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生态文明建设进展与面临的挑战
2018-09-14吴明红陈天楠
吴明红,陈天楠
(北京林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3)
我国地理形势西高东低,西部地区不仅是主要水源涵养地,更是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但受气候、降雨等自然因素影响,西部整体生态环境状况较为脆弱。同时,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西部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艰巨任务。本文立足西部的特殊形势,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构建西部省域*西部省域,主要特指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范围所涉及的省级行政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广西、内蒙古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价分析西部各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状况,比较西部与中、东部地区的优势与不足,厘清西部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总结发展规律,为促进我国西部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西部绿色崛起提供参考借鉴。
一、西部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进展评价与分析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双赢的文明。[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生态系统健康、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利用可持续,确保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永续发展。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应兼顾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改善,须不断反思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转变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调整政策法规,引导全社会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能源,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繁荣,增进人民福祉,为民众创造美丽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西部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分析方法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全社会观念、制度、行为等各层面的根本变革。现阶段,直接对生态文明建设观念、制度层面的进展进行量化评价较困难,但观念、制度建设的成效,最终能反映到人类行为的转变和器物层面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上来。本文对西部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分析,以目标结果为导向,从器物和行为层面考察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的情况。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西部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中所关注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也重视发展的质量,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民生改善,毕竟在我国西部部分地区民生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从生态、环境和资源三个方面来考察,其中,生态系统是各种生命支撑系统、各种生物之间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形成的统一整体,自然环境是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栖身之地,自然资源则是生态系统给予人类社会,支撑发展的能源或材料,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是“一体两用”的关系。[2]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加重、资源约束趋紧的直接原因,就在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过度开发导致了生态环境退化,利用不合理,造成生态环境污染。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离不开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环境污染防治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能源的协同推进。
根据上述思路,从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环境污染防治与改善、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社会发展与民生保障四个维度,基于权威数据可得性,选取具体指标,构建西部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方面,主要考察森林、湿地等生态效益较强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绿化建设以及生态修复情况。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湿地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它们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因此将森林面积、湿地面积和反映森林质量的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纳入评价范围。自然保护区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载体,反映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城市是人口高密度聚集的区域,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与民生质量休戚相关,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生态修复从水土流失治理进展和矿业开采占用损坏土地的恢复治理来进行考量。
环境污染防治与改善方面,考察空气质量和水体质量状况以及城乡污染防治与污染物排放强度控制的成效。空气质量,依据辖区内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的加权平均值。水体质量,暂时只考虑行政区域内的主要河流水质状况。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关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和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程度。城市环境治理,突出生活垃圾和污水的集中无害化处理情况。污染物排放强度,以当地污染消纳能力为依据,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导向,相对更为客观。
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考察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产生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情况。西部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赢的问题,应以当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强资源综合循环使用,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后产生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崛起。具体选择了能源利用效率、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资源综合循环使用、水资源开发强度和资源利用负面效应几个方面的指标。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意。[3]社会发展与民生保障,重点从经济水平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城镇化建设,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面进行评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获得感指标综合考虑了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城镇化建设的进展采用城镇人口比重数据,人均教育经费投入、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人数和学龄以上人口中未上过学人数比例共同反映当地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与普及程度,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和技术人员数量、农村自来水改水受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体现地区的医疗卫生保障条件和能力情况。
表1 西部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
2.评价分析算法
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采用德尔菲法,征询相关领域专家意见,请专家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对各项指标赋予不同等级的权重分,最后整理计算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
西部各省域生态文明指数得分,反映该省的生态文明相对水平。生态文明指数计算采用相对评价算法。首先,根据具体指标基础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将各省划分为六个等级,赋予等级分。再将各省各领域指标的等级分进行加权求和,求得Z分数。最后,按照T=Z*10+50,将Z分数转换为T分数,算出生态文明指数。
各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态势分析,生态文明进步指数由各指标进步率加权求和得出。正指标进步率为本年度原始数据除以前年度原始数据,减去1,乘以100%,逆指标进步率为1减去本年度原始数据除以前年度原始数据的值,再乘以100%。最终进步指数为正值,表示有进步,否则为退步。
(二)西部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分析结果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及算法,测算出西部各省域生态文明指数得分和生态文明进步指数及排名,如表2、表3所示。西部整体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薄弱,各省生态文明水平相对高低与进步快慢无显著相关性,重庆、四川、贵州生态文明水平与进步幅度均排名靠前,陕西、青海、新疆生态文明水平与进步幅度排名靠后。
1.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相对水平
各省生态文明水平差异较大,生态文明指数得分区域性分布特征明显,位于西南部的重庆、四川、西藏、广西、云南、贵州排在前六名,而地处西北部的陕西、内蒙古、青海、新疆、甘肃、宁夏生态文明指数得分位列后六名。
表2 西部省域生态文明指数与具体领域得分及排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2016)、《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2—2016)、《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2—2016)、《中国水资源公报》(2012—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2—2016)、《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2—2016)、《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报》,并由作者进一步整理、测算得到。
