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可视化宣教在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8-09-13李慧芳
李慧芳,李 静,姜 旸,葛 杰,罗 敏
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CAHO)[1]标准指南要求药品管理与使用,必须保证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患者调配正确剂量的药品。医院护士作为给药的直接执行者,风险暴露概率最高[2]。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利用无线网络引入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其体积与常见的手机相仿,携带方便,护士可通过PDA直接查看医嘱内容、实时执行医嘱、收集患者生命体征信息,将信息直接延伸到患者床旁,实现了移动跟踪医嘱,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3-5]。患者在办理入院后,手腕上佩戴条形码腕带,PDA红外线扫描该条形码进行核对,此项应用能串联一个用药安全网,有效减少了护士错发药、漏发药等现象的发生[6,7],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护士给药安全。老年人作为用药的主要人群,而口服又是其最常见的用药方式,如何保证老年患者口服用药的安全,应引起临床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目前,武警总医院使用的PDA不仅有红外扫描装置,而且具有图像记录功能和一定的信息储备能力。本研究充分利用我院PDA的图像记录功能,并将其应用于老年人用药健康宣教,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05至 2015-10我院干部病房收治的各类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0例,女2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以病房为单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病区内含20个病房,每个病房2人。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意识清楚、心理健康,沟通良好;(2)年龄≥70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所服药物超过3种;(4)自愿接受调查者。排除标准:(1)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视力、听力严重障碍;(2)老年痴呆和其他急症病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接受传统用药宣教方式和给药,由专门固定的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口头用药宣教,经中心药房摆药,责任护士核对后给药。
1.3.2 试验组 接受PDA可视化用药宣教和给药。(1)实验前期,由我科固定3名责任护士(本科,工作年限3年以上)对常见药物进行图像采集,信息技术部门提供支持,建立常见药物图像数据库。专门培训相关药理知识责任护士6名,对常见药物外观、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的知识掌握良好。试运行PDA可视化宣教两周,责任护士应用PDA图像数据库良好后,试验组正式实施。(2)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护士给药前都先利用PDA扫描核对身份,利用PDA图像库,边给患者看药物图像边给予用药宣教。患者通过PDA可直观地了解药物的外形及剂量,护士同时对药物的用法进行说明,经确认后给药,达到了护患双核对,共同监督的目的。
1.4 评价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的表格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用药种类等一般资料。采用我院院内统一设计的用药风险评估表、药物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收集干预前后用药风险评估分值、药物知晓率、满意度等。三个量表信效度良好,Cronbach'sα 值均为0.8。用药风险评估表包括患者年龄、对所用药的认识、用药态度、不良用药史和用药依从性五个方面;采用10分制,<4分为低度高危,4~6分为中度高危,≥6分为重度高危。药物知晓率是反映患者对自己所用药物的名称和外形、剂量、用药注意事项(1~2条)、基本作用和不良反应(1~2条)的知晓情况;采用1分制,5项每项占20%分值。满意度测评由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对本次住院用药安全教育效果进行评价;采用5分制,5分表示非常满意,4分表示满意,3分表示一般,2分表示不满意,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增幅(降幅)=(干预后均值-干预前均值)/干预前均值,是反映干预前后各项变化幅度大小的指标,当结果为正数时为增幅,负数时为降幅。分别于宣教前后(间隔1周)接受调查分析。1周后由护士长发放健康宣教效果调查问卷,以了解患者用药风险评估情况,对所服药物知晓率及满意度测评。问卷全部为选择题,不能书写的患者由专人提问,患者回答的方式完成。共发放问卷300份,试验组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对照组回收有效问卷149份,总有效率为99.66%。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用药种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患者基线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老年患者基线资料比较(±s)
注:试验组,PDA可视化用药宣教方式和给药;对照组,传统用药宣教方式和给药
试验组 150 76.38±5.68 140 10 4.30±1.35对照组 149 76.52±5.95 140 9 4.30±1.39 t/χ2值 0.214 0.367 0.030 P值 0.830 0.506 0.976
2.2 两组用药宣教干预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在药物知晓率和用药风险评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4,P=0.886;t=0.059,P=0.953)。给予用药宣教后,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对所用药物的知晓率明显提高(t=22.096,P<0.001;t=18.602,P<0.001),增幅分别为26.44%和35.53%。两组用药风险评估分值明显下降(t=18.434,P<0.001;t=14.794,P<0.001),降幅分别为17.46%和18.9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用药风险降低的幅度更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1,P=0.659)。试验组药物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32, P=0.009),见表2。
