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而非颠覆

2018-09-14欧阳晓红

大众理财顾问 2018年9期
关键词:监管金融科技

欧阳晓红

金融为本,科技为器。如今,已经不再有人说科技颠覆了金融,或新金融颠覆了传统金融,这两者已经实现了正大光明的牵手。

这场正在进行中的科技革命造就了一个互通性发展的黄金时期。不管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都嗅出了这一先机。

平安集团首席运营官陈心颖曾表示,金融科技能改变传统金融行业过去的发展模式,传统金融业是很重视资本的行业,ROE(净资产收益率)通常只有6%左右,但利用科技做成轻资本,ROE可以做到20%以上。

而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看来,金融科技是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侧重于通过科技手段推动金融创新,更强调科技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将依据金融创新程度判断科技推动效果。科技要素与金融要素的深度融合是金融科技的重要特征。

广义来看,所有体现金融和科技融合的产品、服务、模式、流程等都属于金融科技范畴;狭义上讲,不同情境下,金融科技可以特指金融科技公司、金融科技技术、金融科技业务、金融科技服务等。在谈论金融科技本质时,应当基于特定视角。从金融从业者及监管者视角看,金融科技的本质为金融;从技术提供商视角看,金融科技的本质为科技。在研究及运用金融科技的过程中,应当以目标为导向,结合具体业务及具体客群,以“技术+数据”的驱动方式,实现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及流程创新。

三大发展特征

目前为止,国际金融科技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三大特征:

一是中美两国成为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领头羊。2017年1月,花旗研究报告表明,中美两国企业在2016年获得的金融科技风险投资规模在全球占比达87%。对比中美金融科技風投状况可知,信贷和保险分别成为中美最受风投青睐的细分领域。

2017年3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文指出,从体量规模上看,中国已成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绝对领导者:在互联网信贷领域,中国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的75%;在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前5大金融科技公司中,中国占据4席;蚂蚁金服作为中国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市值规模达600亿美元。

二是金融巨头与互联网巨头引领金融科技发展。当前,金融巨头与互联网巨头已成为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并均已形成相对稳定的金融科技发展圈。以美国为例:美国的金融科技最早起源于硅谷,但随着发展进程的加快,华尔街的金融巨头后来居上,通过收购、控股金融科技公司、自主研发金融科技技术等方式,成为引领美国金融科技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比而言,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则最早由BATJ等互联网巨头引领,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金融牌照获取”的方式迅速扩大金融科技应用范围。事实上,美中金融科技发展主导力的差异也正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及普惠程度、金融服务需求及供给水平的真实写照。

三是各国着力加快金融监管科技研究实践步伐。为应对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各国都已将金融监管科技(RegTech)纳入未来金融监管创新规划。

为加强英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最早设立创新项目(Project innovate)和创新中心(Innovation Hub),并于2015年设立监管沙盒制度,以实验方式创造安全区域(safe place),对实验区的产品和服务适当放松监管以激发创新活力。

为推进金融科技发展,新加坡金管局(MAS)于2015年设立金融科技创新团队(FSTI),并在此基础上于2016年提出监管沙盒制度,在最大化降低金融创新风险同时最大化减少金融创新阻力。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于2016年设立监管沙盒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金融科技公司在向ASIC备案后,无须持金融服务或信贷许可证即可测试特定业务。由此可见,监管科技与金融科技齐头并进的国际发展格局正加快形成。

三大特征和七大难题

与之对照,国内金融科技的发展同样呈现出三大特征:

一是金融科技的业务范畴及服务人群正在不断拓展。

二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机构加强合作应用。国内金融科技发展主要有3种模式:第一种是互联网巨头获得金融牌照,基于互联网生态圈发展金融科技;第二种是金融机构搭建互联网平台,实现自身金融科技布局;第三种模式是互联网巨头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应用金融科技。当前,第三种模式已成主流。

