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作为高校思政教育载体的传播价值与方法

2018-09-13郑杏月武新慧万传亮

求知导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影像载体思政教育

郑杏月 武新慧 万传亮

摘 要:影像,作为思政教育载体有其特殊意义。在解读影像中推动思政教育发展,不仅在于传播技术的成熟,还在于人类的视觉感知结构及“视知觉”的强大劝服力,以及影像对说服理论的匹配和其在语言学上的多义和模糊特征。由理论到实践,在影像内容的范畴之外,影像的表达语境、制作过程、宣传过程同样意义深刻。对影像载体传播价值的探讨,将有助于教育者去定义多种教学手段。

关键词:影像;说服;载体;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5-04

2005年,盛希贵在《影像传播论》中提到:数字传播技术推动信息传播进入“图像化”时代,“影像”作为一种传播学概念被正式提出。与此同时,影像也正在社会生活中带来实质性、颠覆性变化,借助互联网、移动终端和社交平台,大量的图像和视音频形式的媒介产品和自媒体产品被浏览观看、使用分析。最终,也逐渐渗透到高校课堂,变身为教学的辅助形式,成为教学内容改革的新型载体。

一、影像载体的学理价值

1.视觉生理基础

人们热衷于影像,可形容为一种“天赋”。心理学家萨米尔·泽基认为,人类的视觉进化史远长于语言,视觉相比文本语言有让人更加执着的魅力。研究表明,人脑的形象记忆较抽象记忆更强,80%左右都在为视觉服务。对教学双边任何一方,影像的载体都是更具吸引力、更易被理解和吸收的信息内容。

视知觉力,是研究人类读取影像的重要概念,是指线条、明暗、色彩和形象在图像中形成的逻辑结构关系。2015年9月,一张记者在土耳其海滩拍下的叙利亚3岁小难民艾兰伏尸海岸的照片上传至网络,引起全球范围内众多网民的关注和声讨,随后英国、奥地利、德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多国相继打开移民政策的大门,竟然是源自这样一张写实的照片。可以说,视觉力的作用非常深刻,已经不再仅仅是感官的反映或低级的思维运转,而是真正实现了思想和态度的改变。

2.说服理论条件

在心理学说服理论中,影像也被证实相比语言文字更具先天优势。比如,说服理论的“睡眠者效应(sleeper effect)”,认为态度的改变需要记忆存储来保障,在这方面影像处理一般要比文字语言要深刻耐久得多。再如,说服理论中的“双加工模型”,由于影像相对言语的“说服目的性”更弱、更隐蔽,说服的强制性也更低,会使个体对信息的抵制能力降低,态度改变的可能性增加。

除此之外,影像还可以借助“情境感”和“带入感”使观众如身临其境,提升说服理论提出的“事件卷入度”;以直接的对话形式和观者形成“交流”,调动情绪,实现说服过程的“情绪匹配”;更容易激发受众联想,在头脑中产生多种信息整合;更容易被受众模仿,潜移默化地树立行为框架等。在说服理论中的多角度匹配,有力佐证了影像载体在思政教育中蕴含着广阔的价值空间。

3.语言解读特征

有学者站在语言学的角度指出,图像提供给观者是“富有挑战性的体验与释义空间”,比较明确地指出了影像的解读特征:多义性和模糊性。这对于影像载体发挥教育功能来说,也是一种优势。有学者指出,言语表达比视觉表达虽然更精确一些,但是它的劝服力却因此比视觉表达更加微弱。罗兰·巴特则认为,语言相比影像看似一个极其简陋的系统,实际上“意指作用不可能掏空影像的不可言说的丰饶”。

一切影像都是多义的,他们在其各自能指下,暗指着一条所指的“游动的链”。影像的多义性可以按“象征意义”和“冗余信息”两部分来理解。例如,城市的蓝天白云和整洁街道,可理解为有效的环境治理、也能象征社会治理井然有序。配上礼让老人过马路的图像,又可解读为“文明行为是阳光的(被赞赏的)、干净的(心灵纯净)”。如果画面中还存在额外(冗余)元素,蓝天上的一架飞机、道路旁的一面红旗等又可使观众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核心价值等价值内涵等。

二、影像传播实践及效果

影像载体,具有如此深刻的传播价值,在实际教学中当然不能满足于仅出现在课堂上。笔者将结合所在高校进行的影像传播实践,从更加深入的角度解读影像在思政教育环节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

1.参观与“仪式”

实践形式:带领学生赴石家庄美术馆,参观“见证辉煌·纪念石家庄解放70周年摄影展”活动。展出内容包括:“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在希望的田野上”“2003抗击非典”等300余幅照片,讲解人为石家庄摄影家协会成员。全体学生集体进入美术馆参观,听取解说并对讲解员采访提问。

与把这些影像放在课堂内容中相比,去参观的仪式感似乎更重些。语言学家约翰·奥斯汀将其描述为“受众、演讲者或其他人士的感情、思想及某些‘设想、意图或目的一起产生的相应影响”。在语言学上又可将其指称为视觉语言的“语境”和表达形式。仅就参观的仪式而言,学生其实已经明白了70周年对石家庄发展的意义,同学们作为观众的积极参与和反應,又互相感染、酝酿,进一步增加了说服力。

2.制作与“情境”

实践形式:制作微电影《一个人也精彩》,设定剧本内容为“一个在城市辛苦奋斗,追求理想的青年群体”,上班族、外卖员等多个角色的内心独白。影片由学生自导自演,同时走到社会中搭建场景,尽可能还原真实故事。

这项实践的最大教育意义还是在于“自导自演”。学生导演在给学生演员认真地讲角色,把找到的原型人物内心的想法与感觉、理想和诉求等精神状态惟妙惟肖地模仿出来。这已经从行为上实现了学生对社会、对人的自我理解和复刻,而且因为是“行为的”“主动的”,它比课堂上的听讲更为深刻。在我国,情境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整合了“真、美、情、思”的教育典范,那么影像制作实际就是一种“必然的情境介入”,因为生产影像,所以必须从本质上把握影像,借此完成深刻的思想教学。

3.宣传与“荣誉”

实践形式:学生走入社会拍摄纪实摄影作品,关注环卫工、建筑工人、创业者和城市的各层次人群,形成微信公众号宣传平台“光影纪实派”。拍摄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短片《相让有礼,文明传递》,推广宣传、推荐参赛,并斩获“文明交通文明城”创意奖项。

宣传对学生制作团队来说能产生“自我强调—产生成就感—衍生认同感”的心理激励过程。每一次推广和宣传都让制作者对影像内容产生自我重复和自我强调。由于反复理解和审视,成就感和荣誉感自然产生。比如:纪实摄影作品磨炼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参赛领奖现场升华了学生个体对文明价值的体验。最终,作者和内容完成了恰当的融合,对影像内容产生自我认同。

我们不难发现,影像作为一种信息传播载体,是具备充分的吸引力、说服力和解释力的。在当前传播技术的支撑下,其应当被及时地整合到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并发挥更大价值。从课堂上走到课堂外,从知识教学拓展到实践教育也是值得进一步开垦的。

参考文献:

[1]胡华涛.当代新闻逻辑学导论——新媒体时代新闻推理与论证的现代性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2]裴 磊,叶 彤.视觉文化时代影像传播的新内涵[J].新闻界,2009(5).

猜你喜欢

影像载体思政教育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现实主义影像剖析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
机会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