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14高卿周维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易拉罐分层高中物理

高卿 周维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不仅能够通过劃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进度,让学生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加大学习效率,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别营造不同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都能与实际情况相匹配。

一、实施的原则

迄今为止,在高中阶段的众多科目当中,物理属于比较难接受且难掌握的学科,无论是从这门学科的实质性学习来说,还是从这门学科的操作性目标来看,都是相对抽象且难以理解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应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古至今流传着一条教学法则:因材施教。意思是说,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接受程度来制定与其相符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即将“以人为本”为首要原则。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发现学生水平相差悬殊,参差不齐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给教师带来了备课难题,还会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教学素养和调节内部矛盾的能力。作为学校来说,按照比例相对匀称的原则将学生整体划分为重点班和普通班,这种方案利弊皆有,从根本上说解决了一部分教师的教学难题,但是终究治标不治本。这种现象的严重化和普遍化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智能差异的存在,可见,采取分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之所以将“以人为本”作为分层教学的根本原则,是因为其能够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在素养,挖掘学生的内在能力,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终极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个人价值,都能展现自我,发展综合技能。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尊重其通过自我渗透和发展而理解的知识层面,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非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现在试举一例:

如图所示,现在有一个斜面A,它的倾角是α,该斜面以固定的形式安排在水平面之上,再以线将其一端固定于墙面,另一端利用滑轮同木块B相连接,B保持静止状态。另外,滑轮右边线和斜面相平行,左边线处在水平状态,且A与B同等质量。在去掉固定A装置后,A和B均处在直线运动的状态,如果剔除摩擦因素,则在A处于固定状态之际,A对B的支持力为多少?在A处在滑动状态之际,B位移、速度同A的关系是怎样的?

本题两问均有一定难度,尤其第二小问难度更大,其中包括了位移与速度的不同理论知识,为了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分层教学模式得到落实,教师应当考虑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运动情境认识不清晰,让本题所具有的竞赛意味得到突显,从而让学生在分层教学模式下解决该问题。最为合理也最常见的做法是从力的角度出发,对题目里面所呈现的不同部分加速度进行分析,并借助隔离手段给予处理,保证不同学生能从不同思路出发,实现对问题的真正处理。

二、实施条件和具体模式

在对高中生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实施条件。首先,教师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是具有差异性的,无论是对教师讲解的专业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还是认知结构都是参差不齐的。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不同、思维模式不同,对知识感兴趣的程度也不同,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其主动性发挥的程度。其次,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知识。物理学科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对基本现象的了解水平。每个学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弱点寻求相应的方案,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构造出与自己学习能力相匹配的学习模式,在有了一定收获后,还能够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实现双赢的目标。

在作业检测过程中,为了落实“不同纬度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的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如下两个题目:

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3m、2m、m的三个小球A、B、C,用两根长为L的轻绳相连,置于倾角为30?紫、高为L的固定光滑斜面上,A球恰能从斜面顶端外竖直落下,弧形挡板使小球只能竖直向下运动,小球落地后均不再反弹。由静止开始释放它们,不计所有摩擦,求:

(1)A球刚要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C球刚要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如果教师不能够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来丰富和完善教学环境,就无法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者在对高中生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好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首先,应该使课内学习内容与课外实践与思考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课内知识,教师要适当地加入一些课外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其次,可以将物理教学与相关学科的教学活动结合。最后,将课堂教学模式转换成社会综合性的教学模式。

三、实施过程

要想实现教学水平质的提升,就应该遵循先提问、后探究的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独一无二的特点进行基本划分,使每名学生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在确定教学理念之后就安于现状、停滞不前,而是应该通过“问题—探究”的进一步实施对教学理念进行升华,进一步加深影响,寻求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

例如,教师在“力学和物理学”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物理现象,并且通过实验来进行进一步论证,首先应该在课前准备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比如在力学中,如何评价省力杠杆的利用价值,如何区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力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都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让学生有一个过渡,从而循序渐进地接受新知识。之后再过提出问题再探究的途径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又如,当学习到动量守恒定律相关内容时,对其进行验证是必然的选择。教师可以基于“问题—探究”原理,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觉体会到分层教学模式的精髓。教师要求学生各自准备一个空易拉罐,再加上一段细线,把空易拉罐的上部位置开口,并在易拉罐的底部钻出5个小孔,使其沿同一方向下压,然后在上部边缘打出3个小孔,用细线穿到小孔里面,把它悬挂起来,在易拉罐里面注满水并将其放到水桶之上。接下来,学生便可以观察到水在不同小孔里面喷洒的过程,会同时看到易拉罐向反方向旋转。在教师不同程度的提示之下,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先后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易拉罐初装满水时,处在静止状态,其总动量为零,由于压力作用造成小孔喷水……在符合分层教学原理的基础上,纷纷得到动量守恒结论。

在进行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这一主体进行科学的人性化的分层,作为实施阶段的重要环节,这是决定分层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标准和内在条件。了解学生的途径有很多种,比如上课提问、课下与学生交流等。其次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分层。例如,在“光学”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丁达尔效应的简单介绍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神奇现象的产生条件和基本原理,再进一步延伸。这一步不仅决定着教师的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完成,还对课堂效率有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分层教学可以从根本上照顾到每一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关心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内在需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最终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易拉罐分层高中物理
互相吸引的易拉罐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