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汪曾祺小说的留白式结尾

2018-09-16于静静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丝路艺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瑞云汪曾祺小说

于静静(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汪曾祺的小说很耐人寻味,与他高明的结尾艺术很有关系。他大部分小说的结尾都是留白式多义性的结尾,对读者具有重大启示作用。本文大致将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分为景物描写式结尾、古典诗词式结尾、俚语谚语式结尾和作者发问式结尾四类,但这四类结尾都做到了“寓奇绝于平淡”,达到余韵悠长的艺术。

(一)景物描写式结尾

《受戒》的结尾是汪曾祺小说中最典型的自然景物式描写:“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擦着芦穗,扑鲁鲁飞远了。” 读了这段文字之后,一幅碧绿饱满的芦花春水图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作者以一种明快的基调写出了明子和小英子之间纯真的爱情。

另外还有一些小说则以蜻蜓点水式的自然景物描写为全文的结尾。比如《岁寒三友》以“外面,正下着大雪。”一句话结尾,把当时那个混乱年代下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三个人的真挚友情表现的深刻而又心酸。《露水》一篇结尾的一句话是:“露水好大。”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因为偶然的机会组成了一个“两人戏班”,男的拉琴,女的负责唱。男主人公帮女主人吊嗓子,给女主人公出主意,最后,“两人戏班”越长越火,但一个月后男主人公却得病死了,女主人公把胡琴烧了嚎啕大哭,哭着说:“我和你是露水夫妻,原也不想一篙子扎到底。可你就这么走了。”他们可以说是如高山流水般的之音,但天公不作美,生生的将两个人阴阳相隔,汪曾祺最后那句“露水好大”渲染了一种苦痛悲伤的气氛,更突出表现了小说所要表达的知音难遇之情和对朦胧爱情的赞美主题。

(二)俚语谚语式结尾

短篇小说《八宝辣酱》的结尾是一句俚语:“嗑瓜子磕出个臭虫,真是什么事都有。”这句话表面上是说世事没有定数,什么事情都肯能遇到。其实在这篇小说里“臭虫”是有象征的,暗指大文化革命期间那些不为人们办实事的领导和干部。比如蛮横无理的“老秋”和胡乱指挥的“王政委”。这些人物都是小说中的非正面人物。看似一笔带过的结尾,实际上却是整篇小说的点睛之笔。

再比如小说《鸡毛》中的结尾“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小说中的主人公金昌焕不太像一个正常人,宿舍里的东西全都挂起来,每天都吃一块肉,穿两件衬衣打两个领带,他自私自利、行为怪异,没人愿意和他来往。最后还偷了悲苦寡妇文嫂赖以为生的母鸡,他就是一个道貌岸然的贼。作者在结尾虽然没有直接批判金昌焕的丑行,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句话对他无耻的行为的痛骂。

《子孙万代》中的主人公傅玉涛爱收藏小文物,有一次从街坊那买了一对核桃,这对核桃完全一样,颜色“红里透紫,紫里透红,晶莹发亮,乍一看,像是外面有一层水。这种色,是人的血气透进核桃所形成。”这样好的东西傅玉涛爱如性命,可最后被红卫兵破四旧的时候抢走了。等他再次见到这对核桃时,却被售货员卖给了老外,售货员不懂,老外不懂,只有傅玉涛才真正懂得这对核桃的好处。可是他却无能为力,眼睁睁的看着这对宝贝落入他人之手。无奈之际他唱出了一句:“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老文物的渐渐缺失,作者感到无比的惋惜,傅玉涛最后唱的这句西皮慢三眼正是表达了作者的心声,对于这种现象,作者看得透却仍无能为力,这种痛苦之情溢于言表。

(三)诗歌引用式结尾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汪曾祺的小说中诗歌引用式的结尾也很常见。我国四大名著的结尾也意味深长,发人深省。《三国演义》结尾的最后两句话:“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水浒传》结尾:“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西游记》的结尾则是包罗世间万象的《佛经》中的一段话;尤其是《红楼梦》的结尾对世事变化无常的规律做出了总结:“说到心酸处,荒唐甚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与前文“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沙今又在蓬窗上”的诗句前后对应。汪曾祺小说也采取这种诗歌引用式的结尾深化文章的主题。

