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018-09-14孙铖
孙铖
【摘 要】 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是认知体系、价值观与审美观逐步形成的启蒙时期。长期以来,由于文化课在整体教学中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比重,各个学校缺乏对美术课程的重视,导致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敷衍了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不断降低。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贯彻,使得美术教学得到了重视,提升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成为教学中的主要目标。为此,本文从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几点适用于当前美术教学的建议,竭诚希望美术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能有所提高,进而提高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 美术教学;动手能力;美术作品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美术教学越来越得到了各个学校和家长们的一致认可与重视,其中,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被提上了“关键”日程。因此,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成为美术课程的最主要部分,新颖独特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而帮助他们提高动手能力。为了学生的发展,也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素质教育的目标,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一、欣赏优秀美术作品
在孩子们真正领会美术创作之前,对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中也包括带领孩子们适当地参加一些美术展,虽然在小孩子的认知世界里,大师们的艺术作品也许太过抽象、写意,但是孩子们可以以自己的视角去欣赏、去感受,也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陶冶情操。事实上,根据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儿童拥有着欣赏作品的某些潜力。他们能够安静地、全神贯注地观察作品,并对作品做出简单的描述。而且孩子眼中看到的、理解到的作品与大人眼中的是不一样的,孩子们主要依靠知觉进行感知,对局部的细节观察得甚为仔细,对非具象的图画往往从具象的角度加以猜测。
虽然孩子们眼中的事物与大人们眼中的事物有时候是“大相径庭”的,但是观察优秀的美术作品有助于他们形象思维的提升,也能够激活孩子潜在的艺术灵性,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解放孩子表达与表现的天性。在这种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让孩子们从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这就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绘画。
二、增加课堂趣味性
对于天真烂漫的小孩子来说,活泼有趣的课堂能够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带着好奇走进课堂能够更加专注,那么上课的质量与效率也是显而易见的了。比如在学习“色彩斑斓的花朵”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投影仪上为同学们展示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花儿,一方面加深孩子们对花朵的认知,也能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花朵的“雏形”。同时,教师可以与同学们共同协作在教室中精心布置一些漂亮的花朵的海报、手工制品等等,营造出“花的世界”的氛围。充满“童趣”的课堂能够让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促使每一个同学都融入到课堂当中。
其次,在课堂中,老师在引导同学们“创作”之前可以给孩子们设定一两个关键词语,比如“烟花”这个词,让孩子们围绕这个词,说出烟花在自己脑海中的形象,把自己联想到的与烟花相关的事物都能描述出来,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并且孩子们在没有任何提示,没有任何参照物的前提下,画出自己脑海中“烟花”的形象,让孩子在“想象”的世界中进行自由创作与发挥。
三、进行户外活动教学
户外美术教学也是一种非常值得提倡与践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首先在户外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没有了课堂那种相对封闭的感觉,给孩子们的感觉是这不是一堂课,而更像是一个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出去郊游的好时光。户外教学活动的优势也就在于此,在户外,同学们少了些拘谨与端正,多了些活泼、烂漫与兴奋,孩子们这样的状态更有利于户外教学的有效进行。
比如在春季的时候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春游,让孩子们各自从家带一些桌布,帽子、水果、面包之类的食物,在游玩的途中,引导孩子们自己静下心来悉心观察周围树木、花花草草、石头等事物,观察树叶的形状、花朵的结构以及石头的纹路等等,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的同时,也会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形成这些事物的基本印象。同时也可以将画板带到户外,一边观察实物一边进行户外写生,在一个相对开放与自由的環境下,更有利于孩子们进行“无限遐想”与“天马行空”,让孩子们体会“原创”的乐趣。
四、开设手工课程,培养动手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课程中,手工制作的部分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虽然没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他们都有着比较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通过营造良好的动手操作氛围,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老师也可以留给学生们充足的创作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
比如在进行《奇妙的动物世界》手工课堂之际,老师可以鼓励孩子们运用各式各样的材料进行创作,学生可以选用废纸条、泥巴、塑料袋等等物品动手制作“小动物”,制作出不同“质感”,不同“色彩”的小动物来,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原来生活中那么多没有用处的物品居然也可以被他们“废物利用”,制作成一件件可爱的“艺术品”。
除此之外,小学生们受到表扬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老师通过对一些有创意、有新意的学生的优秀手工作品进行讲解与称赞,不仅可以激发其他同学也暗自下决心做到最好,有了主动学习的动力与热情,而且在创作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艺术灵感和艺术潜力,也会有完成作品之后的满满的成就感。
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艺术灵感与素质的重要时期,也很受小学生们的喜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尊重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潜能与艺术知觉,鼓励孩子们展开自由、充分的想象、再造和创造。通过欣赏优秀美术画作,开设手工课程、户外教学等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与创作能力,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也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掘孩子们所擅长的方面,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当然,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也需要美术老师们付诸在实践当中,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廖春钰.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4(24):56.
[2]蔡薇娜.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4(0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