三是金融科技已得到监管机构及自律组织重视。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经历的“先放后管”不同,金融科技在发展初期即受到监管层密切关注。2017年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成立,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2017年5月19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北京召开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工作组成立仪式,该工作组致力于为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行业管理、标准研发等提供政策建议和研究参考。2017年5月25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对于金融科技的监管,需要着重应对七大难题:一是如何处理监管体制与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不一致的问题;二是如何应对金融科技可以规避传统金融监管方式的问题;三是如何解决金融科技发展领先于传统监管技术的问题;四是如何寻找容忍创新与底线划定的平衡点;五是如何协调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六是如何协调金融消费者利益保护、权益保障与金融科技监管;七是如何平衡金融科技发展的正负外部性。只有解决好这七大难题,国内金融科技才能得到持久健康发展。

痛并快乐着

一边是三大特征点燃资本与市场的热情,一边是待解的七大难题横亘眼前,痛并快乐着的金融科技就在那里。

现在,不管金融和科技这两者谁更依赖谁,高效便捷的用户体验才是硬道理。在这个前提之下,金融与科技日趋紧密的融合,以及不断迭代更新成为当下的紧要要求。

殊不知,6分钟放贷也好,3分钟放贷也罢,其背后始终不乏“黑科技”之功。

以平安科技为例,提及Fin与Tech的结合,平安科技COO胡玮称,不要低估6分钟放贷的数字,他解释,很多情况下平安3分钟就能放贷,几乎接近实时,背后包含了多项“黑科技”。

第一步是人脸识别,以防止相片、录像造假;第二步是大数据——借“公司自身的征信+央行征信记录”判断借贷人的还款能力。依据这类“黑科技”,平安2016年1个月能放款200亿元。“这就是FinTech,科技和金融有了非常紧密的结合。”胡玮称。

胡玮透露,平安科技现在的定位是FinTech为主,因其核心是金融,平安的优势也是金融。“平安的优势也分为Fin和Tech,它们相辅相成,金融就是要控制风险,Tech就是我们怎么用创新的技术保证风险的控制、用户体验的提高、模式的改变、产品的快速上线等。”

AI助力“无金融”社会亦是一种深度融合。其潛台词是,人工智能助力未来金融迈向“无金融”社会。

这是因为,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极大提高了传统金融的运作效率,这对于谨慎的金融行业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变革。即便是在金融基础设施和用户素养都比较高的地区,也都很难在短时间内过渡到智能化的“无金融”社会。但是从目前金融科技发展状态上推测,大数据获取与智能算法、生物识别和智能化金融3个方面将最终使人类过渡到“无金融”社会。

很明显,“金融科技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更加明显的是,在关于金融科技未来能为我们做什么这个问题上,人们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探讨。当消费者的选择变得越来越严格和挑剔时,正如你所期待看到的那样,传统金融机构将越来越依赖金融科技的进步。”The Assets公司联合创始人和首席策略官亚历山大·格拉斯说。

一切只因融合

为了在数字化时代提升客户体验,传统金融机构正全面拥抱互联网。

以银行为例,随着大数据、云技术、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日渐成熟,银行提升数字化业务能力和客户体验有了新动能。新技术孕育了金融服务的民主化,推动金融科技公司迅速崛起。银行也同样可以获得或发展此类技术,强化自身的数字化能力、提升用户体验。

一些领先银行已率先将改善用户体验列为战略重点,并快速付诸行动,赢得市场份额。如欧洲某领先银行进行了数字化流程改造,将银行开户时间从7天缩短到7分钟,抵押贷款审批从800分钟缩短到80分钟,解决了用户痛点,优化了用户流程。

国内来看,各家银行智能机器人悉数亮相,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科技与智能自助设备的运用,使银行开始向轻型化运营与智能化服务转型。可以说,商业银行对于金融科技的应用已渗透到包括资产端、资金端及过程中的风控、支付清算等全流程各个业务环节,甚至带来了一些业务场景的重大变革。而这一切只因融合,只为极致、便捷的金融用户体验。

未来,从更长远的角度看,面对数字化生活浪潮和客户需求的巨大变化,金融机构迫切需要重新思考自身在新金融生态中的位置和经营管理模式,制订更彻底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迎接金融与科技的紧密融合。

猜你喜欢

监管金融科技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监管
P2P金融解读
科技在线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