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思想探析
2018-09-15夏杰长魏丽
夏杰长 魏丽
摘要:交通运输事业是兴国之利器、利国之基石、强国之先导。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交通运输事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交通运输理论、借鉴国内外交通发展史、结合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自身强”与“强国家”为基本内涵的交通强国思想。建设交通强国,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施策: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创新型交通运输业;发展绿色交通体系;抓好安全生产;强化交通运输法治部门建设等。
关键词:交通强国战略思想;交通运输业;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8)02-0005-08
交通顺则百业兴。交通运输事业在一国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以及服务性功能。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建设交通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旨归,对我国交通运输事业进行了系统论述。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中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是新时代赋予交通运输业的历史使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交通运输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时代意义,开创了马克思交通运输理论的新境界。
一、习近平新时代交通强国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
伟大的思想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催化而来的精华,有着独特而深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交通强国思想也不例外,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石、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依据以及扎实的实践基础。
(一)理论基石
马克思交通运输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交通强国思想则是马克思交通运输理论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关于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马克思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能与交通运输革命相提并论的唯有十八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马克思曾经称赞交通运输业为“实业之冠”,认为交通运输业是和现代生产资料相适应的交通联络工具,交通运输业的进步,能绝对地降低商品运输的时间成本,因此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能使开拓世界市场成为可能(马克思,2016)[1]。
习近平交通强国思想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交通运输思想的继承,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交通运输思想的延续。建国之初,我国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极其落后。毛泽东从战略高度上深刻总结了旧中国交通落后、经济萧条、领土四分五裂以及政治七零八落的深痛教训,论述了促进交通发展的重要性。毛泽东就交通与经济、国防、军事、人民生活等方面进行了重要论述。鉴于交通在国家各方面发展中的先导性作用,在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将交通运输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并列,这是对“四个现代化”的最早表述(王戎和郝栋,2010)[2]。西藏在未被和平解放之时,交通基础设施极其薄弱,在面积达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连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毛泽东提出,发展交通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维护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的重要举措。当时党中央、政务院虽然在财政上非常困难,却依然投资大量财力物力,建造康藏、青藏以及昆洛等重要国防公路(海军,1997)[3]。为了巩固国防、开发边疆、发展经济以及增强民族团结,毛泽东着力于交通运输事业,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得新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得以大力推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建设成为全党工作重心。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在设计我国的发展战略时,把能源和交通作為我国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1982年,邓小平曾深刻指出:“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能源、交通是重点,多搞一点铁路、公路、航运,能办很多事情”(邓小平,1993)[4]。因此,邓小平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发展政策与措施,确立了“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有力地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又提出要发展“以综合运输体系为主轴的交通业”,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指明了广阔的前景。自此,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迈入了快车道,蓬勃发展,日新月异。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这是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到“交通强国”建设,还强调要加强水利、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电网、信息、管道、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贯彻大交通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为习近平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历史渊源
回顾世界发展历史,交通运输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均发挥过绝对的先行作用,没有哪个国家不是依靠交通运输这一“利器”而崛起的。如16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凭借先进航海技术发现了“新大陆”之后成为海上强国,17世纪的荷兰凭借先进的造船技术成为享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尤其是19世纪的英美两国,由于发明并推广使用了蒸汽机船、汽车、火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其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经济大国。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远远超过了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所有生产力”。而建立在大工业基础上的资本主义之所以能较之以往迅速地向前发展,是因为它们同时满足了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与由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而引起的世界市场的发现。由此可见,在大国的崛起过程中,先进的交通科技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讲:“一切改善,以交通改善最为有实效”(亚当·斯密,2015)[5]。只有具备先进运输技术和运输保障能力,才能保障国家具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才能保障国家力量对外输送和拓展,助力大国崛起。
