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太空之家”完成使命
2018-09-13章文
章文
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有关机构监测分析,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结束了长达7年的太空之旅。
天宫一号精彩“一生”
2011年9月29日,我国首个空间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向太空进发,为中国航天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天宫一号是航天员的‘太空之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说。天宫一号不仅为交会对接任务以及航天员在轨驻留的生活、工作和安全提供了保障,还为建造中國空间站积累了宝贵经验,是中国载人航天历史上划时代的丰碑。
2011年11月1日,天宫一号升空32天后,神舟八号升空,经过2天追逐和5次变轨后成功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两者进行了二次自动交会对接。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精确自动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进驻天宫一号,他们在“太空之家”里工作生活了整整10天,圆满完成了手控交会对接等近30项在轨实验/试验任务。进驻天宫一号第7天,刘旺实施了一次特殊的“太空打靶”,以极高精度成功完成手控交会对接。这意味着我国完整掌握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中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站在中国最高讲台,为全国青少年进行了我国第一次太空授课,把天宫一号和华夏大地紧密相连。6月25日,神舟十号乘组圆满完成了所有科研试验任务,永远离别了天宫一号,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含泪向天宫一号敬礼告别。
送别神舟十号后,天宫一号即完成了主要使命,但仍在继续工作。2016年3月,超期服役两年半的天宫一号,正式中断了数据服务,踏上了漫漫回家路。在太空又孤独地飞行了两年多后,如今,天宫一号终于回归地球,落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回家”之路备受瞩目
天宫一号的归期一直备受全球瞩目。一年多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方网站持续定期发布其轨道状态,全球多家机构也在持续跟踪其动态,预测它何时再入大气层。但是这种预测变数多,难度大。直至3月上旬,各机构预测的再入大气层时间跨度仍达半个月左右。“按现在的技术,通常只能在最后2小时才能确定空间物体的再入时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部研究员杨宇光介绍。
据专家介绍,在航天器再入控制方面,我国早已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从技术复杂度来讲,天宫一号的再入,只需控制在广大无人活动的海洋区即可,而如神舟飞船返回舱则必须安全着陆在指定的着陆场,无论目标面积,还是飞行器安全性,后者难度都远高于前者。
人类所有的载人航天任务,都伴随着飞船残骸的返回。比如我国神舟飞船和俄罗斯联盟飞船均由推进舱、服务舱、返回舱等构成,只有经过特殊保护的返回舱能安全着陆,其他部分在穿越大气层时,都会因为剧烈的摩擦达到很高的温度,发出明亮的光芒,看起来就像是“火流星”一样。
今天,我们向谢幕“回家”的天宫一号挥手告别。未来,中国空间站将建成,让我们一同期待更精彩的演出。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