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系列主题报道(八)
2018-09-14
Q=艺术品鉴 A=王洪涛
打破思维范式·寻觅心灵栖息地
Q:您08年启动山水画写生的目的是什么?
A:我画的是山水写生,但最终的目的还是想解决人物画的问题。那时我在人物画创作上进入瓶颈,难以将自己心里想要的样子呈现出来。虽然从造型和笔墨上都可以学习、借鉴别人的方法,但自己的画终归不能画成别人的样子。经过各种考虑,最终决定在山水画中寻找突破。之所以迂回到山水画上,是因为山水画经历宋、元、明、清至今,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发展脉络都十分清晰。这便于我在其中对中国画的传统笔墨、精神进行彻底、深入地探索。
Q:请具体谈谈山水画是如何启发您的人物画的?
A:山水、人物、花鸟是为了阐述方便所做的分类,中国画的内在精神是始终如一的,这些门类都可以打通。打破人物画的思维壁垒,从山水画的角度再看人物画,很多问题就能看清楚了,也好解决了。
以中国画的观察视角,山水画是宏观的,相较而言,人物画、花鸟画就是局部的、微观的。把微观的人物置于宏观中去思考,研究人物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是我这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关注最多的就是点景人物。
我的画里,即使山水的比例再大,核心也都是人,把画里人物部分单独放大,就是一幅当代人物画。传统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是以山水为主体,人物作陪衬,但我是反其道而行,以人物为核心,以景衬人,借助整体的山水意蕴来突显个体人物的内在风神,实现人作为精神存在的艺术价值。
当然,以人物画的角度去画山水,又可以在技法和表现方式上不受山水画法度的限制,这也为画山水画的表达提供了一个新的出口。
Q:这些年来,您到全国各地进行写生,面对不同的人文环境,最大的体会什么?
A:在全国转了一大圈,最大的体会就是一定得画自己熟悉的事物。中国幅员辽阔,各地人文差异很大。最早由于猎奇心理,偏爱遥远神秘的地方,比如西藏、苗族、侗族。但多少年实践下来发现,他们有自己的信仰,这是没有生活在那种人文环境下的人无法体会的。所以我们只能在边上做一个旁观者。不能真正理解那个地方,缺乏情感,就只能对着风景或人进行造型上的描摹,无法再有更深刻的表达。
当我找到陕北、陕南的时候,突然就觉得这片土地跟自己内心这么多年寻找的感觉顿时对接上了,因为我生长在黄土高原上,对这里最熟悉、最有情感,所以只有这片土地才能让我画出自己想要的画。从那以后就开始频繁往陕北绥德、洛南的石门镇去写生。因为情感打通了以后我觉得根本画不完 。
Q:说到陕北,您曾和友人去陕北写生时一致认为陕北不能用中国诗意的传统山水画概念去归纳。为什么会这么说?您是如何表现陕北的?
A:如果按传统中国画的标准,南方有山、有水、有瀑布、有云烟、可能更符合中国古代诗意化的审美趣味。相比之下,很多人觉得陕北,甚至整个大西北地区的景观都不适合入画。但实际上,诗意化、浪漫化的精神在陕北一直存在,比如陕北的信天游,只是这些内在精神没有直接呈现在风景中。长安画派之所以有这么大影响,是因为他们把原来别人不画的地方入画,以他们的山水意象将陕北的精神挖掘出来,具有拓荒性的意义。
由于陕北不属于传统山水画的描绘范畴,所以传统的技法、皴法不能直接运用到对陕北的山水叙述中去,这就需要去寻求、创造新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完全可以打破传统的范式,为我们对当代水墨的探索留出了极大的空间。期间,无论是对前人精神的继承,还是对当代性的探索,归根到底都基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照的态度,以及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对自然特有的解读方式。
《庙内无僧风扫地 寺中少灯月照明》 设色纸本 49×50cm 2017年作
笔墨是心性的真诚表达
Q:您的作品,尤其是山水画,在视觉上显得有些乱,这其中有什么特殊用意吗?
A:每个人的画无论在形式、笔墨语言等方面都应该有自己的样子。有的人画得很整洁,有的人画得乱。有人笔是枯的,有的人是润的。这些表象之下隐藏的其实是每个人的主观精神。
写生面对的都是具象,真实的山、房子、树。其好处是鲜活生动,但过于真实,画就成了视觉景观的机械复制。画画不能缺少了自身的感性经验,即使是写生过程中体会到的空气中的热度与气味也都应该在画中得到呈现。感性经验让绘画这种空间艺术更具有时间感。
而对景写生也分多种,我更倾向于一半对景写生,一半回来进行加工。如果真实景观并不能完全反映内心的画面,我就会将真实模糊化,让真实的景与自己的感受和记忆在这种模糊中得到更好的融合。这样给人想象的空间就更多一些。那种“乱”就来自于这种模糊化的改动。
Q:您也说过,自己的画总在像与不像、写实与夸张间来回锤炼,如此反复为之的意义在哪里?
A:齐白石先生说过:“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其中的区间极大,需要不断试探,要有一段时间可能会特别注重真实生活的细节部分,追求逼真,有一段时间又会把程式化的东西提炼、概括、夸张,寻求造型和笔墨的乐趣。直到有一天,找到一个和自己内心契合的点。这个点,每个画家都在找。
画家最终都想建立一种自己独有的风格。每个人心性、修养、审美都存在差异,意图呈现的画面也都不一样,想要体现出你自己的样子,就得像科学家一样不断地进行实验。
《白露》设色纸本 49×50cm 2017年作
Q:您曾经说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请具体解释一下?
A:我们可以说绘画很复杂,因为它关乎艺术、哲学、甚至可以升华到一种信仰。也可以说绘画很简单,就是见性。比如儿童画画,就是见性,心里怎么想就怎么画。往往那些东西是最能打动我们的。
中国画强调笔墨,笔墨不是技法上的干湿浓淡,而应该是心性的真诚表达。画就是一面镜子,是画家的精神转移。自己内心深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想法都可以借绘画来抒发。这种以画见性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修炼,看你是否能做到让笔墨和心性直接连通去进行表达,使那些和你心性一样的人产生精神共鸣。
对我而言,写生就是实现“见性”的最佳方式。当你直接面对一棵树、一座山、一抹云烟的时候,又或者大雨倾盆而下让你产生美的惊异时,还讲干湿浓淡?还去酝酿?没有。在那种气氛下,各种技法都会被抛到脑后,你只想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那种现场感,那种无法复制、失控的状态,就是见性。而这样画出的画往往是最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