交通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这在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中也得到了充分验证。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在交通发展上有两项壮举,分别是修建驰道和统一车轨尺寸。其中,秦始皇大力修建了以都城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而去的驰道,其作用类似于现代高速公路,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生产活动,增强了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时也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政治联系。1973年,毛泽东曾对访华的埃及副总统沙菲称赞秦始皇的历史贡献是: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以及修建宽阔的道路。此外,我国有着辉煌灿烂的海外交通史。唐朝是我国古代海外交通史上灿烂的一页,当时的宰相贾耽曾经记录过两条著名的航路,即“广州通海夷道”与“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反映了当时海外交通的兴盛(陈高华,1996)[6]。宋、元两朝是我国历史上海外交通发展的巅峰时期,那时的我国与阿拉伯是世界上并列的两大海上势力。明初郑和下西洋,更是我国海外交通史上最伟大之壮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①以史为鉴,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习近平新时代交通强国思想,不只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阐释,也汲取和借鉴了中外交通运输发展史中的成功经验和人类先进文明的优秀成果。
(三)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交通运输事业进步迅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辉煌成绩。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已经在很多领域位居世界前位。截至2016年,我国已基本上贯通了“五纵五横”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已初具规模。我国的铁路旅客周转量及货运量、公路客货运量及周转量、快递业务量、高速公路运营里程数以及规模以上港口万吨级泊位数均已居全球首位,民航运输旅客量及货邮周转量已居全球第二。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已占全球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的65%左右,高速铁路旅客周转量已超过全球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总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超过全球总和的1/3。全国99.99%的乡镇和99.94%的建制村已通公路,邮政快遞已实现了乡乡设所、村村通邮。此外,我国的交通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地实现突破,并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行业现代治理能力也实现了大幅度跃升②。以上说明,我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交通大国,已经具备建设交通强国的基本条件与稳固基础。但我国与交通发达国家相比,在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与品质、运输成本控制水平以及服务效率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要成为交通强国仍需在很多领域实现突破。实现跨越,任重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了实现经济强国梦,首要任务便是建设交通强国,尽快拥有一个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而且,全球即将迎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目前,交通运输领域已率先推广并应用了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出共享单车、网约车等新兴业态。此外,无人驾驶等新科技正在被迅速推向市场。而在这些领域中,我国与发达国家基本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些甚至拥有领先优势。这是我国在交通运输方面赶超发达国家的历史性机遇,赢得优势、抓住机遇对我国意义非凡。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交通强国思想既汲取了中外交通运输发展历史中的成功经验,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交通运输业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凝练。
(四)实践基础
纵观习近平在陕西、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工作经历及其进入中央工作后的调研与讲话,交通强国都是习近平一以贯之的关注重点,习近平交通强国思想的形成与其对交通工作的领导及调研密不可分。1969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村任党支书期间,留给村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带领村里人办沼气和修路的事。1988年,习近平到福建宁德工作后,很快便挂钩扶贫福安的坂中畲族乡,在认识到阻碍闽东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在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后,便大力推动公路建设。200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书记的浙江省委作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决策部署,率先推进实施“乡村康庄工程”,进行通乡通村公路建设③。2007年,在上海市政协举行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联动发展专题研讨会”上,习近平就交通一体化提出:“长三角城市群效应的发挥主要在于交通一体化,而区域交通要实现通达,首先在‘通而后才能‘达”。2014年,习近平在访问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的过程中,提出要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此外,在一次次考察、一份份批示以及一次次会议中,农村交通问题一直是习近平非常关心的事情。十八大以来,饱受诟病的农村交通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农村物流网络建设、交通扶贫精准化水平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广大农民群众从农村交通的进步中受益良多。因此,交通强国思想是习近平从几十年艰苦磨砺及从政历练中积累而来的,更是在多领域、多层级的领导岗位上关于交通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不仅释放出深沉的“地气”,而且迸发出旺盛的理论生命力和实践引导力。
二、习近平新时代交通强国思想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交通强国思想包括两层重要的涵义:一是交通运输综合实力能在世界位居前列,即“自身强”;二是交通运输事业能够高效支撑强国建设,即“强国家”。
(一)“自身强”
放眼世界,美国是名下无虚的交通强国,不管是交通运输业的自身发展情况,还是在其对国家战略的支撑能力上,美国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在某些领域可称之为强国,如德国的多式联运与物流领域,日本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枢纽以及现代物流等,新加坡的城市交通,瑞典的交通安全以及欧盟国家的绿色低碳交通等。我国现在虽然已经是交通大国,但是大而不强,就交通建设本身而言,与以上这些交通强国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人均交通基础设施数量不高,高品质的交通基础设施较为缺乏,特别是贫困地区还未拥有较为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综合运输水平差距较大,美国多式联运承担的货运量占全国总货运量的10%左右,而我国仅为2.91%。物流成本有待降低,2016年我国物流业成本高达11.1万亿元,占GDP的14.9%,远远高于美国④。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不高,公共交通的换乘效率、支付手段以及信息服务均有待改进。此外,在科技和装备水平、安全生产、行业与国际治理能力等方面也有待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同样,建设交通强国不能只停留在“量”的层面,而是要实现“质”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对交通运输工作的最新指示可概括为“七个重点”与“四项要求”。“七个重点”包括把握好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时期、建设好“四好农村路”、加强物流业“降本增效”、积极服务国家“三大战略”、创新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弘扬“两路”精神以及加强党的建设。“四项要求”包括把握机遇与加快发展、真抓实干与久久为功、组织创新与管理创新、找准位置与履职尽责⑤。
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我们应在习近平关于交通强国的理论指导下,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全方位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技术研发以及服务供给等方面拥有全球领先的硬实力,而且也要拥有一支与交通强国相匹配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交通运输企业、一个协同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場体系、健全的行业现代治理体系、世界先进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对外开放体系。各种运输方式取长补短,充分发挥组合效率,加快建成安全、经济、高效、便捷、绿色、智慧、可持续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率先实现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
