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波涌起

2018-09-13叶晓燕

时代青年·视点 2018年4期
关键词:驻村贫困户

叶晓燕

提笔写下这篇文字时,一直有一种澎湃的激情击打着我,不时有许多与洪波关联的诗词在我脑海中跳跃,强迫我安静地思考一些词语的来历,文章出处。如未经雕琢的璞玉,洪波涌起的浪花在心中一浪高过一浪,波涛汹涌翻滚。文字的灵与肉,风骨与品格需要写作者饱含深情倾情倾诉。

观沧海

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建安才子诗人曹操的诗歌总是以胸怀博大,激情澎湃,脍炙人口,令无数人景仰膜拜,愧莫能及。而这首气势磅礴的《观沧海》,正是我们的主人公——洪波姓名的由来。

01

1988年12月19日,洪波出生于潢川县桃林乡春河村。春河,是固始县与潢川县的分界线,河水如带,蜿蜒曲折环绕村庄。春河如同一位古代娴雅的女子,峨冠高髻,云鬓贴花,纤纤玉指轻抚着身边儿女的每一寸肌肤。

洪波说,自己是喝春河水长大的,是水命。洪波的母亲是位小学教师,她熟读“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诗句,于是给儿子取名“洪波”,希望他无论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风云变幻,也要做弄潮儿敢为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洪波做到了。

2010年7月,他毕业于云南大学法学院,次年3月,他顺利考入河南省固始县人民检察院侦监科。不知道内情的人只看到檢察官外表光鲜干练,那仅只是风光的一面,实际上,检察官是个高风险职业。需要耐得住清贫,不为利益所动。检察官主要职责是侦查监督犯罪嫌疑人员,平均每人每年几百个案件需查办,砖头一样厚厚的案卷书,一本一本摞起来比人还高。办案需要细致入微,甄别关键细节,洞察嫌疑人作案动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无数的优秀检察官以辛勤工作不负肩上的警徽和入行的誓言,也有一些思想懈怠,放松警惕,忘记了党和人民的重托,恣意利用自己的权力,追求铺排,挥霍,浮华享受,最终自己沦为厚厚案卷中的主角——锒铛入狱,令家人朋友蒙羞。

洪波不负其名,他选择了一条高标准,严要求的强者之路。5年来,工作上他起早睡晚,披星戴月,勇立三个三等功,多次被市院评为“侦查监督业务尖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渎职局工作期间,他又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他注定是时代的弄潮儿。

02

扶贫工作是个大事。

要在2020年之前甩掉贫困帽子,对于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时间紧,任务重。而选拔机关干部来农村进行帮扶工作,选派什么样的干部?这对干部是个考验,更是扶贫工作能圆满验收的关键。不干事、干不好事、只会空口白牙说大话的干部肯定不行,蜻蜓点水、把扶贫工作看作政绩、隔三差五进村“走个秀”的干部也不行。只有勤政务实、能沉得下心、俯得下身子、真正与百姓打成一片的干部才是脱贫攻坚战需要的好战士,干部进村,必须查找准贫困户的致贫根子。然后,要积极寻找措施,多方筹措资金、引入技术,以全新的致富理念带领群众脱贫。贫困帽甩掉了,基层百姓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了,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近了。

2015年6月,洪波接到消息,自己将作为检察院派驻的第一批扶贫工作队员派到陀佛村,捏紧了通知书,洪波的脑海迅速闪过一个个念头,去还是不去?他在走廊里慢慢踱步,战争时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打仗不怕死,和平年代就是要无条件听从党的指挥。领导带头,群众加油。组织上让自己去驻村,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肩膀上忽然被压上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洪波抬起头,透过半开的窗户,初夏微风拂面,伴着向晚夕照,已有稀疏的蝉鸣升起。

走!驻村去!

带上简单的行囊,洪波来到了陀佛村,这是个扎根在丘陵地带的村落,距离乡政府15公里,全村总人口2895人,是张老埠乡五个重点贫困村之一,现有贫困人口55户154人。

经历了和村干部的几次谈话,洪波初步了解了村里基本情况。剩下的工作该咋办?单在村委会动动嘴皮子肯定无法开展工作。洪波骑上自己的小“电驴”(电瓶车),挨家挨户敲门,对贫困户逐一上门调查,家里没人的,就去一次、两次、三次……直到啥时找到人为止。驻村谋划脱贫发展大计就要心无旁骛,和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洪波坐在人家里的小板凳上,一边倾听村民诉说苦恼,一边迅速写下一行行笔记。通过对口摸底,排查问题,渐渐地,洪波对陀佛村的情况有了把握。利用驻村队员的身份,他及时向上级反馈处理一些近在眼前的棘手问题。来的次数多了,陌生人之间的隔阂打消了,聊的话题深入了,老百姓都喜欢上了这个扎实,机灵,憨厚的小伙子。

