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改、用、管”三篇文章 释放机构编制资源最大动能

2018-09-15宋永祥

机构与行政 2018年5期
关键词:机构编制动能资源

宋永祥

济南市市中区按照“贴紧民生,服务发展,推动改革,管好用活编制”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立足做好“改、用、管”三篇文章,盘活用好现有机构编制资源,以机构编制效用的最大化,为加快建设国内知名、全省一流的品质之区增添动能。

一、做好“改”的文章,创新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强力推进“大部门制”改革。为打造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市中区按照济南市“1+454”體系要求,从推进棚改旧改(征收拆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入手,加大机构整合力度,理顺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置和职责。其中,整合区城乡建设委员会、区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区城市更新局)机构、编制和职责,组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城市更新局),统筹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和城市更新工作,有效发挥棚改旧改(征收拆迁)在提升城市品质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人居环境更美”的城市发展目标。整合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商务局招商引资相关职责,设立区投资促进局,打造一支统筹内外资招商工作的专业招商队伍。通过“大部门制”改革,进一步厘清部门权责分工,精简机构和领导职数,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牵住重点工作推进的“牛鼻子”,推动全区各项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是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成立区推进职能转变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全面做好国务院、省市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工作,上级取消的权力事项济南市市中区一律取消。将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下企业登记注册下放到新组建的六里山、王官庄、大观园、四里村4个登记审批大厅,方便群众就近就简办理业务。出台“只要你来市中干,一切手续我来办”六项举措,大力实施“商标战略”,落实“一对一”包挂服务,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加快公共服务网上办理、网上咨询、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全面探索“反向跑”改革,实现从“只跑一次”到“网上办”再到“反向跑”的转变,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创新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将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重复执法突出、专业技术要求适宜的市容环卫、市政公用、城市绿化、城市规划、房屋管理等13个领域行政执法职责整合归一,行政处罚权和相关行政强制权由新组建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统一行使,变“多头执法”为“综合执法”。采取“1+7”改革模式,除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外,仅整合保留市场监管、劳动监察、环保监察、文化市场、卫计监督、食药稽查、安全生产监察等7支行政执法队伍,并向17个街道派驻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实行以街道办事处为主的双重管理,推进执法力量下沉。为切实解决社区管理中“看得见、管不着”和执法力量薄弱问题,2017年12月,市中区六里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挂牌成立,同时在六里山路社区成立全市第一个以执法中队长命名的工作室——“于泳工作室”,将城管力量融入网格、融入社区、融入群众,及时将问题发现在一线、将矛盾化解在一线,将执法服务向社区延伸。行政执法案件数量下降到每天60件左右,整改率上升到超过70%,综合执法成效凸显。

二、做好“用”的文章,助推品质市中建设

一是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为发展注入动力。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部署要求,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品质市中”,先后谋划设立“五大经济服务中心”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设立区项目建设推进服务中心,整合项目建设资源;设立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推动优势产业升级;设立区大数据业服务中心(信息软件业服务中心),助力新兴产业发展;设立区先进制造业服务中心(物流业服务中心),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设立区港澳台胞服务中心(海外侨胞服务中心),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五大经济服务中心”补齐了服务载体上的短板,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发展注入温度。以“驻区群众想要的美好生活”为目标,在机构改革中注重向服务民生倾斜、向服务民生领域延伸,全力打造“有温度的城区”。通过统筹全区企业服务资源、整合信访信息资源等,相继设立区居民养老保险服务中心、区信访信息中心、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区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中心、区民主党派服务中心、区保密技术中心、区政府法制事务服务中心等“八大民生服务中心”,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发展。

三是强化服务实体经济,为发展注入活力。市中区牢固树立“请让我来服务你,就像服务我自己”的理念,坚持“主动、用心、高效”服务,扮好“店小二”角色,创建“八个一”企业服务模式,推动服务企业从“政府配餐”变“企业点菜、政府接单”。成立区企业服务局,牵头联合经信、发改、商务、投资促进、财政、金融、人社、环保等相关部门,出台加强市场主体建设促进企业发展的100条措施,建立发现、处理、反馈、督办、总结“五位一体”问题办理机制,开展“百名处级干部联系百家重点企业”活动,营造了“企有所忧、政有所解,企有所盼、政有所应,企有所需、政有所为”的政商新生态。

三、做好“管”的文章,优化资源动态管理

一是从严管好“控”。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录用调配工作的意见》,强调“编制审批在先”的原则,规范职能部门办理人员招考聘用、调配等程序,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前瞻性、统筹性和规范性。年度用编计划坚持控制总量、保障重点、规范管理原则,增强机构编制刚性约束,提高编制资源的使用效能,严格做到“超编单位只出不进、满编单位先出后进、缺编单位按需进人”。

二是深入挖潜“减”。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按照机构编制“精简、统一、效能”原则,通过集中精简编制、收回闲置编制、撤并空壳机构等措施,对事业单位实行“刚性瘦身”,进一步挤出事业编制存量空间。在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对5家“僵尸”事业单位完成清理工作,撤销区价格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区交通运输加油站、区房屋建设综合开发公司3个事业单位建制,收回区市政工程管理局空余事业编制40名、区机关服务中心空余事业编制8名。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撤销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区水政监察大队、区农业机械管理站、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大队4个事业单位建制。

三是用活用准“调”。以职能转变为抓手,有保有压、有增有减、增减平衡,推进“常规化管理”向“改革式管理”转变。全区33个行政部门压缩行政编制35名,72个事业单位压缩事业编制160名。根据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备案有关要求,将区医院的编制管理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收回区医院事业编制24名。收回的机构和编制,统一管理、弹性使用,调剂编制105名,设立18个区、街两级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中心,加强环境监管;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殊教育教职工调剂事业编制27名,确保将有限的编制向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民生事业等领域倾斜。□E:FQJ

关键词:机构编制 资源 动能

猜你喜欢

机构编制动能资源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机构编制实名制与档案管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