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2018-09-14谢爱良解东刘忠秀
谢爱良 解东 刘忠秀
摘要:临沂市作为沂蒙红色旅游的主要分布区,红色旅游取得长足发展。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的理论总结。在分析临沂市红色旅游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模式——主题+双轮驱动模式。然后从弘扬沂蒙精神、以民为本、政府有为、市场配置、统筹发展等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表征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红色旅游;模式;沂蒙精神;临沂市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12-0134-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12.034
Abstract: Red tourism in Linyi City has made great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distribution area of Yimeng red tourism.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there was no theoretical summary specifical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red tourism in Linyi city. Based on analyzing the basic situation of red tourism in Linyi city,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red tourism in Linyi city,which was defined as the Driven Model by Subject and Two Wheel,was summarized. Then the model was characterized and analyzed from aspects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Yimeng,focusing on the human beings,having the promising government,allocating resources through the market,and making an overall development. Finally,some countermeasures ab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in Linyi city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red tourism; model; the spirit of Yimeng; Linyi city
自2004年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来,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迅速,红色旅游教育成效明显,带动区域经济稳步提升。在此发展基础上,红色旅游研究渐成热点,学术界主要对区域红色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理论研究,以“红色旅游”、“模式”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将主要红色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总结(表1)。
由表1可知,这些旅游发展模式主要立足红色旅游资源,联合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营销以及区域联动等,缺少针对整个区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总结提炼,对区域红色旅游整体发展模式涉及较少。
也有部分学者关注沂蒙革命老区、临沂市的红色旅游发展。主要集中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26,27]、发展对策[28]、融合发展[29]、产品设计[30]、品牌塑造[31]、市场营销[32]等方面,但对临沂市、沂蒙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的整体梳理不够,缺少对该地区红色发展模式的总结。
临沂市作为全国8个重点红色旅游城市之一,充分发挥老区政治品牌优势,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强化措施,加强宣传,注重融合,突出特色,形成了效果明显、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发展临沂模式。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总结,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其红色旅游发展水平,也为其他类似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1 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1.1 红色旅游品牌已形成
“沂蒙精神”深刻诠释了和谐的干群关系,为临沂市红色旅游烙上“亲情沂蒙·绿色家园”的品牌特质。红色旅游与群众路线教育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红色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相得益彰,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山东红色旅游的核心区。
1.2 红色旅游发展格局铺开
以沂蒙精神为核心文化内涵,以沂蒙亲情为地域特色,以红色沂蒙为品牌形象,以绿色沂蒙为产品支撑,在“绿色沂蒙、红色风情”主题架构下,提出了“一心三线七区”的红色旅游发展空间格局。
1.3 红色产品谱系不断完善
以“亲情沂蒙·绿色家园”为主题,以临沂红色旅游为主打产品,捆绑推介了包括绿色沂蒙、文韬武略、地质奇观、温泉养生、水城商都等板块的旅游产品。进一步发挥好“沂蒙”、“红嫂”等红色品牌的影响力,加大红色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推出一批能够辐射全国的精品线路产品。
1.4 红色旅游规模效益逐步彰显
近年来,临沂市红色旅游渐成规模效应,成为拉动临沂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新亮点。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2016年,临沂市接待游客、消费总额分别突破6 100万人次、630亿元,同比增长9.1%和14.1%;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超过15%和30%,对财税贡献率超过10%。
1.5 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临沂市注重红色旅游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乡村休闲等各类旅游的融合发展,培育形成了一批红色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和线路,进一步满足了多样化的旅游市场需求。
2 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模式
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并且与其他色彩旅游资源组合状况良好,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坚持以沂蒙精神为根,以家国情怀为魂,把握机遇,大胆创新,淳朴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沂蒙特色的红色旅游发展之路。
根据实际调研分析,将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概括为主题+双轮驱动模式(Subject and double drive model),简称为S&D;模式(图1)。通过对区域红色旅游资源分析,从中提炼出该区域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形成发展主题,由市场诱致性与政府强制性结合,整合区域内其他相关旅游资源,统筹发展,从而达到预期的红色发展目标,具有民间内生力与政府外生力的发展双动力。
