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地区精准扶贫与民族旅游经济融合发展研究
2018-09-13黎富兵孙小岚段华琼
黎富兵 孙小岚 段华琼
摘 要:攀西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众多,是四川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长期以来,我国旅游扶贫实践中贫困人口的利益被长期忽视,导致旅游扶贫目标偏离,精准度较低。将攀西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实现旅游扶贫具有重要意义。在结合攀西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本文对攀西地区旅游扶贫做出了合理规划,提出了攀西地区实现旅游扶贫的五种模式。
关键词:攀西地区 旅游扶贫 民族
一、攀西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攀西地区(包括攀枝花市和凉山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匹配天成。有邛海-泸山、螺髻山、泸沽湖等6个4A 级景区;有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多个3A 级景区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火把节、摩挲人聚居地——泸沽湖等优质的旅游资源。攀西地区居住有彝族、纳西族、藏族、傈僳族、苗族、布依族等43个民族,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二、攀西地区是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四川省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攀西大小凉山彝区、川西北高原藏区、川北秦巴山区、川南乌蒙山区等四大连片贫困区,其中川南乌蒙山区又包括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雷波县共8个彝区县。由此可见,攀西地区尤其是大小凉山彝区是四川省脱贫攻坚的绝对主战场。
按照凉山州“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7年安宁河谷地区6县市率先脱贫,提前实现小康;2018年普格、雷波、甘洛、越西、盐源、喜德、木里7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控制在4%以内;2019年布拖、昭觉、金阳、美姑4县脱贫摘帽,确保到2020年全州50.58万贫困人口、2072个贫困村、1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凉山州脱贫任务紧迫而艰巨。
现阶段,旅游扶贫已经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我国计划通过发展旅游带动17% 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攀西地区应抓住国家建设攀西大小凉山彝区和川南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区机遇,通过整体规划、区域合作、政策扶持等措施,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挖掘民族旅游元素,形成民族旅游与精准扶贫相融合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发挥资源的经济效应和扶贫效应,对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促进攀西民族地区连片扶贫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攀西地区旅游扶贫规划
根据攀西地区的地理地貌、旅游资源禀赋以及贫困人口分布,攀西地区应形成“一体、双核、三节点、四环”的旅游扶贫空间布局。
“一体”指以京昆高速为纽带,将攀枝花地区和西昌地区连为一体,纵向贯穿攀西地区,连接沿线高等级旅游资源,带动区域旅游联动发展,规划建设安宁河“农文旅”生态阳光走廊。
“双核”指的是攀枝花和西昌这两个核心城市,要依托攀枝花和西昌良好的交通便利条件,发挥双核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担当起游客的输送、旅游商品的流通、宣传窗口作用。
“三节点”是在旅游中起核心作用的发展节点,要充分发挥攀西地区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邛海—螺髻山、泸沽湖风景区的吸引力,带动周边区域联动发展。
“四环”是将规划区内主要景区节点和重要发展区域串联起来的环状旅游线路,是旅游发展的核心骨架。根据攀西地区的旅游资源分布,构建4条闭合旅游扶贫线路。第1条是西昌—攀枝花—丽江—泸沽湖—西昌的闭合旅游扶贫线路;第2条是西昌—普格—宁南—会东—会理—米易—德昌—西昌的闭合旅游扶贫线路;第3条是西昌—昭觉—金阳—雷波—美姑—越西—冕宁—西昌的闭合旅游扶贫线路;第4条是攀枝花—盐边—华坪—盐源—攀枝花的闭合旅游扶贫线路。各旅游扶贫环线的旅游资源分布如下:
上述4条旅游扶贫线路基本覆盖了攀西地区的贫困区域,因此攀西地区旅游扶贫的效果就在于这4条环线周边居民参与旅游的广度和深度。
四、攀西地区旅游扶贫模式
(一)高山移民与旅游扶贫结合
攀西地区海拨高、自然条件恶劣,少数民族众多,就地实现脱贫致富的难度较大。近年来的扶贫实践表明,将高山地区的居民整体搬迁到低海拨地区,不仅有助于他们摆脱贫困,也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高山移民将偏远地区的农户向中心场镇迁移,将分散的农户集中居住,便于居民参与旅游生产经营活动,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有计划地将移民新村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让高山移民成為当地旅游开发的生力军。凉山州已重点对居住在海拔2500米以上高寒山区的30万贫困群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仅2017年,建成新村新寨570个、幸福美丽新村488个,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4万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0097人,25.88万贫困群众实现安居梦。
(二)乡村旅游扶贫模式
攀西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乡村旅游是贫困人口能真正参与及受益的有效扶贫路径。采取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依托当地田园风光和民风民俗,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开办小型旅游经营实体,打造乡村观光、民族山寨、养生度假、民族节庆等吸引力强的旅游产品,让当地民众投身于旅游开发中并实现脱贫。
凉山州具有旅游发展条件并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共有170个。据初步调查,这些贫困村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村庄,地势依山傍水、环境清丽秀美、文化原汁原味,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通过发展旅游将带动大量的农村人口脱贫奔小康,从而实现旅游扶贫目的。
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脱贫增收,凉山在普格等9个县72个村实施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重点实施示范项目带动、规划标准引领、基础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等8大重点任务,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培育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培育乡村旅游消费热点。
