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一句“没关系”,孩子心碎30年

2018-09-13李增芬

知音·上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杯子玩具情绪

李增芬

小时候有过一阵被小朋友欺负的经历。

每当遇到那个小男孩,他都会想打我就打我,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幼小的我也学习反抗,但每一次都打不过,只得一个人哇哇大哭。

有一次,父亲从我的身边走过,他看见我哭泣,但却问也不问我一下,就走开了。而当时我心里期望的是我的爸爸,他能够帮助我,帮我出头,哪怕狠狠地警告一下那个男孩也好啊,可并没有如愿。

这样的场景记忆,一直困扰着我好久好久。我会想:父亲不爱我,不关心我;我也会想:他喜欢男孩,不喜欢女孩;我还会想:在这个家里我是不是多余的。

成年后,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尝试给母亲谈谈我当时的感受,希望她能够从局外人的角度给我理解和支持。可我刚讲完,母亲就云淡风轻地说:“那么小的事,过去那么久了你还记得啊。你们都是小孩子嘛,打一下没什么关系。我们不可能去找别人父母,都是左右邻居,惹得大家都不高兴。”

当时,我无语。

在他们眼里的没关系,让我负重前行了这么多年。在他们眼里的没关系,让我一次次经历无能为力的绝望,这份心碎的疼痛又有谁能理解?

父母的一句“没关系”“没事”是对孩子情绪的否定

一个孩子在奔跑的时候摔倒,膝盖皮破未流血,不算严重,但孩子已经伤心地大哭起来。妈妈这时候非常着急地跑过去,把孩子抱起来,告诉孩子:“让你别跑你要跑,给你说你也不听。”

孩子听了,不但没止住哭泣,还越哭越伤心。

这时,妈妈继续说:“好了,好了,别哭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其实,孩子的哭泣说明他此时此刻是很痛苦和伤心的。孩子在奔跑时毫无准备地面临摔倒这一“变故”,心里充满恐惧。在摔倒那一刻,以孩子整个身体的重量把膝盖压倒在地,疼痛的力度很强,孩子只有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疼痛的感受。

孩子觉得自己发生了如此大的事故,妈妈责骂自己,好像是自己犯了错,心里会感觉到内疚。妈妈还说,没事,不要哭,这会让孩子感到混乱,是听妈妈的话还是听从自己的感觉?

伤心、恐惧、疼痛、愧疚的感受被妈妈说成是没事,是否说明疼痛不重要,“负面”情绪本身不重要,这些情绪就不应该出现?

无论是忽视情緒还是让这些情绪消失,都是对情绪的否定。孩子从小就会认识到,所谓的“负面情绪”没有理由存在,不应该存在。

即使肉体疼痛,也要强颜欢笑地对着别人说:没事,我很好,妈妈希望我这样做。这种“没事”,是对孩子真实感受和处境的视而不见,是对孩子表现出的“负面情绪”的不接纳。这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难以表露真实的感受,即使“有泪”也不轻弹,活在别人的外在评价里,压抑、委屈。

父母的一句“没关系”,是允许别人可以不尊重自己

一个心理咨询师分享了一个他的经历,他说他喜欢收集杯子,然后把各种收集来的杯子都写上自己的名字。有个朋友就问他,为啥你要每个杯子都写名字啊,毕竟杯子都摆在他家里,不用写名字也属于他。这个咨询师后来尝试自己分析了一下,因为写上了名字,别人就不会拿了。

他心里可能会有一种感觉,即使是他的东西,如果没有写名字,都可能随时被别人拿走,他通过写名字的方式来宣告自己的主权。

他回忆小时候,他有一个玩具,如果弟弟喜欢玩,妈妈会说,你是哥哥,把玩具让给弟弟玩。其实,妈妈就是在告诉他:“没关系,你是哥哥,失掉自己心爱的玩具,吃点亏,都是可以的,毕竟你比他大,需要有做哥哥的样子。”

他说有一次一个同学穿了一件衣服,很眼熟,他就问同学,结果同学说是他送的。当时他自己都感觉到很惊讶,同学喜欢自己的衣服,他想也不想就送给别人了。无论是弟弟,还是同学,好像都轻而易举地在他这里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妈妈以这种“没关系”的态度让他妥协,让他感觉自己好像没权利拥有自己的玩具,让他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默默忍受,让他一步步失去对自我的统治权。

当然,这位咨询师通过分析和自我成长为自己在关系里找到了新的出路。在杯子上写上名字,也就是让所有的人包括自己开始尊重自己的东西,尊重自己可以拥有的权利,尊重自己就是独立的人。

父母的一句“没关系”,是让孩子提前走进成人世界

孩子眼中无小事。孩子天生充满探索欲,一片叶子、一朵花、一块石头在他们眼里,都是一个大大的世界。

孩子感受世界的方式是敏锐的、具体的、形象的,他在试图通过自己的视野和理解来解读这个世界。成人活在这个世界已有足够的时间,对太多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对情绪、感受、应对方式、冲突、价值观取向早已有了自己的要求和判断。

所以,当孩子动不动哭泣的时候,我们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不值得大哭一场;当孩子的玩具被抢时,我们觉得没关系,也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

我们害怕流露不好的情绪,害怕别人说我们软弱,害怕发生冲突,在乎别人眼中的形象和面子,举手投足间都希望能够表现得体,符合成人世界的运行标准。可我们忘记了,孩子仅仅是孩子。我们口中的“没关系”,却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孩子无力反驳,即使心中愤愤不乐,可能还得面对父母有力的托辞:我们这是为你好。

如果你不愿孩子如此发展,那么请不要随意对孩子说“没关系”“没事”;如果你希望孩子真实地做自己,就尝试接纳他那些“特别”的情绪反应,遵守孩子的“规则”。在孩子的世界里真实的待一会,什么也不必说,什么也不必做,体会孩子心理世界的真实和完整。

如此,你的眼里会不再有“没关系”,只有“关系”。如此,孩子的世界也不再有“心碎”,只有“懂得”。

猜你喜欢

杯子玩具情绪
杯子里有什么
杯子
粘在一起的杯子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神奇的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