具体到实际中,主题+双轮驱动模式应用到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可表述为:弘扬沂蒙精神,彰显家国情怀,以民为本,政府有为,市场配置,统筹发展(图2)。目标是打造国内一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本研究通过梳理临沂市的传统文化内涵,结合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主要的红色旅游资源遗迹,认为沂蒙精神是可以用来统领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的主题。沂蒙精神的核心理念是家国情怀。弘扬沂蒙精神,展现沂蒙革命老区的风采,并在弘扬沂蒙精神过程中教育人。政府要从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型,从监管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型,从行业管理到产业协调转型,建立健全红色旅游产业宏观调控体系,为旅游业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及时、有力、高效的行政指导;进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旅游要素发展产业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具体表述为“政府有为,市场配置”。以重点项目為抓手,坚持红绿结合、商文旅结合,整合资源,拓宽领域,积极推进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有机融合,与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在此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以民为本。不靠天,不靠地,沂蒙人民自己寻求发展,体现老区本色——淳朴。
3 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的具体表征
3.1 临沂模式是弘扬沂蒙精神的具体表现
沂蒙精神是临沂模式发展的灵魂和推动力。在长期血与火的战争洗礼中,党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血肉相连,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沂蒙红色文化蕴含着极高的精神文化价值、旅游开发价值,其核心内涵在于浓郁的家国情怀(图3)。
临沂模式在弘扬与发展沂蒙精神过程中所展现的平民情结和普通劳动者的使命意识,打通了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内在精神联系,与时俱进地唱响了时代精神主旋律,表现了家国一体、情义无价的传统文化。临沂市红色旅游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反映出中国非常强的传统文化特征,这跟沂蒙精神的定位非常契合,表现了对沂蒙人民家庭的孝,对国家的忠。
沂蒙精神集中体现了沂蒙人民在不同时期的精神风貌,构成了沂蒙山区红色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内涵。沂蒙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乐于奉献,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生态风景线,是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旅游资源。临沂模式的灵魂在于沂蒙精神。弘扬沂蒙精神,必须借助红色旅游发展的临沂模式来进行宣传。临沂模式必须以沂蒙精神为中心,挖掘沂蒙精神的文化内涵,可以提升沂蒙红色旅游的内涵,使其更加具有号召力,从而促进沂蒙山区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沂蒙精神是临沂模式的推动力,实现临沂红色旅游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任务繁重而艰巨。根本在于大力弘扬沂蒙精神,进一步巩固发展干群团结、拼搏实干的良好局面,凝聚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临沂市牢牢把握沂蒙精神的本质和内涵,用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
坚持把握主线,教育为本。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其本质是党同人民的血肉相连、鱼水相依,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坚持以弘扬沂蒙精神为主线,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沂蒙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3.2 临沂模式是以民为本的主要体现
以民为本既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出发点也是其追求的目标(图4)。科学发展观重在以民为本。发展是为了人民群众,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科学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就要以民为本。在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以民为本,就要做到亲民、友民、富民、爱民。
亲民践行群众路线。面对党政军企工作人员、教师、学生等消费群体,临沂市围绕沂蒙精神展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打造旅游项目核心吸引力,着力开发红色文化为主的旅游产品,增强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动性、新鲜性以及教育的深刻性;同时避免红色旅游产品类型单一,通过对绿色旅游产品——丰富的民间文化景点的开发,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的旅游综合体。
友民体现鱼水情深。《我为亲人熬鸡汤》的歌曲唱出了革命战争时期沂蒙根据地党群之间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八百里沂蒙再谱党群干群血肉相连、鱼水情深新篇章,催生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成为新时期凝魂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让沂蒙精神的人民性得以传承,构筑起新时期水乳交融、不分彼此的党群新关系,不仅仅是一种认识、一种导向,更是一种实践。
富民强化经济发展。旅游开发既是资金流,也是信息流;不但能够拉动投资建设,而且能够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意识,拓宽他们的致富途径。
爱民强调生态文明。临沂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生态市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美丽临沂”、“绿色沂蒙”建设,让临沂“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使人民群众生活更舒适、更幸福。
3.3 政府有为,推动红色旅游发展
政府主导主要是依据红色旅游自身的特点,在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照角色定位(图5),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积极引导和规范红色旅游市场行为。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核心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理清、理顺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关系,使政府、行业和企业各司其责、协调运行,形成政府宏观调控、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和服务、企业自主经营的新体制格局。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推动作用,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红色旅游发展活力。