(二)“强国家”
交通强国建设,不仅要立足于交通,也要跳出交通。习近平明确指出,“十三五”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要抓住这一时期,加快发展,不辱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更大的作用。交通强国,既要自身强,也要强国家。强国家就是指交通运输事业不仅能够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还要引领国家快速发展,可以高效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具有一定的设施供给能力、运输保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现代治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以支撑我国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使得交通运输事业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杨传堂,2017)[7]。
强国家,意味着交通运输事业肩负着发展国民经济的使命。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坚实支撑与有力保障。习近平指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要想富,先修路不过时”,“把交通一体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等。这些重要论述既总结了经济发展的深刻规律,也高度概括了交通运输事业在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的功能地位。强国建设,交通先行,这是党和人民在新时代赋予交通运输事业的历史新定位。
强国家,意味着交通运输肩负着建设活力社会和美好生活的使命。“欢欣交通而天下治”。交通发达了,不仅可以吸引来资本,而且还将吸引来人才、科技、知识、医疗以及教育等各类社会资源。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发展交通运输将促进要素资源流动,利于社会分工与市场经济建设,有助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提高人均收入,给社会带来发展活力。而且,发展交通运输将有利于扶贫脱贫、消除封闭,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让贫困人群和贫困区域同全国一起步入小康社会。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是新时代下党和人民赋予交通运输的新职责。
强国家,意味着交通强国肩负着政治建设的使命。一个强大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将有力地保障大陆与港澳台之间的联系,增强大陆对港澳台的影响力。我国在南沙群岛填海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标志着我国对南沙群岛主权的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共同打造的“六大经济走廊”与“海上运输大通道”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影响力。因此,交通运输是我国政治建设的必备基石。
强国家,意味着交通强国肩负着国防建设的使命。习近平指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便是军民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先行领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行”依赖于交通运输。国防交通运输是军队提高机动能力与远程投送能力的根本前提与重要保障,有力支撑着国防和军队建设,进一步促进国防交通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融合,加快促进国防交通运输提质增量,进一步保障国防建设。
三、以习近平新时代交通强国思想指引交通强国建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习近平新时代交通强国思想不仅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愿景,也为我们建设交通强国指明了方向。我们如何在习近平新时代交通强国思想引领下实现伟大的交通强国梦想呢?
(一)持续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事业的核心工作。习近平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交通运输大有可为”,“在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都要有所作为”,“特别是要把简政放权、提高效率放到重要的位置上”。习近平的这些重要论述,一方面说明了交通运输作为社会大生产中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其供给侧的深化改革与物流业的降本提质对我国整体供给系统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指明了交通运输领域的核心工作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设交通强国,必须解决我国交通运输业“结构不优、大而不强”的结构性问题。“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论述,为新时代下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信号,也为交通运输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上指明了方向。首先,抓紧布局立体互联的综合交通体系,加速打造高效率的普通干线网、高品质的快速交通网以及覆盖广的基础服务网。其次,推动交通运输服务提质升级,依靠市场和科技的力量,促进体制机制与标准技术的创新,建立便捷、清洁、高效以及多元化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再次,要加强行业治理能力,明确综合交通运输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促进投融资领域的深化改革,优化智能决策和监管系统,增强在国际标准与规则的制定过程中的影响力,从而为世界提供更佳的“中国交通治理方案”。最后,还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改革中的作用,加快推广应用互联网、自动驾驶以及新能源等新技术,引领交通运输由传统产业转变为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的现代服务业。
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深化关键领域的改革攻坚。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世界科技与信息资源,促进我国交通运输在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规范高效”的投融资新机制,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落地提供保障。着力建设信用体系,构建以信用为导向的现代市场监督模式。此外,还要推进行政审批与执法、公路管理体制、邮轮运输与区域港口资源整合、中俄界河航运管理体制、港口价格形成机制、出租车管理、车辆维修以及驾驶员培训等重点领域的改革。
(二)坚决打好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
扶贫攻坚,交通先行。交通基础设施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条件。Lewis(1954,1979)[8][9]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认为,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然而,劳动转移成本不可能为零这一现实使得交通运输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保障。2014年,习近平在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报告上强调:“交通基础设施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关注农村公路的建设情况,并且提出了“四好”农村路标准,即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2017年,习近平进一步作出指示:“近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⑦。建设交通强国,必须首先做好交通扶贫工作。加快农村骨干公路通外联内,保障农村公路的安全建设与运营,促进农村公路运输服务品质的提升,打造以“交通+特色产业”扶贫为主的特色致富路。2013年,习近平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因此,交通扶贫,同样需要聚焦精准发力,要精准识别交通贫困区域,精确贫困地区交通需求,精确交通建设质量。
