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里,我那出场不多的军师
2018-09-15马海霞
马海霞
母亲脾气倔、规矩多,教训起孩子来绝不允许父亲插手。我从小性子执拗,被母亲怒吼或加以笤帚伺候是常有的事儿。
母亲打骂起孩子来,从不顾及孩子感受。不管是守着同学还是当着四邻,她认为孩子犯了错,该打打,该骂骂,人前教子是她的信条。
初一那年暑假,母亲又因琐事教训我,我第一次公然反抗:绝食抗争。母亲见我不吃饭,甩下一句狠话,有志气一辈子别吃!
母亲上班后,父亲悄悄地把饭菜给我端来,我志气还就上来了,不吃!父亲见状,塞给我十块钱,让我去村里小卖部买点儿零食,还嘱咐我,去村西头那家买,别傻了吧唧地在家门口你二大娘开的小卖部买,小心回头她告诉你娘了。
有了父亲的资助,我一连三天都未吃母亲做的饭,最后母亲着急了,特意包了我最爱吃的羊肉胡萝卜饺子,主动喊我去吃。可没过多久,我又因学习上的事情和母亲闹掰,又被臭骂了一顿。我躲在自己房间哭了半天,最后冒出了离家出走的念头:与其在母亲的讽刺挖苦中被动学习,还不如找个地方挣钱养活自己,去大城市的饭店端盘子也行,只要离开家就好。我发誓:一辈子也不会回来!
那天,我悄悄在屋子里收拾东西,想等父母都上班后,我再逃走。路线我都计划好了,抄山路走,山路人少,不会被熟人发现。
母亲上班早,在她走后,父亲又来给我送饭,见我依旧不吃,他没再给我钱,而是和我吐槽母亲的臭脾气。他说,你娘可能到更年期了,最近火气太大,动不动就怒火冲天,我劝也劝不了。
见我不吱声,他便和我商量:要不我把你送到你大姑家,你到她家玩几天?这事咱谁都不告诉,我估计晚上见不到你,你娘就得急疯。到时候我见机行事,她不好好反省自己,我絕不告诉她你在哪里。
听父亲这么一说,我决定暂时放弃自己的出走计划,先去大姑家躲几天。前三天,我躲在大姑家惶恐不安,怕母亲找来了把我臭骂一顿,将我拎回家。可三天过后,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我便放心了。大姑对我很好,好吃好喝照顾着,还有表姐表弟陪我玩儿,只是一到太阳落山,我心里便空落落的。一周过后,我开始想家,甚至听到大门口有自行车响就赶紧跑出去看,以为是母亲来接我。两周过后,家里还没有人来接,我开始慌乱了。
大姑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让表姐送我回家。到家后,母亲像没发生这事一样,态度倒是对我客气了不少。打那以后,母亲再没有打骂过我,偶尔还会吵我,但不像以前那样不留情面,我也再没想过离家出走。
和父亲唠嗑儿,他说他小时候,爷爷奶奶也老骂他,他不想在家待了,便揣上俩窝窝头,趁着晚上家人睡着了,偷偷跑了出去,可跑出去十里地就后悔了,窝头吃完了,外面又冷,他在别人家的柴堆里睡了一宿,第二天又饿又渴,只能厚着脸皮回家。不承想回家后,爷爷把他一顿好揍,但打完了他,又让奶奶给他做了碗热面条还卧了一个鸡蛋,要知道在当时这可是待客的饭呀。父亲说,离家出走一次才知道还是家里好,虽然挨打挨骂,但打完最心疼的还是父母。那碗鸡蛋面,其实是父母认错的一种表达方式。
父亲跟我吐露心声,母亲教育孩子的方法他不认同,但不敢插手,就母亲那暴脾气,劝不好容易引火烧身。所以,他才想出让我“离家出走”的计谋,好让母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有她自己认识到错误了,才会改变教育方法。
我问他,瞒了母亲多久?父亲说,到了晚上十点你还没回家,母亲便急哭了,后悔不该骂我。父亲这才告诉她,我去大姑家了。
我说,其实我早在大姑家待够了,咋不早点来接我?父亲笑着说,我也是从你这个年龄长大的,知道小孩子的心理,就得让你在外试试想家的滋味儿,以后便不会再生离家出走的心思了。
嘿,姜还是老的辣。父亲知道当一个孩子开始顶嘴,开始反抗,与其说是青春期的叛逆,不如说是孩子长大了,作为家长得改变教育策略,试着和孩子做朋友。正是父亲当年替我策划了一场“离家出走”,成功化解了我和母亲之间的僵化关系,让我们各退了一步,各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否则我真要离家出走了,后果不堪设想。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出场不多,但他在我心里的分量却不比母亲轻。漫漫人生路,正因为有了父亲的陪伴,心才有了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