3.4 市场配置,整合创新
加快培育旅游市场经营主体,做精、做大、做强旅游企业。必须打破行业、地区壁垒,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经营旅游产业。进一步推动国有旅游企业的改制转型,推动旅游企业面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遵循旅游市场规律推动与培育旅游企业集团,促进旅游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发展。
整合资源打造精品,加强红色旅游项目建设。一是“红、绿、古、俗”相结合,以红色旅游为魂,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为形,既突出红色主题,又跳出红色局限,增加绿色、古色、民俗的内容,并注重与党性教育相结合,使沂蒙红色旅游主题更加鲜明,特色更加突出,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二是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和艺术手段,对红色旅游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包装,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增强红色旅游展示的现场效果和表现张力,达到展示的情境化、艺术化、人性化,提高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三是打造重点龙头红色旅游园区,整合包装“大孟良崮”,实行跨县统一开发模式,在总体开发上明确树立“打战争牌、唱和平戏,打红色牌、唱绿色戏,打观光牌、唱休闲戏”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孟良崮和沂蒙抗日红色旅游园区,嵌入沂蒙红色旅游主线,形成地域形象突出、文化内涵丰富、品牌特色明显的红色经典旅游区,成为沂蒙红色旅游格局中的亮点与核心。
转变观念,创新营销,大力开拓红色旅游市场。一是确立统一的红色旅游品牌形象。集中打造“沂蒙山”红色旅游品牌,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具有沂蒙特色的文化符號。二是创新宣传营销方式。重视营销渠道建设,创新宣传手段,综合运用如微博、微信、互联网、旅游卡、影视动漫等新媒介。三是举办宣传推介活动。积极举办各类大型节庆活专题活动,形成浓厚的红色旅游氛围。
3.5 统筹发展
深入挖掘,整合要素,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一是研发红色旅游商品,聘请专家对沂蒙红色旅游商品进行总体策划,推出具有沂蒙特色的系列红色旅游商品。二是发展红色演艺产业,对《蒙山沂水》大型水上实景文艺演出进行重新包装策划,增强演出的震撼力和冲击力,成为接待旅游团队的固定节目,做到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三是做好延伸产业开发。结合临沂市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在恢复历史文化街区时注重对沂蒙红色文化的展示,增加红色文化主题酒店、特色餐饮、商品展示等内容。
“红-红”联手,强化互动,加强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旅游资源的合作,在强化旅游产品、旅游品牌、旅游客源、旅游资本、旅游管理、旅游人才等几个方面下功夫,努力形成区域资源共享、客源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红色旅游区域合作的新格局。以临沂市为中心,联合省内枣庄、莱芜、潍坊、日照等市成立沂蒙山红色旅游区域协作联合体,共同设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共同打造“沂蒙山”旅游品牌,加强与徐州、连云港等地区的合作,以淮海战役为主线,开辟淮海战役区域旅游合作,共同设计精品线路;开展“淮海战役支前游”等主题活动,实现区域互动,合作双赢,共同推介红色旅游资源,力争将“沂蒙山”旅游品牌培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品牌。
4 促进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的策略
红色旅游发展由单个景区景点向旅游园区阶段转变,由红色旅游引领向全域旅游阶段转变,由旅游阵地向传统教育阵地转变。临沂市未来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三方面,即政府支持、市场推动和社区参与。
4.1 党性教育基地化
进一步加大党性教育基地的规划建设。聘请知名专家高标准编制《沂蒙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发展规划》,完善基地的空间布局、丰富基地的培训内容、提升基地的展示水平、改善基地的配套设施、加强各教学点间的道路交通建设。加强旅游部门和基地的对接。临沂旅游行业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基地对临沂红色旅游的带动作用,积极与组织部门对接,主动加强对党性教育学员的联系和服务,开发党性教育衍生旅游产品,延长学员在临沂的滞留时间,丰富学员在临沂的培训内容,挖掘来自全国各地参加培训学员背后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发挥红色旅游带动作用,真正做到红绿结合、以红带绿,全面促进临沂旅游业的发展。围绕沂蒙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打造旅游项目核心吸引力;着力开发红色文化为主的旅游产品,增强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动性、新鲜性以及教育的深刻性,避免红色旅游产品过分单一。
4.2 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园区化
红色旅游园区有利于整合区域红色资源,理顺运营管理体制,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临沂市要积极引导红色旅游向园区化发展,重点建设孟良崮战役纪念地园区和沂蒙抗日红色旅游园区,将两大园区嵌入沂蒙红色旅游主线,形成地域形象突出、文化内涵丰富、品牌特色明显的红色经典旅游园区,成为沂蒙红色旅游格局中的亮点与核心,力争打造山东省首个红色5A级旅游景区。
同时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对红色旅游景区的软硬件设施的综合建设。各级政府应当加快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硬件设施建设,重点支持红色旅游景区搞好交通、水电、通讯、安全、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红色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档次,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的心理需求,让旅游者在轻松与严肃相结合的旅游环境中接受革命精神的教育,更深刻体会沂蒙红色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红色旅游的社会效益。
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完善提升相关红色旅游网站的服务功能,加大旅游信息采集,完成县级红色旅游资讯网和手机网站建设。引导各地在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以及重点旅游景区、3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开通免费的无线网络。
4.3 红色旅游教育研学化
山东省人民政府提出以临沂、枣庄以及胶东地区为中心,打造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教育和旅游部门也制定了山东省研学旅行教育实践基地规范标准,每年挂牌一批适合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这为临沂市红色旅游教育研学化,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旅游研学高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牢牢把握红色旅游的本质要求,强化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把红色旅游变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群众路线教育的生动课堂,拓展红色旅游发展平台。