(三)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交通运输应积极服务“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三大战略”,当好区域协同发展的先行官,做好战略支撑。习近平指出互联互通是贯穿“一带一路”的血脉。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要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强调应加强道路联通,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上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在印尼国会演讲时提出要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表示我国愿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实现互联互通,要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我国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冶金、建材等领域的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着重强调了交通的重要性,他要求:“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⑧而在大力推进“三大战略”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重点应是突破以下五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包括在恶劣自然条件下建设重大工程、深远海交通通道建设与应急保障、综合运输智能管控与协同运行、交通大气污染防控、长江黄金水道运输能力等。
在交通运输服务国家战略的过程中,还要贯彻实施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区域差异化发展政策。东部地区要引领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建设;中部地区要着力于紧密连接东西、高度畅通南北的通道能力建设;西部地区要尽快补足交通短板,改善偏远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要着力于出关通道运输水平和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品质的提高。此外,要注意统筹与协调“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促进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分工合作與联动发展。
(四)加快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交通强国建设,要促进各种交通方式的互动合作,创新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习近平指出:“综合交通运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体制机制上、方式方法上、工作措施上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各种运输方式都要融合发展”,“平衡各种运输方式”,“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等(交通运输部党组,2017)[10]。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发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到新阶段的迫切需要,保障着我国供给侧的深化改革,更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关键领域。这些论述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供了明确目标和方法论。发展目标就是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方法论上,一是要重点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即“保持各种交通方式的平衡”和“各种交通方式的联动发展”,让各种交通方式的比较优势与组合效率得以充分施展;二是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交通基础设施“陆、海、空、网”四位一体联通;三是加快研发规划与自动驾驶、新能源等技术相对应的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四是抓紧促成综合交通“一张网”,以运输大通道为主干线,以枢纽为重要节点,加速实现品质高、效率高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化格局;五是加快优化提升交通系统运营运行效率与质量,做好已有交通基础设施设备的监管与维护;六是加快解决综合交通运输在智能化管控、特殊重大工程建设以及交通通道能力提高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
(五)加快建设创新型交通运输行业
习近平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没有强大的科技,‘两个翻番、‘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难以顺利达成,中国梦这篇大文章难以顺利写下去,我们也难以从大国走向强国”⑨。科技创新在建设交通强国的过程中同样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交通强国,关键在于建设交通科技强国。十九大报告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部分提出建设交通强国,一方面表明了建设交通强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领域,是实现强国梦的先行官和战略保障,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在我国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历史性转变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即建设交通强国应把科技创新放在关键位置。目前,与世界交通强国相比,我国在主要运输装备设备及核心技术研发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技术原始创新能力较弱,新技术应用较为滞后。建设创新型交通运输行业,我国应以世界先进技术为导向,对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水平、信息化建设、安全应急保障、节能环保水平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等六大重点方向存在的关键技术瓶颈进行一一攻破;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建设“智慧交通”为核心,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交通运输业的有机整合;促进人才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提升交通运输创新能力;完善交通运输科技服务体系,包括科技咨询、成果的转移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信息以及科学普及等服务;依靠新一代技术推进管理创新,显著提高交通运输决策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促进科技体制机制的深入改革,着力转变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加强市场的引导作用,优化创新环境(中共交通运输部党组,2016)[11]。
(六)加快推进绿色交通发展
2013年,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表示:“我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提出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对交通强国、绿色出行、污染防治攻坚战、国土绿化行动、构建生态廊道等进行了明确部署。发展绿色交通是建设交通强国的内在要求与基本特征。我们要紧紧围绕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要优先发展绿色交通,提高绿色交通分担率。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大范围地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通道岸线的用地效率。促进高效清洁设备的升级,促进运输设备的精细化与规范化,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车船。促进生态保护,加强交通廊道的绿化工作,积极对交通基础设施生态进行修复。加强交通运输的污染防治工作,完善营运货车污染处理措施,加大船舶和港口的污染防治力度。促进绿色出行,进一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抓紧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并积极进行绿色出行宣传与科普教育。促进组织创新,着力物流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效的现代运输组织方式与模式的推广应用,优化城市配送模式(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2018)[12]。
(七)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
习近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⑩。交通强国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既应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更应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生产视为最基本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指出:“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扎实做好公共安全工作,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輥?輯?訛。交通运输业领域广、战线长、危险因素多,安全工作既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根本保障。我们应谨遵安全生产理念,加快实现对一些关键技术的攻克,如路网实况监测、防灾减灾及应急处理、枢纽安全保障、恶劣气象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系统、水上搜救、溢油回收材料及装备等。构建交通运输安全发展体系与长效机制,完善安全生产与监督管理各项相关制度与机制。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应急处置能力。
