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

2018-09-13唐旭陈蓓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17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计算机教学职业院校

唐旭 陈蓓

摘要:信息技术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给受众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数据等,还改变着受众的行为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仍只重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的培养和提升;而这种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环境要求相悖,甚至还会制约社会的进步及现代化的推进。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环境下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所需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7-0175-02

1 概述

我国市场经济逐渐向全球化、世界化方向发展,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应用型、技能型、职业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而随着第三次的科技革命发展,使得我国进入到一个信息技术发展的高新时代,因此,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者应不断分析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着眼于就业需求,进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最终为企业培养出一批优秀且合格的人才,最终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 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2.1 计算机教学与实际脱节

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过于老化、陈旧,且教学设备也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其中,前者是导致计算机教学与实际脱节最为主要的一个因素。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快了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但职业院校所使用的教材过于老化,会造成教学内容和案例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最终造成教学质量低下[1]。加之,计算机教学时所使用的设备落后,致使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及时、有效地开展最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此外,职业院校实训的基地、实训软件等硬件建设明显滞后,也使得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无法达与企业、社会接轨。

2.2 教学的实践性、实效性比较薄弱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须具备:较高的软件操作、信息技术认知、网络系统维护与安装、网页制作、计算机硬件故障的诊断与维修等能力,而这些能力均须在实践教学中完成和提升;但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对实践性的教学较为薄弱,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致使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弱,无法满足信息技术发展需要。部分职业院校虽注重对学生实践性能力的培养,但教学的实效性不足,无一个确切的培养目标,甚至无法与社会脱节,最终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3 缺乏灵活的教学方法

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仍采用的是传统的“一刀切”模式,这种模式的授课、教材以及考试等均是统一实施,这不仅加剧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化,而且还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大部分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虽引入了多媒体,但也仅仅起到了替代黑板的作用,与传统“一刀切”模式的实质基本相同;学生仍是被动接受知识,致使学生积极性、创新力较差[2]。

2.4 考评的方式设置不合理

职业院校主要是为国家和企业培养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而考核方式的设置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着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掌握程度。但目前职业院校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核方式仍采用的是一床的证书考级、理论笔试等;这种应试教育和考核方法,仅能够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度,而无法对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进行检验和评价;甚至无法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背离。

2.5 教师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任一事物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计算机技术也不例外;相较于其他事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更快,且发展及更新的内容更多;然而,部分计算机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落后,对于新技术仍采取的是固步自封的态度,无法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等教学目标。

3 信息技术环境下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对策

3.1 改进教学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环境下出现了一批新兴的语音和视频聊天工具、自媒体、互联网等在线平台,而这些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海量的参考资料和学习方案等。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应科学引入在线系统,并凭借MOOC在线授课系统,改善和优化教学环节,并使用新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课前学习。在计算机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应根据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偏差进行系统的讲解,并帮助学习效率不高的学生,梳理出一个有效的知识体系。此外,学生也可以利用MOOC在线学习系统,进行在线自主学习,并检查学习的成效;学生还可以利用系统与教师进行在线讨论、交流等,进而突破师生之间空间和时间上的界限,最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3]。

3.2 全面培养学生理论联合实践的能力

当今社会中,实践应用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素养,且理论知识若无法运用于实践,将会失去其意义;同样的,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也无法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加之,计算机作为实践与理论结合性较强的学科,全面培养学生理论联合实践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生自主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时,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操作的技能,定期开展实训活动,进而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此外,教师还应适时引进多媒体、实训软件等进行实训辅助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3.3 构建一个综合化的教学平台,完善教学的资源

职业院校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学生构建一个综合性强的教学平台,平台囊括:教学辅导、指导互動;在线数据存储和分享;教师在线辅导学生学习和监控;考试系统及考试预约;日志的统计和分析等内容;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实时地、科学地分析学生学习的状态、资源和设备的使用情况、教师辅导和指导状态等,而且还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学的资源[4]。此外,学校还应定期对教学平台尽心维护,并及时更新教学平台上的内容;教师也可通过平台充实教学APP、微课等方面的内容,而学生则可通过平台与教师进行实时沟通和交流。

3.4 建立行之有效的考评方法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应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多元化、实践化以及网络化的考核方法,并建立专门的学习跟踪档案,实时记录学生对计算机登陆、使用情况;同时,教师还应将血色会给你的“出勤率”纳入到考核范畴内,进而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质量[5]。

3.5 强化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进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作为计算机知识的教育者和传授者,其自身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率以及教学的质量。加之,计算机知识及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教师教授的内容必须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方能够实现教学的目标。而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最为快捷的方式及途径,因此,职业院校应加大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快速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此外,学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派遣教师进入企业进行进修,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

4 结束语

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规划被列入到我国“十三五”的规划、实施内容中,而在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对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除了能够满足社会及经济市场所需的应用型、技能型等人才以外,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及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为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飞.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分析[J]. 电子制作, 2016(24).

[2] 杨艳梅, 刘心军, 赵新义,等.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J]. 文理导航(下旬), 2017(11).

[3] 宋菲菲. 信息化背景下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 通讯世界, 2016(20).

[4] 冯馨. 浅论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教改[J]. 经贸实践, 2017(2).

[5] 张玮. 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研究[J]. 科技风, 2017(7).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环境计算机教学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效益的方法与策略探讨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改革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