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楚涵:诠释90后的多种可能性

2018-09-15秦丹华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侠气离家

秦丹华

90后是颇受微词的一代人,如今渐渐在各行各业里独当一面。邓楚涵就是这一代中的一个榜样,他是名校高材生,益智节目里的赢家,还是出版了《没有拼过的青春,不值一过》《未来,仍是少年》两部作品的青年作者。

坐公交车搞学术

邓楚涵因在一系列电视节目中的出色表现而为年轻人熟知。他在全国首档大学生益智节目《天才知道》第二季中摘得全国总冠军,他是《一站到底》改版后第一期的首位“站神”,央视科学节目《加油!向未来》《正大综艺·脑洞大开》中的“未来博士”。在展现渊博学识的同时,他更因帅气俊朗的外形,被网友们称为“搬砖男神”“天大都教授”。

虽然在大众面前的亮相看似风光,但背后支撑他的则是他的实力。他是一位极认真的研究者,在学术上倾注了绝大部分精力。他在同济大学读的本科,学习土木工程。大二时,就加入了导师的项目组,在上海最闷热的时节,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实验室一待就是3个月,一个实验常常要做30个小时,邓楚涵扎到里面就忘记了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他跟随导师获得了发明专利,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论文。其间,他还代表中国赴美国参加全美土木工程师学生竞赛,并获得地下建筑组冠军。

目前,邓楚涵在剑桥大学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在剑桥的生活对于他是一种享受,康河的柔波、发现了DNA的老鹰酒馆、牛顿的苹果树、诞生了29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与书中世界在现实中相遇让他心动不已。而更多时候,他依旧一天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并甘之如饴:“我才不在乎什么名车豪宅,心甘情愿地坐公交车搞学术。我的快乐跟物质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邓楚涵的研究方向是地下建筑,在求学期间他曾参与中国上海、天津,英国伦敦,哈萨克斯坦等地的多项地下建筑研究工作。

2016年4月,邓楚涵在收到《加油!向未来》节目组的邀请时很兴奋,他说:“在读书之余,我会用15%的时间做一些其他工作,一个人的发展是多元的,家人也都不遗余力地支持我。”这位斜杠青年是从小被培养起来的。三四岁时,他就在妈妈的陪伴下读《唐诗三百首》,五岁读《三字经》,八岁读《四书五经》。“在一个有书的环境里,我可以24小时不动。”除了读书,邓楚涵还跟着爷爷学书法,跟着奶奶画国画,后来还学了武术,2011年他获得了上海市“阳光体育联赛”武术组冠军。这位自幼学书习武的风雅少年在《天才知道》节目中一口气答出了“降龙十八掌”的全部招式,因此收获了“邓十八”的绰号。

邓楚涵很感谢家庭带给他的养分和开放的环境。他问过妈妈:“将来某一天,你会催我去相亲吗?”妈妈回答说:“除了出生时健康的身体和30岁前完整的教育,我不会也不想去给你准备其他事情了。”

穷什么也不能穷喝酒

邓楚涵总被贴上“学霸”的标签,但只用它形容他就太片面了。除了精于科研和学兼文武,更难得的是他洒脱的少年侠气。

“金庸笔下的侠是为国为民,而古龙笔下的侠更多的是江湖情仇。我对侠的理解介于两位大师之间。我觉得侠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状态,不应该以一个节奏、一个模子把一生的侠气框定死。在某一个时间段,它是一种少年的模样,很随性,像楚留香一样的角色;但是到中年,就不能再局限在自己的小环境里了,必须为社会有所付出,就成了金庸笔下有担当、有情怀的人。”而现阶段的自己,邓楚涵期待的是“像风一样,自由往来,不会有太多约束”。

和崇拜的武侠角色一样,邓楚涵也以“穷什么也不能穷喝酒”为信条,有着“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洒脱。他既干过抓耳挠腮,掏遍全身勉强凑出100元钱加油的事,也因为没钱交停车费而当场抵押过背包,可每每“当浮一大白”的时候,他都分外慷慨。出国留学,邓楚涵不远万里带去了原浆和桂花,自己酿就桂花酒,常于夜静之时怀念家乡的味道。他乡遇故知,酒便是传情达意最好的媒介。“现在最好的朋友到我这里,我给他的最高待遇就是为他做一桌菜,泡一壶茶,给他喝我自己酿的酒。”

生活中侠气浪漫,一旦回到工作中又是专注和严谨。录制节目《加油!向未来》时,每次在北京要录制3天,邓楚涵会提前1天到,录完第二天一早飞回英国,一来一去,飞机上要花费20个小时,他就在飞机上写书稿。录制往往到凌晨三四点结束,回到房间洗漱、收拾完行李已近5点,早上9点出发,他从不敢踏踏实实地睡一觉。每次去北京前,他都在实验室稳坐到最后一刻,在去往机场的路上也保持科研模式,直至飞机起飞的那一刻;而飞机降落后,他便全身心地与导演交流录制,直至结束;飞往伦敦,第二天清晨8点准时到办公室,接续之前的科研工作。

“我是一個恨不得一天当两天用的人。”天性中的自由洒脱与工作中的专注执着,构成了他极具张力的两面。

你可长点儿心吧

谈及自己目前的状态,邓楚涵认为其中一个关键词应该是“少年”:“我是一个不管经历多少事都不能变得沉稳的人。有很多人都跟我说:‘你可长点儿心吧!但我依旧不愿意去这么做,哪怕我会因此做出相应的牺牲,我也会坦然接受。”

“我18岁起离家读书,本科离家两千里,硕士离家四千里,博士离家更是过了一万里。”邓楚涵在《未来,仍是少年》一书里记载了他这些年来的千里云、万里月。

对于新书《未来,仍是少年》,他说:“我有一个信仰,不管你年纪多大,你的内心都要像个孩子。而孩子又太小,所以少年是一种我特别喜欢的、一生都要追寻的状态。”在书中,他不是“网红”“学霸”这些被外界赋予的“人设”,而是一个有茫然、有撕裂、有思考的少年。

谈及创作的初衷,他说:“我很感恩自己遇到的每一件事,我希望把这些事情分享给大家。我得到过很多前辈的帮助和指点,他们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想把别人的帮助和指点分享给自己的同龄人,或许它能够为大家节约一些精力和时间。看别人经历的最终是为了看自己,向外看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向内看。所以希望大家以批判我的姿态去看这本书,然后再看看自己。”

邓楚涵自己也在不断地自我调适。首次录制《加油!向未来》时,嘉宾是郎朗和刘谦,邓楚涵感受到了压力:“我不是怕他们,我不觉得他们在人格上比我高贵,但我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舒服,因为那是一种不同性格、不同圈子的人的强行融合。”外面的世界既有鲜花也有猛兽,认识自己和调整克服是每一个人的生命课题,邓楚涵会暗暗告诉自己:“参差百态才是幸福的本源,因为这会塑造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更加让我有所期待的我。”

关于未来,邓楚涵会选择永远做一个少年。他说:“我从来不去设想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但是会怀着极度正面、极度积极、极度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只要年轻,你就有无限可能……”

猜你喜欢

侠气离家
侠气与素心
侠气与素心
侠气与素心
寻找离家最近的THX认证影院
侠气与素心
离家的路
复习随想
离家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