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田径专项学生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09-13张帆

体育时空 2018年7期
关键词:运动训练高校现状

张帆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7-057-01

摘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体育事业的繁荣,当前我国正处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型时期,对于高级体育人才的需求较大,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在高级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因为纲领性指导方案的缺乏,各个高校在田径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需要高校充分重视起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田径专项学生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 高校 运动训练 田径专项 现状 对策

一、前言

高校运动训练主要是为了培养具备竞技运动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能够从事与经济运动教学、科研及管理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田径专项是运动训练专业的传统项目,做好田径专项学生的培养非常重要。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强调与教学大纲为依据,这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归宿。针对当前高校运动训练田径专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培养的有效性。

二、高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田径专项学生培养现状

(一)教学任务实施情况

在对教学任务进行明确后,需要确保其顺利实施,并在实践中做好修正与改进工作,以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在田径专项训练中,科研能力不足,依然将田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以及裁判能力作为培养重点,忽视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发展,也没有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等的培养,忽视了教学任务的全面性。

(二)专项课程实施情况

在教学大纲执行环节,高校需要结合人才培养要求以及田径知识本身的需要进行课时分配,必须满足学习规律。对于田径专项学生而言,不仅需要学习公共课程,还需要研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从其学习能力、体能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常刚应该将专每周的专项训练课程设置为6-8个课时。相关调查显示,很多高校在田径专项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课时安排不合理的问题,若课时安排少,不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田径知识,课时安排多则会导致学生压力的增大。不仅如此,相当一部分高校在教学中存在过度依赖教学大纲的情况,忽视了自身教学实际,一味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得教学脱离实际,影响教学效果。

(三)实践能力培养情况

实践能力对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是田径专项训练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新时期,高校田径专项实践能力培养表现出几个显著特征,如培训方式多样化、教学手段单一化等,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多数高校在田径专项教育中,安排的实习时间不足,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单一的教学手段同样影响了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

三、高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田径专项学生培养策略

(一)优化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如果教学大纲不具备可行性,则必然会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对田径教学大纲进行及时修订,保证其具备良好的适用性及时代性,满足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升其可行性,为田径专项学生的培养提供良好支撑。

(二)强化综合能力

立足新形势,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应该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文化水平、品德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确保其能够在田径训练中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具备良好田径专业技能、丰富文化知识以及健康身体素质,能够满足田径实践和科研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同时,高校还应该根据自身的环境、经济以及教学设施等情况,在坚持教学目标基本方向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学目标,提升田径专项训练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三)改革教学内容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田径专项课程实施的前提,也是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针对当前多数高校运动训练田径专项课程设置存在的课时不足,学时学分比例不协调问题,在教学中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具体来讲,一是应该适当增加理论课课时数,确保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的协调发展;二是应该在田径课教学中,融入具备时代性和前沿性的田径理论及科研成果,提升教學效果;三是在技术教学环节,需要进一步强调项目的健身价值,改变田径教学一味强调竞技的情况,以此来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进行强化;四是应该适当设置一些娱乐性好趣味性的课程,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四)创新评价机制

评价不单单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诊断,更是能够帮助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促进其知识与技术的学习,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可以借鉴国内外经验,对评价机制进行创新:首先,应该保证评价内容全面有效,不仅包含显性内容,还包含隐性内容,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其次,应该从多个方面及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的相互结合,保证评价客观公正;然后,应该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在一起,不仅强调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还需要关注对学习过程的一评价。

四、结语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会需求也使得高校越发重视对运动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当前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高校管理人员需要重视起来,立足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加强田径专项课程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综合性的田径专业人才,推动田径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运动训练高校现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