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8-09-15丁正霞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职护理案例教学法互联网+

丁正霞

摘 要:本文研究目的在于观察“互联网+”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某护理学院110名大一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对“互联网+”案例教学法的接受度得出结论:“互联网+”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高职护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案例教学法;高职护理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指以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在情境中掌握理论、总结规律,并创造性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达到学习者学习、认知技能的要求。事实上,以案例为教学载体的教学方法自古有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研究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互联网+”案例教学法运用在高职护理药理学教学中,改进前人研究的方法,寻求“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模式,为案例教学法在其他课程中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某护理学院大一护生110名,超星学习通软件、微信、QQ、分析软件SPSS 19.0。

2.实验方法

(1)实验分组

选取某护理学院的110名大一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名学生。两组护生的授课教师相同,授课的教材、课时、进度也相同。两组护生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实验过程

①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以PPT和板书组织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按照一般的上课流程复习旧课、探讨新课、小结复习,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第8周对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接受程度进行问卷调查。

②实验组。采用“互联网+”案例教学法,具体方法为: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软件将案例提前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中,以临床案例为导向,引出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及临床一线用药。例如:患者赵某,女,32岁,因发热、胸痛、咳嗽、血痰一周入院。近三个月来低热、午后体温增高、咳嗽。入院检查T:38℃,P:88次/分,R:28次/分,胸部X线平片检查可见双肺纹理增粗,右肺尖有片状阴影,PPD实验强阳性。诊断为肺结核,给予乙胺丁醇、异烟肼治疗。将学生分小组围绕案例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药物选择的依据以及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从而引出相关的教学目标,在讨论中学习重点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禁忌症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相关内容。教师负责引导、记录、组织学生讨论。课后,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QQ、微信等交互性和时效性强的软件工具建立研讨室、语聊室,针对案例进一步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巩固新知识。教学第8周针对护生对该门课程的接受程度进行问卷调查。

3.评价指标

教学第20周进行期末统一考试,满分均为100分,接受程度评价标准:护生对教学方法非常感兴趣为很能接受,护生对教学方法感兴趣为能接受,护生对教学方法不感兴趣为不能接受。接受程度(%)=能接受(%)+很能接受(%)。“互联网+”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成效采用护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接受程度进行比较。

4.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护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录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二、实验结果

1.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理论成绩比较,观察组(66.30±11.62),对照组(60.31±14.44),t=2.299,P=0.019,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两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比较

观察组护生对“互联网+”案例教学法的接受程度优于对照组。X2=44.64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互联网+”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生对药理学课程的接受程度,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三、讨论

在医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又称病例教学,即以典型的临床病例为主线。目前的研究顯示,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的药理学知识有直观的感性认识;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第四,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但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也存在很多问题:第一,讨论仅限于课堂,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讨论仅限于生生与师生,容易脱离临床实际;第二,教师无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案例的讨论,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第三,案例的呈现方式单调。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技术,通过超星学习通软件,优化案例呈现的方式;案例分析的过程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通过QQ、微信,将案例分析延伸到课外,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能力培养,让学生走向前台,发挥主角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决策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其优点在于:第一,突破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使师生、生生、护士与临床医生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第二,突破课堂教学空间限制,有助于学生将课内外学习融为一体;第三,突破教材资源限制,材料信息丰富、真实、内容多元。

然而,“互联网+”案例教学法在本学科中的应用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体现在:第一,案例的选择,为了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在临床医生提供的众多案例中挑选出合适的案例,并设计相应的具有开放性答案的问题,这必将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第二,课堂的控制,“互联网+”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从前台走向幕后。教师在案例分析教学法中,不应该急着去肯定或否定学生的答案,而应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对教师课堂的把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互联网+”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课前对新知识进行自学和预习,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互联网+”案例教学法有利于高职护理药理学的学习。但如何更有效地实施“互联网+”案例教学法,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郑文昭.试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 116-117.

[2]陈静,舒丽芯,陈盛新.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药学实践杂志,2008,26(6):468-469.

[3]夏安周,彭冰,邢淑华.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73-74.

[4]尹晓峰,钱国强,潘胜军,等.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4):80-82.

(责任编辑:庄 源 黄天骏)

猜你喜欢

高职护理案例教学法互联网+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技校企业会计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
“课业”在高职护理专业新生认知教育活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