重庆生态文明指数得分高居榜首,在环境污染防治、资源利用和社会发展方面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存在短板,森林质量不高,单位森林面积蓄积量低于西部平均水平,矿产资源开发占用损坏土地面积较大,生态修复任务艰巨。四川生态文明指数排名次之,其生态基础条件较好,但资源综合循环利用能力不足,辖区内污染物排放浓度较高,环境污染防治形势严峻,且农村人口数量庞大,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民生改善压力较大。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起步较晚,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较小,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人才资源紧缺,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广西、云南各领域水平较均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偏低对民生改善制约明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绿色崛起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贵州生态基础脆弱,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也较为迫切。
生态文明指数得分排名靠后的省份,一方面,降水量较小、水资源匮乏成为影响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宁夏的年平均降水量仅在300毫米左右,其用水总量是本地水资源总量的7倍以上,对外依存度极高。另一方面,这些省份普遍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产生的环境负面影响效应较大,且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污染防治能力较弱,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严峻挑战。排名在末五位的省份,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远高于西部整体平均水平,制约了他们生态文明水平的提升。
2.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
“十二五”期间,西部所有省份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积极进展,进步幅度排在前六名与后六名的省份,西南和西北各占一半。
宁夏生态文明水平得分偏低,在城乡环境污染防治与地表水体质量改善方面取得大幅进步,从而占据生态文明进步指数排行榜首位,但资源利用以及社会发展与民生保障方面改进乏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下滑,导致生态保护退步,需引起警觉。内蒙古生态保护与建设和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进步幅度均位列西部榜首,驱动整体生态文明水平提升,在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期,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幅度较小。相互毗邻的重庆、贵州、四川三个省市,生态文明水平靠前,进步幅度较大,发展形势较好,尤其重庆各领域发展齐头并进,成为西部绿色崛起的典范。甘肃生态文明水平提高幅度也超过了20%,但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面影响效应改善缓慢。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2016)、《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2—2016)、《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2—2016)、《中国水资源公报》(2012—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2—2016)、《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2—2016)、《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报》,并由作者进一步整理、测算得到。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上升,成为西藏环境污染防治与改善退步并影响总体生态文明进步幅度的主要原因。青海、云南环境污染防治进展不足,资源能源消耗加剧了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广西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力度有所松懈。新疆和陕西生态文明水平较弱,进步幅度较低,分别在生态保护与建设和环境污染防治与改善方面进步排名西部中等,其他领域也亟待发力。
二、西部地区与中、东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比较
西部与中、东部地区(未含港澳台)比较,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分化的趋势日益显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整体较脆弱、敏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起步较晚,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当前发展任务艰巨,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能源消耗强度与负面影响效应明显高于中、东部地区。尤其,东部经过了长时期的高速发展,正逐渐向绿色发展阶段迈进,重化工等相关产业已有自东向西转移趋势,[4]将进一步加大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一)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优势与短板并存
西部地区生态地位重要,环境优势明显,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迫切,发展方式还相对粗放,资源利用水平不高,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效应较大,如表4所示。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统筹协调好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关系,迫在眉睫。
表4 西部与中、东部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6)、《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6)、《中国水资源公报》(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5)、《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6)、《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报》,并由作者进一步整理、测算得到。
1.生态保护与建设任重道远
西部是维护我国整体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生态基础脆弱而敏感。我国西部的森林面积与中、东部森林面积之和基本持平,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54.3%,但森林质量明显好于中、东部地区,单位森林面积蓄积量超过中、东部28.8%。西部的湿地面积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56.8%,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华水塔”,维护着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的生态平衡。自然保护区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载体,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的81.9%分布在西部,是中、东部总和的4.5倍,西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贡献举足轻重。西部省份水土流失情况严重,沙化土地面积比例高达24.6%,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5.9%,生态保护与建设任务艰巨。
2.环境污染防治压力持续上升
西部地区环境质量优于中、东部,但环境基础设施落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领域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将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防治的压力。西部省域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加权平均后达到286.4天,占全年比例为78.5%,与中、东部的64.3%相比超过14个百分点。主要河流优于Ⅲ类水质的河长比例,西部占87.1%,远高于中、东部63.0%。土壤环境方面,西部农业面源污染强度低于中、东部,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农药施用量分别为358.2千克/公顷和7.6千克/公顷,但也高于国际公认安全施用上限水平。西部与中、东部的城市环境污染防治情况接近,而农村地区差别较大,西部近一半省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不足40%,环境基础设施匮乏,污染防治能力较弱。
3.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尽合理
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西部资源储量丰富,人口规模较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资源能源使用总量较少,但利用效率较低,产生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效应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不高。西部能源消费量与用水量均不及中、东部总量的一半,分别只占全国总量的27.3%和32.7%,资源能源综合循环利用不足,产出效率较低,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城市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于中、东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用水量以及资源能源消耗后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都远高于中、东部。延续当前发展模式,西部的生态环境优势将被逐渐消耗殆尽,进而威胁西部乃至全国整体生态环境安全,因此,须尽快转变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避免“边污染边治理”,探索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比中、东部更低的绿色发展道路。
4.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
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突出,国家对西部发展的扶持仍需久久为攻。西部与中、东部地区经济规模差异悬殊,中、东部地区生产总值是西部的4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西部的1.5倍,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西部的1.4倍,且西部城乡发展差距更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近为农村居民的3倍,西部大量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改善,将成为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民生保障方面,西部地区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西部与中、东部人均教育经费投入、基础医疗设施及人员配备情况基本相当,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甚至超过中、东部。由于基础过于薄弱,西部教育普及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每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偏低,6岁以上人口中未上过学人数比例远高于中、东部。人是生产力基本构成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5]西部崛起关键得靠人才来驱动,国家在鼓励人才向西部流动的同时,也应该大力发展西部的教育事业,加强本土人才培养,为西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西部整体生态文明发展态势良好,局部尚存隐忧
