“一村一色”和“一户一味”。
坚持产业化的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与文化、体育、科技、工业以及食品加工业、互联网、农村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要完善发展的产业体系,培育新的旅游业态,形成精品旅游线路,从供给上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
坚持标准化的管理。围绕旅游特色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星级农家乐的标准,通过加强培训和管理模式创新,扩大产业融合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主要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体系、新的产品、新的线路。
“最后的发展结果是通过产业化扩大发展规模、提高投入产出的水平。”朱耀勋说。
让乡村“愉快地脱贫”
“旅游就是扶贫过程中的金扁担,一边挑着青山绿水,一边挑着金山银山。”省旅发委主任高中印说,“通过旅游这个金扁担和转化期,能够把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近年来,我省在旅游扶贫上做了深入探索,在全省范围实施了“567工程”。
“5”,即旅游扶贫五变战略:把旅游景区变成旅游扶贫的基地,旅游项目变成旅游扶贫开发区,乡村旅游点变成精准扶贫点,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贫困人口变成股东、变成老板。
“6”,是六个具体的脱贫路径:旅游示范县建设、旅游景区建设、文化旅游名镇打造、旅游扶贫试点村建设、汉唐帝陵旅游带发展、旅游土特产生产销售。
“7”,就是采取七大行动:推进扶贫村规划编制、推进扶贫村公共设施建设、培育贫困地区旅游品牌、强化市场推广营销、加快贫困地区旅游项目建设、开展旅游扶贫示范工程、实施“送教上门”培训。
据了解,今年旅游扶贫将整体实现168个扶贫重点村、9万贫困人口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