依据规划,未来几年,凉山将着力发展以西昌、冕宁、德昌为重点的安宁河谷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以盐源、木里为重点的民族风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以会理、冕宁为重点的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产业带,以雷波、昭觉、宁南为重点的川滇田园风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通过旅游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农民就业致富。
(三)文化旅游扶贫模式
攀西地区居住有43个民族,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多姿多彩。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少数民族创造了大量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史诗,音乐、舞蹈、绘画,以及有价值的科学典籍;建造了很多雄伟壮观、绚丽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在我国目前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少数民族项目有515项,约占项目总数的42%。因此,要在攀西少數民族聚居地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利用当地特色的彝族、纳西族、傈僳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体验产品。要通过音乐、歌舞、文学、工艺品、节庆活动等各种形式宣传民族文化,让外来游客感知民族文化,以民族文化为突破口,以文化力驱动经济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实现文化旅游扶贫。
基于贫困人口真正参与旅游开发并受益于旅游经济的目的,把扶贫攻坚的相关项目与推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结合起来,强化攀西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民族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传承,以点—轴开发模式,大力发展攀西地区乡村游、少数民族山寨游,着力扶持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重点发展民族漆器、刺绣、民族服饰、彝族月琴等民族工业品开发,以民族史诗和民族歌舞为载体,打造攀枝花迤沙拉俚濮彝族文化、大凉山彝族文化和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文化等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实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
(四)特色农业与旅游扶贫结合
攀西地区日照充足,气侯宜人,生态环境优越,特色农产品丰富,部分农产品耳熟能详,如凉山苦荞茶、盐源苹果、攀枝花芒果等。攀西地区围绕特色农业资源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已建成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马铃薯基地、全省最大的草食畜生产基地、获得“中国苦荞之都”、“中国蚕丝之都”、“中国桑葚之乡”等称号,加快建设全国优质高原水果基地、全国重要的优质花卉基地、全国最大的油橄榄基地和“1+X”生态产业基地。
农业在攀西地区占有重要地位,凉山州有农业人口446万人,占全州人口的86%,如何让农业人口参与到旅游中,分享旅游收益,这对攀西地区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通过特色农产品带动扶贫已初见成效。“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声名鹊起,凉山州以统一“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包装、标识、字体、广告宣传用语“四个统一”,倾力打造“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全州农产品累计创建中国名牌1件、中国驰名商标7件、四川省名牌产品20件、四川省著名商标23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1个。全州获准统一使用“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标识和包装的产品达1490个。
此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也得到不断发展。目前全州家庭农场已达6607个,农民合作社发展到6064个,合作组织成员达10.3万个,带动农户39.8万户。创建国家级示范农民合作社27个、升级示范农民合作社46个。全州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05家,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2017年,新建林业生态产业基地510.7万亩、大棚蔬菜基地2.7万亩,推广“青薯9号”101.5万亩。这些举措为攀西地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旅游扶贫提供了良好契机。
今后,攀西地区要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特色产业,农产品要走高端路线,大力发展以清洁、分级、包装等为重点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继续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以品牌提升产品档次和效益,利用“互联网+”模式,实现农特产品的网上销售,把攀西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优势变为市场品牌优势。
(五)生态康养与旅游扶贫结合
攀西地区安宁河谷地带海拔高度为1000~1500m,属亚热带气候,呈现出南亚热带至北温带的多种热量条件组合,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年均气温在14℃~21℃,冬暖夏凉、十分宜居。攀西物种资源十分丰富,各类生物资源在6000种以上,森林覆盖率高达55%-60%,空气洁净,负氧离子含量高。攀西拥有世界级的钒钛磁铁矿藏,而磁石具有潜阳安神、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等康养价值。攀西农作物的光能生产潜力和光温生产潜力为全省之冠,被誉为“天然温室”,拥有粮油、芒果、枇杷、早春蔬菜、石榴、柑桔、酿酒葡萄、花卉、中药材、畜牧、水产等特色农产品,且品质优良。
此外,攀西地区幅员广袤、人口稀疏,民风淳朴、与人为善、社会安宁,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为生态康养构筑了良好的社会生态。2013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四川省也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等康养产业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一并明确为全省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制定了相关支持政策。由此可见,攀西地区是我国生态康养产业发展的适宜地区,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曾瑜皙,杨晓霞.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战略路径选择[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2]黄兴旺等. 对贵州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17,(7).
[3]简红阳.攀西地区旅游资源优势评价[J].中华建设,2015,(12).
[4]刘祥恒,罗明义.乌蒙山片区旅游发展及扶贫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5,(8).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责任编辑:代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