《侯银匠》这篇小说以侯银匠想起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句唐诗为小说的结尾,把侯银匠孤独落寞的心境刻画的淋漓尽致。侯银匠的女儿侯菊能干、好强,出嫁后成了婆家的当家人,从此很少有空回家陪侯银匠。汪曾祺把现代父母与子女之间普遍存在的问题写出来,引人深思;小说《徙》中的高北溟一直想如北海之鹏展翅高飞,他发奋读书,准备考取功名,但是突然间时代发生了变化,废科举,兴学校,他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当他变成一名教书先生后,他试图以断绝各种社会关系来逃避---不宴请客人,不参加同学聚会,不和同事聊天,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当教学有成之时,他以为自己这时候就可以展翅高飞了,但这终究是理想。随着女儿、女婿的死,高北溟终于承受不了打击,郁闷的死去。小说开头引用了《庄子》逍遥游的一段话“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结尾是高北溟化用庄子的话写了一副对联“辛夸高领桂,未徙北溟鹏”。汪曾祺将一个历尽沧桑的知识分子形象,刻画的鲜明饱满。有《儒林》人物之可悲,有《围城》人物之固执,有《孔乙己》之辛酸。

(四)作者发问式结尾

汪曾祺改写的《聊斋新义》中《瑞云》的结尾也很耐人寻味。原版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结尾写的是变丑的瑞云重新变好看了,由于秀才的不离不弃,他们最终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一起,是一篇典型的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但汪曾祺在结尾却加了这么一小段:

贺生不像瑞云一样欢喜,明晃晃的灯烛,粉扑扑的嫩脸,他觉得不惯,他若有所失。瑞云觉得他的爱抚不像平日那样温存,那样真挚,她坐起来,轻轻地问:

你怎么了?

写到这里,《瑞云》全文就结束了,一句“你怎么了?”让人思绪万千,为什么瑞云变美了秀才反而觉得若有所失呢?小说正是通过新奇的结尾向读者传达对秀才“人性美”的赞扬。

《鸡鸭名家》的结尾:“这两个老人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呢?他们的光景过得怎么样了呢?”用亲切的口吻道出了对这两位老人的关心之情。小说由一开始的询问“这两个老人是谁?”循序渐进的引出对余老五和陆长庚两个风俗人物的刻画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大千世界万物的欣赏,以及对普通人的关心与尊重之情。

汪曾祺这种独特的小说结尾让读者印象深刻,更能让人与小说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汪曾祺把写小说当作回忆,在这种回忆性的写作中,作者的心态始终是平和的,所以写出来的结尾并不具有强烈的倾向性,但这并不代表作者没有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句话就是以极平静的口吻讽刺了人性的丑恶。

结尾部分就是鲁迅所说的“画眼睛”部分。透过结尾能更好的分析全篇,这种留白式结尾的处理言简意赅,能给读者留下足够思考的空间,启发意义更大。现在好作品少,几乎可以说是乏善可陈,也有语言文体方面的原因。作家想要追求神秘、深刻、伟大,最后却是精致的无病呻吟,让人读不下去。而汪曾祺的作品则提倡谈话风,努力消除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界限,

汪曾祺不是那种以气势恢宏的史诗性作品来构筑文学地位的作家,但却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本文通过分析小说结尾处的留白艺术进一步探讨整篇小说乃至他整体的小说创作风格。汪曾祺的文学创作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其作品的阐释却没有完,相信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会继续下去。

猜你喜欢

瑞云汪曾祺小说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咸菜慈姑汤
Effects of Eco-Friendly Carrier on Low-Temperature Dyeing of Recycled Polyester Knit Fabrics
数列问题函数“帮”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
长相思·采花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
Submicron γ-LiAlO2 Powder Synthesized from Boehm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