2.3 两组给予用药宣教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满意度为(3.77±0.72)分,高于对照组的(3.58±0.6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04, P=0.017)。
3 讨 论
由于生理原因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与中年人有较大差别,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用药种类多、频次大的现象十分常见。而且受记忆力、心理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和自身文化水平的影响,老年人对药物知晓率低,用药依从性差,用药安全问题凸显。患者用药知晓率是反映患者对所用药的名称、外形、剂量、用法及注意事项掌握程度的指标。药物知晓率受年龄、文化程度的影响较大,且调查数据显示仅70%的患者对所用药物的名称清楚,对药物的外形、剂量和用药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却明显低于50%[8]。患者对药物的知晓情况直接影响其用药依从性,而依从性的高低又直接决定了用药效果的好坏。因此,本研究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药物知晓率和用药风险评估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其实施PDA可视化用药宣教。
本研究所选患者服药种类均超过3种,其在家均有过不良用药史(包括服药时间不准确、漏服、多服、自行改药等);虽然所有患者文化程度均在大专以上,但药物知晓率低于60%。用药风险评估分值是反映患者用药安全风险的指标,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用药安全风险越大。本研究中入院患者的用药风险分值均值在6 分以上,属用药高风险人群。总之,此组老年患者入院前用药风险高,安全问题严重,该研究结果与冯秋英等[8]的调查一致。
利用PDA的可视功能,给予可视化用药宣教,患者能更清楚、更直观地了解所用药物的外观和剂量,更容易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护患双方用药信息的对等。给药前通过PDA可视图片核对,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护患双方药物双核对,患者用药更放心。利用PDA的图像记录和存储功能建立老年患者的用药图像数据库,一次收集可以长久的保存使用,避免了护理人员的重复劳动,减轻护士工作量。同时药物图像数据库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为科室新进人员学习,科研提供数据资料,另一方面对于老年病区的用药安全管理具有长远的意义。
目前PDA在临床用药安全管理方面,仅限于利用其红外线扫描功能,通过对患者腕带上的二维码进行识别以核对患者用药信息,该方面使用频次最高[9,10],弥补了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给药差错,但是不能识别药物,也无法避免那些因给药时间不准确等多环节因素导致的失误[11]。国外研究报道,PDA上可安装药品数据库及医学辞典等应用软件,护理人员可以随时学习某一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导临床工作非常实用方便[12],并能有效的开展相关循证护理实践[13]。另有研究报道,可利用PDA 的拍摄和影像传输功能,将床旁拍摄的患者病例影像资料直接传输给其他医务人员,这项功能一方面实现了医务人员知识的共享,另一方面也使患者得到更精准专业的治疗,满意度提高[14,15]。但是将PDA可视功能应用于用药安全管理的案例尚无相关报告。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两种不同方式的用药健康宣教后,两组患者的用药风险评估分值都明显降低,用药知晓率上升显著。因此,住院期间通过给予患者用药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药物知晓率,降低用药风险,避免用药差错[16],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给予试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用药健康宣教后,两组用药风险评估分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受年龄、不良用药史等不可改变因素影响。但不可否认,试验组患者用药风险降低的幅度更明显,较对照组低2.02%。另外,试验组用药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药物知晓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5%和5.31%,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PDA可视化用药宣教患者接受良好,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宣教方式,该结果与文献[17-19]报道一致。总之,利用PDA的照相可视功能,患者可以更直观、形象地了解所用药物,提高了药物知晓率和用药依从性,从而能更好地引导护士给药前核对。这种方式颠覆了传统的口头用药健康宣教,图文并茂,不再局限于口述,患者更容易接受和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护患双方药物知识的对等,实现了发药用药双方共同监督,控制用药的关键环节,保证了用药安全。但是本研究中应用PDA可视化宣教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用时较长的问题,影响其在老年病区的推广,在以后的实践研究中需继续关注改进。
表2 两组老年患者宣教干预前后药物知晓率和用药风险评估比较(±s)
表2 两组老年患者宣教干预前后药物知晓率和用药风险评估比较(±s)
注:试验组,PDA可视化用药宣教方式和给药;对照组,传统用药宣教方式和给药;与同组干预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 例数 药物知晓率(%) 用药风险评估(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 150 51.82±14.27 70.23±14.50①② 6.12±1.88 4.96±1.81①对照组 149 52.08±16.99 65.85±14.39① 6.13±2.26 5.06±2.11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