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体能训练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2018-09-13王军力

体育时空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高职

王军力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7-157-02

摘要 职业体能训练是凸显高职体育教学独特性的关键,因此,本文就从职业体能的视角出发,针对职业体能训练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具体策略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从能夠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和有助于预防学生未来工作中职业病的发生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职业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然后又自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根据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特点,优化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专业的体能需求特点,组织有针对性的职业体能训练内容;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体能需求,优化高职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等三点具体策略,以期能够为高职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职业体能训练 体育教学 高职

高职体育教学是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服务的,其既具有普通高校体育的共性,同时也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独特性。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都是直接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与普通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并无二致,并没有体现出高职体育的独特性。因此,从高职体育教学的独特性出发,对高职院校当前的体育教学活动进行优化与完善,已经成为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举措。而职业体能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凸显高职体育教学独特性的关键。鉴于此,本文就从职业体能的视角出发,针对职业体能训练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具体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高职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职业体能训练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在毕业后多数都会直接进入生产、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开展工作。因此,如果学生能够在毕业时就具备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往往能够更顺利、更迅速的融入工作环境之中,更好的完成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过渡。而职业体能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融入,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体能水平,为学生在走人工作岗位之后,顺利适应工作岗位的劳动强度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和理解自己未来所要从事职业的职业特点,为学生顺利融入新的工作环境提供心理保障。综合以上两点可知,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适应工作环境,完成从学生到工作角色的转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有助于预防学生未来工作中职业病的发生。长年工作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人员,很容易患上职业病,例如: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需要长年伏案工作,很容易患上颈椎病和肩周炎等职业病,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则很容易患上腰椎病和膝关节炎等职业病。职业病一旦出现,会严重影响职业从业人员身心健康,是当前困扰职业人士的一大难题。而在将体能训练融入高职体育教学之后,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活动,不但能够强化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掌握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保健知识和保健技能,并引导学生养成积极锻炼、科学保护、主动预防的良好习惯,从根本上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

二职业体能训练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根据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特点,优化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高职体育教学活动的方向标。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特点,优化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将职业体能训练纳入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体系之中,是职业体能训练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基础。

为了确保高职体育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进行教学目标的优化时,一方面应注意从高职体育教学的健康属性出发,考虑一般性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还应注意从高职体育教学的职业属性出发,设置特色性的教学目标。例如:在针对高职体育教学的身体健康目标进行优化时,既要从高职体育教学的健康属性出发,设置“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和体育运动知识”这一般性的教学目标;同时还需要从高职体育教学的职业属性出发,设置“发展与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相关的体能、素质,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职业保健知识和职、业保健技能”这一特色性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将职业体能真正纳入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体系之中,才能够为职业体能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顺利融入提供保障。

(二)根据不同专业的体能需求特点,组织有针对性的职业体能训练内容

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往往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为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体能训练内容,就成为了确保职业体能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有效融入的关键。然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数量比较多,为每一个专业分别制定对应的职业体能训练内容通常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将学校现有的专业分为几个大的类别,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职业体能训练内容的组织与选择。

例如: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所采用的主要身体姿势,将学校现有的专业划分为静态坐姿类、静态站姿类、流动变姿类和工作操作类四个大的类别,然后再根据以上类别专业的特点,分别组织和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以财务管理专业和文秘专业为例,财务管理专业和文秘专业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均需要在较长的工作时间内保持坐姿姿势,属于静态坐姿类的专业。这一类别的专业对学生的颈部力量、肩部力量和指腕力量等往往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为了发展学生上述身体部位的力量水平,就可以选择头颈运动、羽毛球、办公室健身操、徒手伸展体操等有助于上肢力量发展的活动,作为以上两个专业职业体能训练的主体内容。

(三)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体能需求,优化高职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对高职体育教学成效进行衡量和验证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评价活动时,仍然以学生基础性体育动作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为主,少部分院校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引入了对学生体育学习态度的考核,但是却普遍忽略了高职体育教学的独特性,在教学评价内容上与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内容并无明显不同。而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学生职业体能发展过程中的促进作用。为了避免以上问题,就需要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体能需求,对高职院校当前所采用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优化。仍然以财务管理专业和文秘专业为例,这两个专业同属于静态坐姿类,对学生上肢部位的力量要求较高,所以,在针对这两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评价时,就要突出这一点,将学生上肢力量的考核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再如,酒店管理专业属于静态站姿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往往需要长时间站立,腰腹部和下肢部位所承受的压力比较大,对腰腹力量和下肢力量的要求较高,与此相对应的,在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评价时,就要注意突出对腰腹力量和下肢力量的考察。

三、结束语

高职体育教学是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服务的,而职业体能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高职体育工作者,我们应将职业体能训练融入到高职体育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将来的职业。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