(八)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习近平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輥?輰?訛。建设交通运输法制政府部门,是建设强国交通的根本保障。建设交通强国,应尽快优化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和立法体制机制,健全相关行业法律法规,提升立法效率与质量。大力推进建设高效的交通运输法治实施体系,坚持权责法定,加快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用权力的“减法”换来行政效率的“乘法”,加快综合交通运输执法改革。着力构建法治监督体系,进一步促进政务公开,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加强责任追究力度。完善交通运输法治保障体系,规范基础管理制度,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基层执法站所的标准化建设,提高执法效率及规范性,促进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执法。
加快交通强国建设,是新时代之需,转型发展之急;是家国社稷之需,人民百姓之急。站在世界交通大国的历史新起点上,应紧紧围绕习近平的交通强国思想,进一步落实习近平对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指示批示,奋力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
注释:
①习近平:“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905/c1001-27545834.html。
②“交通运输部:奋力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7-10/18/content_5232641.htm。
③“这条‘路,习近平关心了40多年”,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2/28/c_1122181354.htm。
④“補上短板,迈向交通强国”,中国网http://ydyl.china.com.cn/2017-12/11/content_41980725.htm。
⑤“杨传堂:紧抓交通运输黄金期 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6/1226/c1004-28977601.html。
⑥“习近平:向军民融合发展重点领域聚焦用力 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7-09/22/c_1121709942.htm。
⑦“习近平: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2/25/c_1122163325.htm。
⑧“习近平为‘城市病开良方”,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5/1224/c1001-27973347.html。
⑨“习近平: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0610/c1003-25128050.html。
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03/c_129200923.htm。
?輥?輯?訛“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30/c_
1115459659.htm。
?輥?輰?訛“习近平谈依法治国”,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817/c49150-28642089.html。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徐靖喻,译.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356-357.
[2]王戎,郝栋.毛泽东新中国交通建设思想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27(3):41-45.
[3]海军.努力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交通建设的基本思想[J].综合运输,1997(4):4-5.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7.
[5]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43.
[6]陈高华.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历史研究,1996(1):110-124.
[7]杨传堂.交通强国:新使命 新起点[J].中国公路,2017(21):22-23.
[8]Lewis W 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J].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 Social Studies,1954,22(2):139-191.
[9]Lewis W A. The Dual Economy Revisited[J]. Manchester School,1979,47(3):211-229.
[10]中共交通运输部党组.奋力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J].中国水运,2017(10):6-7.
[11]中共交通运输部党组.科技创新助力交通强国建设[J].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6(4):92-105.
[12]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推进绿色交通发展 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的解读[J].人民交通,2018(1):40-43.
An analysis on Xi Jinping's Strategic Thinking of Transportation Power in the New Era
Xia Jiechang1, Wei Li2
(1.Institute of Financial Strate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028,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The transportation is the weapon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e cornerstone of national interests and the forerunner of national strength.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s its core, ha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transportation. In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Marxism theory of transportatio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for reference, and combining with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secretary, th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ut forward "strong ourself" and "strong country" a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traffic power thought. Building a strong transport power is a major systematic project that requires multiple measures, including deepening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supply side of transport, deepening the tough fight against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transport, serv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jor national strategies, building a moder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creating the innovativ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developing a green transport system, ensuring safe produc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building of law-based departments for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power strategic thought, transportation, theoretical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