在洪波的辛勤努力下,陀佛村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级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农户许多具体实际困难得到逐步解决。开挖赵店水库用于渔业养殖及农业灌溉,帮助维修染坊文大堤埂及排洪;投入积极争取切块资金3万元投入张老埠乡丰硕养殖场,带动6户贫困户入股分红;争取金融扶贫贷款100万元,带动20户贫困户入股分红安排贫困户到鑫丰园养殖场从事锄草施肥等劳动,帮助23户岔困户实现稳定增收;争取了全村推进项目——14公里水泥公路和18公里交通扶贫道路;积极宣传上级有关惠农扶贫政策,发动该村贫困户异地搬迁、分散安置扶贫19户,外出就业100余人;村民安全饮用水、农网改造工程也正在加快实施……

三年来,陀佛村的沟沟坎坎都留下了洪波的身影,不知流了多少汗,滑了多少跤。人们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许多的驻村队员都换岗回去了,唯有洪波却如黏合剂一般和陀佛村越黏越牢。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洪波在驻村日记中这样写道。三年来,洪波的脚印踏遍陀佛的山山水水,陀佛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他的足迹,洪波尚有些稚气的面庞,一头汗水,风尘仆仆骑着小电驴的身影,如同胶片一般烙映在乡亲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陀佛村,这里是片神奇多情的土地。陀佛村的风含情,水含笑。热情的张开臂膀迎接检察院的客人。这里已结下了深情厚谊,生根、开花、结果,怎能轻言离开。

洪波的辛勤汗水浇铸了固始检察院干警与陀佛村民鱼水情谊的佳话,党和人民都看在眼里。2017年2月,由于扶贫工作成绩突出,洪波赋予驻村第一书记之职。第一书记责任重大,沟通协调,大事小情都要具体操心。

正当扶贫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时,洪波的爱人有了身孕,羸弱的她正需要家人的陪伴和照顾。尽管洪波对妻子也有似水柔情,但是他却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返回县城的要求,而是将对妻子的愧疚按捺在了心底,咬咬牙,转身走向了陀佛村的广袤田野。

领导有劲头,群众有盼头。有劳动的辛苦,就有收获的快乐。洒下多少汗水,就可以收获多少金子般的掌声。以心换心,其利断金。

陀佛村村支书李士贵告诉笔者:“洪书记如同一泓清泉,润物无声,滋润着这片干涸而又多情的土地。”把脱贫当成事业视贫困户为亲人,站起来是一把伞,俯下身当一头牛。在洪波心中,每一道渴求的目光,都是一根长长的鞭,激励着他加快前行的脚步。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仁和镇的王玉芳20多年前就来到陀佛村山湾村民组定居,没有身份证,老家的户籍已注销。今年9月,丈夫陈家庆留下三个女儿撒手人寰,全家陷入困境。由于是“黑户”,无法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洪波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与王玉芳老家的派出所对接,费尽周折,终于给她办好了身份证。

诸如此类的小事,一件又一件,背后凝结了洪波年轻生命的点滴心血,而这些心力,远非我用笨拙语言可以描述出来的。

03

意外发生在12月15号的深夜,為了将新评定的贫困户家庭人员的详细信息录取到国家贫困户系统,洪波加班加点,终于将14户贫困户的家庭人员信息和183户脱贫户对照表整理完毕。洪波暂住的计生所距离村部有13公里,周遭泯寂无声,唯有呼啸的朔风在耳畔嘶吼。

