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2018-09-13朱美玲
朱美玲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核心内容,任何一个民族都要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留存下去,而文化问题的核心内容就是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圣神摇篮,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大量的思想理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结和提出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体现在具有高度凝聚力的价值观上。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起到了难以代替的重要作用。本文作者就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现状为研究基础,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作用,旨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更快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神圣摇篮
第一,众所周知,任何文化都离不开其特定的生长环境,任何文化的背后都隐喻着独特的价值理念,忽略实际情况一味地追寻结果,枉顾实际规律,结果必定事与愿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积淀了浓厚的民族精髓,涵盖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根本的民族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来源。毛泽东同志认为:当今的中国是由历史发展演变而来的,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割裂这段历史。这一点,我们从历史上可以得到很好地启发。从古至今,我国出现的众多品质优秀的先贤都向我们传递了其优秀的价值理念,如“中和”、“以民为本”、“注重德行”、“强调爱国”、“大同小异”等。这些价值理念的出现为现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升和超越。虽然,从根本上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单单只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复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只有秉承着古学今用,取精取粕的理念,才能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才能构建最具中华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善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爱国,崇尚志趣高远,追求品质高尚,注重道德修养。这些思想理念的出现,帮助人们树立了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文化体系,它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不但吸纳了道家、法家、墨家等百家优秀思想来丰富自己,而且还包括了国内外众多优秀的理论思想。在长期的磨合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新鲜的元素,得到了质的飞跃。由此可见,我们应以更加高昂的情绪,更加饱满的状态,积极投身于文化交流的过程,用更广阔的视野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直是我国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目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任朝代的更替演变,这一核心目标却始终未曾改变。例如,周朝时期,宣王所提倡的“中兴”思想;西汉时期,文景帝创造的太平盛世;隋朝时期的辉煌盛世;以及我国所熟知的“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等。毫无例外,历史已经给我们明确的答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与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在总方向上是一样的。
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具体表述,处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我国向来崇尚“公正”、“自由”。远可追寻到儒家学说,道家思想,庄子理论,近有孙中山、康有为等先贤,他们都在不断地追寻着一个“大同”的社会。康有为主张“人人平等”,注重“人权”,提倡“自由”、“独立”以及“博爱”。在近代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更是将“天下为公”的思想理念作为自己一生的标榜。
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具体表述。自古以来,我国不乏爱国之士。岳飞的“精忠报国”,屈原的“为国投江”,辛弃疾的宁死不屈等等都为当代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吃苦耐劳”、“一丝不苟”、“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等都是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这些高尚的意志品质也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共同理想的高度结晶。
三、中华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了行动指南
第一,我国已有可考古典文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了参考。早在周朝,便存有礼、乐文化的完备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中,不同社会阶层定期进行活动,并用礼、乐加以约束,在提升国民素质的同时,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增进了人与人之间关系,促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与此同时,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下,人们对价值取向、道德取向、风土民情等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可以说,礼乐文化的不断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提升了人们的素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以及个人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中华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结民族文化、民族个性、民俗风情等理念,处处贯穿了“周礼”这一核心思想。在这种道德理论的支持下,制定合理的社会制度,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为和谐社会打造坚实的基础。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以提升自身修养为前提,以道德约束为戒尺,站在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双重角度,达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目标。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三个层面,分别为: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其中国家层面为:富強,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为: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个人层面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由此可见,在制定社会制度的时候,要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个方面分别入手,制定出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严明的法律制度。与此同时,还要以不同的阶级从业者的特点为依据,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制度。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普及大众文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更好践行。各大文化类产品在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向大众传递着不同程度的文化影响力。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文化类产品纷纷涌现,其对民众提升文化素养有着很大影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重点战略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特点,综合国内外的形势,做好相应的宣传和培育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只有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参考文献:
[1]杨文英.范宗究.基于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31):53-56
[2]王红英.安玉宗.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途径研究——基于石家庄市社区居民的调查[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6.18(12):33—36
[3]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冯颖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2):93—100
[4]张冬利.蒋舟.从儒家传统文化的历史经验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J].高校辅导员.2017(03):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