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传媒学院学长制管理模式实践初探

2018-09-16刘敏武汉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丝路艺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长制学长新生

刘敏(武汉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学生制”,又名“学长带班制”、“学长辅导制”,是学校学生管理部门通过严格选拔和培训一批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以其学长的身份对低年级学生日常辅导、教育管理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学长制在试行中,不论从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实施学长制的意义

1、学长制是对现行学生管理模式的有效补充和创新

现有的辅导员制度、班主任制度主要依托学校专门的管理机构自上而下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强调管理效率,管理手段过于强硬。而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个性鲜明、性格敏感、更加关注自身。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优秀学长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信赖感,使学长能够在第一线和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教育管理上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学长的工作有的放矢,极大提高了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并有效缓解了教师和学生比例严重失调带来的矛盾。

2.学长制有助于新生入学教育顺利开展

大学新生入校后面临的第一挑战就是适应性问题,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第一步,旨在帮助新生从中学向大学过渡适应大学生活。学长作为过来人,带领新生熟悉校园适应大学环境,引导新生全面认识所学专业和课程,深入宿舍解决实际问题,新生在学长细致全面的帮助下,可以少走弯路很快适应新的生活,深化专业认识,坚定理想信念。

3、学长制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学长制的实施增强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丰富了高年级学生的工作经历,开拓了学长的视野,培养了学长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二、学长制聘任制度

武汉传媒学院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于2017年出台了《武汉传媒学院学长辅导制暂行规定》,其主要实施举措如下:

1、学长制采取院系内聘任制,聘期原则为一年,聘任对象为政治觉悟高、成绩优秀、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高年级学生。每年5月,学院学生科开始对学长制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公布选聘条件、报名方式、政策待遇,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推广。6月,经学生自愿报名,学院考核择优选聘,确定下一年新生保证每班至少一名学长辅导带班候选人并公示,公示结束后颁发聘书以示荣誉和责任。确定的学长在暑假期间就开始与拟录取的新生进行交流,引导新生了解新校园,熟悉新的学习方式,指导新生从心理上完成过渡期。

2、《学长制实施细则》明确学长的主要职责为:及时准确传达学校的通知和意见,配合学校教师完成新生各项事务性工作,帮助新生熟悉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及时了解新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做好集体主义观念、人际交往指导和个别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教育帮扶工作,引导其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建立新生班委组织,指导其开展班级工作;引导新生对大学学习方式的适应,帮助新生了解专业背景和未来研究方向,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3、集中学习《学生手册》、《辅导员工作手册》等文件精神进行理论培训,使学长了解高校学生工作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在学长日常工作中,通过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例会,及时汇报工作发现问题,探讨有效管理方法,进一步强化学长的服务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使工作做到重点关注、定点帮扶。

4、学长的考核与表彰遵循实效性原则,重视新生反馈,考核内容包括自我评价、学生评议、辅导员评议。考核合格的学长,其学长辅导工作纳入学校第二课堂学分(综合素质类学分);考核优秀的学长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在学年奖学金的评定、推优入党、综合素质测评等环节中享受等同于优秀学生干部的优惠政策;对考核不合格的学长及时进行调整,真正做到优中选优,保证学长带班的工作实效。

三、学长制实施的效果

学长带班制的学生管理模式对于我校而言,目前仍然处于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的阶段,从实践效果上分析,学长带班制很有意义,真正助推了学生成长成才,为有效解决大一新生的适应性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模式,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调整改进。

1、学长所带班级育人效果明显。带班学长协助班委建立符合本班特点的班级管理制度,并通过晚自习、第二课堂、学生工作室、串寝交流等方式进行全面帮扶,有效带动班级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学业成绩提升。

2、带班学长给所带学生传递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带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时刻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在这种长期的互帮互助良性互动中,培养了共同的责任意识,人人争当生活小主人,把身边人成长成才当己任,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友爱,也自觉将这种责任意识不断传承。

3、带班学长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中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以胜任自己的工作,从而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从已经毕业的带班学长学生现状来看,他们大多在走上社会后较短时间内就获得比较理想的发展,这得益于他们在校上学期间对自身综合能力的充分锻炼。

4.学长制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与不足。

第一,学长制不是万能的,它是辅导员与班主任制的补充,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间的生活自理、学习自助、成长互助。整体而言,学长制对于大一新生实施效果最好,越往高年级则效果越差。因此学长制的工作内容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精准定位,对工作内容进一步规范调整,既要综合全面又要有侧重点和特色。

第二,带班学长必须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学长也是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能因学长工作而荒废学业;学长在某些问题处理上会缺乏全局观念,避免把一些偏见和不良习惯传递给低年级学生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学长必须处理好与学弟学妹的关系,他们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关系,学长不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不可做学长职责之外的事情等。

第三,学长制实施过程中,辅导员对学长队伍负有直接指导责任。辅导员要关注带班学长和所带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并对学弟学妹提出相应的要求。只有在学弟学妹尊重学长、积极参与沟通、客观评价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工作更加有序开展实现双赢局面。辅导员必须处理好对学长的使用与指导的关系,要改变现有的对学长制的指导监督不足、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

第四,学长制工作方式应持续创新,学长制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应结合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集思广益,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工作,不断丰富拓展学生教育管理方式。

猜你喜欢

学长制学长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白鹭起舞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学长制”拓宽学生成长空间
大学新生管理中实行学长制的问题及对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学长制的思考
基于大学生事务中心的学生自治模型探究
致新学妹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