没有路灯的深夜,车头射出的微弱光线很快就被吞没在不见五指的夜色里。这条路虽已走过近百次,但是乡村土路的路况实在难把控,狭窄逼仄,崎岖坎坷,洪波骑着电动车在风中摇摇晃晃地前行,纵使千般小心,却还是没能躲过未知的路障。只感觉轮胎下重重一阵颠簸,洪波失去了平衡,连人带车狠狠砸了下去。沉重的车身压在他的腿上,钻心的痛山崩欲裂般地袭来,洪波疼得几乎失去意识,却又咬牙强迫自己忍着疼保持清醒,他尝试着把腿抽出来,却丝毫动弹不了,只能挣扎着掏出手机,给乡计生所主任孙福海打电话说明情况。孙主任一听便知情况危急,立刻起身驱车赶来,将其送至乡卫生院救治。卫生院院长赵胜华初步诊断为粉碎性骨折,建议送条件较为完备的县医院治疗。伤口简单包扎的处理后,孙主任立刻将其送至县人民医院骨科进行进一步检查,经专业骨科医生检查,洪波的右侧髌骨骨折。第二天下午两点,洪波在县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的过程漫长而艰辛,粉碎性骨折的手术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骨头碎片一旦清理不干净,不仅会影响后续的痊愈,还有可能给周围其他器官造成隐患。时间一分一秒地流淌过去,等到手术顺利结束时,天已经黑透了。 经过一夜安眠,12月18日,冬日暖阳缓缓地照在窗子上,闪出灼灼金光,仿若送来了丝丝暖意。窗外一树腊梅枝枝蔓蔓,一簇簇,一串串,旁逸斜出,竞相怒放。

上午,固始县人民医院5号楼337房间,笑语声喧,浓浓的爱意氤氲荡漾着。固始县委副书记叶金广、检察长陈军一行,来探望因公负伤的洪波。叶金广书记、陈军检察长等为洪波献上鲜花,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慰问。询问完病情和治疗情况后,叶金广书记嘱咐他不用担心陀佛村扶贫工作的推进情况,安心养病,争取早日康复。叶书记是从信阳市委调来的干部,曾任市领导秘书的他,文字功底扎实,深厚。他说话时语调低速缓慢,表情凝重,大家都用心聆听。他说,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到冲刺阶段,广大基层干部们在脱贫一线殚精竭虑,加班加点。第一书记更是一马当先,身先士卒,跃马扬鞭,忘我工作,付出的辛劳,党和人民定会铭记。此刻,时间静默,阳光,空气充盈了整个房间。人们心里暖融融。那晶莹的色彩,就像春河水在缓缓流淌、浸淫,娓娓讲述着岁月的故事。

陀佛村的乡亲们听闻了洪波的情况,扶老携幼,自发地进县城探望这位年轻的好书记。西店组贫困户洪作友听说洪书记住院了,一大早就起床,小心翼翼提着一篮子鸡蛋,站在路边等了一个多小时,才搭上过路的客车赶进县城。洪作友的儿子因纠纷被判刑,留下了小女儿由洪作友抚养。失去青壮劳动力的农民家庭实在度日艰难,洪作友年老体弱,小孙女差点因为家庭贫困辍学,是洪波书记组织捐款捐物,解决了燃眉之急。并推倒了随时可能坍塌的危房土坯屋,新建了敞亮的砖瓦房。礼轻情意重,洪作友说什么也要把这篮鸡蛋带给洪书记。

和洪作友差不多同时到的,还有陈家学和女儿平平。平平捧着一个红红的大苹果,悄悄地放在洪波的床头。曾经,陈家学家徒四壁,平平也差点辍学。正是由于洪波的争取和帮助,如今,平平在固始国励志学校上四年级。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心中有民,才会把群众冷暖放在心问;心中有责,才会视人民为衣食父母。十九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新时代需要这样的好青年,洪波领会了精髓,用无声地行动诠释了真谛,无愧地践行青春无悔的道理。

04

没有高山显不出平地。往事悠悠,文章似乎到了收笔的时刻,回忆疼痛当然是痛苦的,同时也是幸福的。热心的探视人送走了一茬又一茬,又是日落时,斜晖涂抹了一房间的淡紫色。我问他疼不疼,洪波摇摇头,憨憨地笑了。

那一瞬间,我似乎看到陀佛村的山水也遥遥的笑了。

斜阳去处无留意,他日明朝花更红。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能把一件又一件具体甚至琐碎的事做好做实,确实不容易。与老百姓有关的事儿,再小也比天大,驻村第一书记,年轻的洪波,在辛勤的扶贫工作中,谱写了一曲属于新时代青年干部的奏鸣曲。洪波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胸前的检徽。

来自安徽梅山水库的清流从陀佛村流过,在陀佛村脚下浅斟低唱,南干渠三支渠水暖生烟。根脉在潢川的小伙洪波心已移植固始,固始这棵梧桐树,引来了潢川的金凤凰。在这里坚守岗位,在这里喜结良缘。愿这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不畏时光的侵蚀,大浪淘沙,美玉无瑕,在河水洪波的冲刷下越发通透纯净。

猜你喜欢

驻村贫困户
审计师驻村“治未病”桐庐“纪审联动”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驻村队里的手擀面
真心帮扶贫困户的“甜蜜事业”
加价收购贫困户小麦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