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为国际组织输送更多人才

2018-09-14关照宇

环球时报 2018-09-14
关键词:所在国落户联合国

关照宇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并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加强国际组织等相关急需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格外引人关注。

截至2015年,中国在联合国系统的总人数约为450人,仅占联合国人员总数的1.09%。据联合国官方的估算数据显示,自2019年起,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联合国第二大会费贡献国。参与全球治理没有钱不行,但是“没有人”又何谈治理呢?笔者认为可从如下4个方面加强我国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

首先,加大相关课程改革力度,塑造“中国心”。由于具有外语教学的传统与优势,截至目前,深度参与国际组织相关培养计划的高校多以外语外贸大学为主,形成了“外语+专业”的基本教学模式。但是,在此课程基础上还应加大中国知识的教学力度,只有打下良好的中国知识基础,才能在国际舞台把正确的中国声音传递给世界。

其次,向国内民众做好国际组织的科普工作。当下,不少国内民众对国际组织存在两种误区,即“国际组织”或等同于联合国这样的高大上结构,或等同于一些不正规的NGO等。这两种错误的认知都为国际组织人才的建设带来了障碍,而且也容易导致我们的很多优秀学子在进行职业规划时,错过了拥抱国际组织的机会。因此,向中国社会讲好国际组织故事是加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建设必不可缺的一环。

再次,重视并吸引国际组织落户中国。国际组织的落户不仅能提升所在国与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也为所在国人才提供了便利的就职渠道与机会。以日本为例,落户于东京的国际组织有26个,其中包括联合国大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等。众多国际组织落户日本,使得日本增加了向世界发声的渠道。与此同时,大量国际会议、国际活动也将举办地点选择在了日本,日本敞开了更多面向世界的窗口。因此,我们今后也应该积极吸引国际组织落户中国,增加国际组织及其办事机构在中国的比例。

最后,营造“能去好回”的交流机制。改革开放初期,能够从事涉外工作是很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职业,驻外工作也成了职场的“香饽饽”。随着国内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民企的收入完全不逊色于外企,“海外工作不如留着国内就业”的认知也日趋明显,而且不少人担忧回国之后如何接地气的问题。因此,对于那些有志进入国际组织工作的精英,抑或想通过国际组织报效祖国的人来说,我们理应完善激励措施,打通国内与国外任职的“转换通道”,让人才流动更加便利化,逐步让“能去能回”“能去好回”不断规范化与制度化。▲(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所在国落户联合国
联合国秘书长访问基辅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Who They Are Decides Where They Go
二战老飞机落户桂林
朝韩“打到”联合国
意大利空军F-104落户航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