从动态的发展视角看,“十二五”期间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速度超过中、东部,在生态保护与建设、环境污染防治与改善以及社会发展与民生保障方面均有明显领先优势,但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落后于中、东部,发展协调程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长此以往,西部生态环境优势将难以维系,如表5所示。
西部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进步,主要得益于生态修复力度增强,湿地生态系统活力有所恢复,但经济发展带来各类资源能源需求上升,部分自然保护区内出现违规开发,土地被侵占现象,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潜在威胁。环境污染防治与改善方面,西部的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大部分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有降低趋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态势需引起重视,近五年来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幅度在10%以上。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西部人均能源消费量大幅上涨,能源消费总量节节攀升,而资源能源综合循环利用水平徘徊不前,导致资源能源使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效应长期高位运行,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协调发展能力不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后发优势开始显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高40%以上,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为21.6%,远低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义务教育普及效果有所回落,6岁以上人口中未上过学人数比例增加近10%。
表5 西部与中、东部生态文明建设进步幅度(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2016)、《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2—2016)、《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2—2016)、《中国水资源公报》(2012—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2—2016)、《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2—2016)、《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报》,并由作者进一步整理、测算得到。
三、西部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建议
“十二五”以来,西部整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生态文明基础仍然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民生改善任务迫切。省域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差异明显,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及其产生污染物排放,导致生态环境改善压力不断上升。
(一)西部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1.生态基础脆弱而敏感,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生态系统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其健康活力状况决定着自然资源储备丰度和环境容量的尺度,生态系统被破坏,则环境、资源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6]西部地域辽阔,在我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地位重要,随着国家一系列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西部生态基础不断夯实,但整体生态状况仍较为脆弱,环境承载能力不高,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制约明显,部分自然条件恶劣的区域,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修复难度极大,这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
2.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
当前,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发展是我国的第一要务,于西部而言尤为如此,西部发展不充分加剧了全国发展的不平衡。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拒斥经济发展,而是要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GDP崇拜。西部受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发展惯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较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较高,个别省份污染排放强度甚至远高于西部平均水平,这些地区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又相对偏弱,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效应较大,未根本摆脱“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模式,导致生态环境风险持续上升。
3.民生改善的速度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于增进人民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民生改善又会产生更多市场需求,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者之间能够互为促进。西部经济增长取得长足发展,增速远高于中、东部地区,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缩小速度慢于中、东部。西部在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显著改善,但高层次医疗资源匮乏,农村卫生基础设施缺口较大,使用上自来水的农村人口比例低于中、东部10个百分点,6岁以上人口中未上过学人数比例有上升趋势。
4.部分地区观念上仍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保护的现象
西部地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愿望迫切,但受现有条件制约,吸引高端产业落户的能力有限,他们坐拥着丰富自然资源,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旺盛需求,而国家相关监管、追责制度尚不完善,传统的干部政绩考评体系又相对单一,导致只重视区域局部短期经济利益,忽视全国整体长远利益,为发展经济,不惜损害生态、环境的观念在部分地区滋生蔓延,地方保护主义,污染物偷排与资源违规开发等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在某些重要自然保护区内也未能幸免,对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严峻挑战。
(二)发展建议
西部省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尽快树立生态立省理念,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手抓,转变单纯依靠资源投入驱动的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走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一,切实树立生态立省理念,积极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西部省域需进一步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主动服从大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育,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保护优先,以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针对西北、西南地区不同的自然禀赋,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科学划定并严格遵守生态红线,为维护全国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能源,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促进西部绿色崛起。西部地区要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应以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发挥后发优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产业布局,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新型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强资源能源综合循环使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健全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工业化与现代化道路,力争实现比东部资源能源消耗更少、污染排放更低的绿色发展,率先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第三,加大扶持,加快发展,改善民生,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生短板。西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任务紧迫,尤其部分农村落后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较弱,基础设施匮乏,严重阻碍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西部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倾斜幅度,加强东西部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引导培育成长性较强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同时抓住我国城镇化的有利契机,合理推进西部城镇化建设,促进资源能源集约化利用,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缩小东西部差距与城乡发展差距,增强民众获得感。
第四,完善顶层设计,健全政策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推动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明确西部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统一规划中的功能定位,制定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协同推进计划。繁荣生态文化,提升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效果,增强民众生态文明素养,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制度设计方面,尽快完善并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生态补偿、监督巡视、绩效考评、生态环境损害追责等制度体系,[6]强化制度执行,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