4.4 临沂市红色旅游讲解故事化
临沂市非常重视革命纪念地、遗址的保护,把70余处党政军机关旧址、战场遗址、红色纪念建筑等加以梳理,以临沂为中心,依托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建设沂蒙革命历史纪念馆,内设沂蒙精神展馆,整合红嫂广场、滨河红色雕塑群等资源,形成临沂市红色文化聚集区中心。
在临沂市,有关红色文化的雕塑、照片、实物随处可见。沂蒙六姐妹拥军支前,红嫂乳汁救伤员,王换于倾其所有抚养革命后代……这些口口相传的故事,通过不断的搜集、整理和保护,使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变得更直观、更亲近。红色旅游故事化不仅让游客体会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更渗透到产业之中,产生强大的内生力量和持久活力。
临沂市要进一步注重红色文化“无形载体”的建设力度,力推精品力作,使红色文化覆盖更大的时空范围。沂蒙精神在文化作品中得到了艺术的诠释和弘扬,沂蒙文化也因此得到传承和创新。随着更多文艺精品的相继问世,红色文化的内涵会不断拓展。
4.5 临沂市红色旅游国际化
发展红色旅游还应当强化国际视野,让临沂的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走向世界,吸引更多海外客源。
临沂市红色旅游呈现的既有当地的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等旅游元素,又是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是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时期不断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对众多海外游客来讲,它更具审美上的“陌生化”,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和市场开发潜力。更重要的是,沂蒙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成果的一部分,红色旅游走向世界,对于向国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声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红色旅游在景区的发展和产品的打造中,不仅要考虑国内游客,也应重视海外游客。
参考文献:
[1] 张彬彬.都市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发——以上海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2):35-37.
[2] 尹晓颖,朱 竑,甘萌雨.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5,20(2):34-37.
[3] 毕 剑.红色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2006(8):229-231.
[4] 谢 婷,钟林生,黄丽玲.红色旅游的拓展开发模式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6(5):49-51.
[5] 黎明辉,刘锦云,龚勇华.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7(5X):201-201.
[6] 廖军华.论红色旅游开发模式[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53-55.
[7] 刘辛田,盛正发.体验型开发: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选向[J].商业研究,2010(1):176-178.
[8] 黄细嘉,邹晓瑛.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互动型红色旅游区的构建
——以江西南昌地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0(2):213-218.
[9] 高 科,刘海洋.吉林省红色旅游共生发展模式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9):858-860.
[10] 刘海洋,明 镜.吉林省红色旅游开发模式探讨及相关建议[J].东北史地,2012(6):54-57.
[11] 龙 婷,龚 云.南昌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新模式构建[J].企业经济,2012(9):145-147.
[12] 陈丽军,邓高燕,汪季石.黄冈市红色旅游联动开发的模式选择[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235-238.
[13] 兰 琳.多色资源视域下的宁乡县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探析[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3(2):24-27.
[14] 魏震铭.红色旅游开发的“旅游体验模式”研究——以辽宁红色旅游开发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3(21):17-19.
[15] 林 莉.混合模式红色旅游助推革命老区发展浅谈——以旺苍红军城为例[J].旅游纵览月刊,2013(7):284-285.
[16] 范 力,焦世泰,韦复生.左右江紅色旅游区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11):170-177.
[17] 阎友兵,殷建立.红色旅游发展的时空分异及其发展模式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30(1):119-126.
[18] 和 冰.韶山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月刊,2014(5):198.
[19] 朱忠芳.基于SWOT分析的赣南苏区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J].江西科学,2015,33(5):770-772.
[20] 文瑚霞.基于共生理论的江西省萍乡市红色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江苏商论,2015(30):46-47.
[21] 黄静波,李 纯.湘粤赣边界区域红色旅游协同发展模式[J].经济地理,2015,35(12):203-208.
[22] 朱东国,熊 鹏.社区参与视角的红色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互动模式研究——以韶山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32(2):125-131.
[23] 陈雪娇.武陵山区红色旅游与休闲旅游组合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7):102+104.
[24] 戴吴栋,唐亚丽,娄在凤.浙西南山区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新模式构建——以平阳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7(1):97-100.
[25] 张 慧.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老区建设,2017(4):54-56.
[26] 左兴俊,张永胜.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9):145-147.
[27] 石运礼.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5):124-125.
[28] 丰成红.临沂红色旅游发展对策分析[J].旅游纵览月刊,2014(3):190-191.
[29] 支富增.深挖资源 融合发展——打造临沂全国红色旅游高地[J].中国产经,2014(4):94-96.
[30] 朱孔山.区域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与开发——以临沂市为例[J].商业研究,2007(8):130-132.
[31] 张永胜,左兴俊.临沂市红色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J].经济论坛,2011(4):150-152.
[32] 左兴俊,张永胜.创新临沂红色文化,提高红色旅游美誉度[J].中国城市经济,2010(7):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