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糖脂代谢的影响

2018-09-13游彩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个体化血脂饮食

游彩芳

(佛山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广东 佛山 528000)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目前该病已成为肿瘤、心血管疾病后第三类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威胁的慢性疾病[1],且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颇受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遵医嘱长期用药控制血糖,同时还需要结合科学运动、合理饮食。目前很多糖尿病病人对饮食知识缺乏了解,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做到科学饮食,以致糖脂代谢情况不佳[2],影响疾病控制。我院近年来尝试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糖脂代谢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48例2型糖尿病病人,均与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相符,患者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同意。排除合并严重肝肾疾病、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恶性肿瘤及感染患者,排除有严重消化系统疾病合并者、排除存在精神疾病、沟通障碍、意识障碍者,排除近3个月接受对糖脂代谢有影响药物治疗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之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36~78岁,平均(56.43±3.47)岁;病程3~18年,平均(10.46±2.25)年;观察组男15例,女9例,年龄37~77岁,平均(56.50±3.51)岁;病程3~19年,平均(10.52±2.19)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 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并行用药指导,观察病情,定期测定血糖及血脂情况,指导患者科学运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个体化营养护理:(1)专题讲座:在患者入院之后1周内,展开2次专题讲座,鼓励家属陪同患者参与。第一场讲座重点讲解糖尿病发病机制、营养知识、保持合理饮食对糖尿病的积极意义、提高患者重视程度。第二场讲座讲解糖尿病患者合理膳食知识,如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如何根据血糖情况合理饮食、饮食原则、各种食物的热量等,教会患者计算饮食热量的方法。(2)小组谈论:在第二次讲座之后30min,将患者分成4~6人的若干小组,展开小组讨论,患者根据糖尿病饮食标准,分析自身饮食情况是否合理,通过讨论分析如何实现合理膳食。根据讨论结果,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糖尿病饮食计划,如三餐食物、零食水果、加餐,细致到食物名称与重量。制定出饮食方案后再次讨论,并由护理人员及营养学专家分析点评。(3)发放知识手册:为每位患者发放平衡膳食宝塔图解、居民膳食指南、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等宣传手册,便于患者随时阅读。(4)个体化指导:每周营养专科护士为每位患者展开一对一饮食指导1次,教会患者每天记录自己饮食情况的方法,借助食物模型让患者直观了解食物重量,确保记录准确。护士以营养分析软件计算患者膳食能量、各营养素摄取量和推荐量间差距,根据患者喜好,提供个体化食谱建议。患者出院之后,每隔15d电话随访1次,继续提供膳食指导。

1.3 观察指标

(1)在护理前后展开血糖与血脂检测,所用仪器为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VARIANTTM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仪测定患者护理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患者出院时展开上门随访或复诊,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以非常满意、满意占比之和为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血糖代谢情况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血糖代谢情况(±s)

表1 血糖代谢情况(±s)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8.81±1.05 6.28±0.74 14.05±2.13 8.75±1.07 8.65±1.74 6.46±1.07观察组 8.78±1.12 5.87±0.65 14.12±2.08 8.03±1.02 8.60±1.69 5.64±1.35 t 0.096 2.039 0.115 2.386 0.101 2.332 P 0.462 0.024 0.454 0.011 0.460 0.012

2.2 血脂代谢情况

治疗前两组TG、TC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两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血脂代谢情况(±s,mmol/L)

表2 血脂代谢情况(±s,mmol/L)

TC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2.85±0.64 2.24±0.71 5.84±1.09 3.76±0.84观察组 2.81±0.71 1.87±0.63 5.79±1.10 2.07±0.46 t 0.205 1.910 0.158 8.645 P 0.419 0.031 0.438 0.000组别 TG

2.3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非常满意11例,满意6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70.83%;观察组非常满意17例,满意6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95.83%;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x2=5.400,P=0.020)。

3 讨 论

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通过药物控制血糖,同时还需展开饮食治疗与运动治疗。健康教育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科学饮食几率必不可少的手段,其实施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理念,同时还可伴随患者终身治疗过程,对其体重控制、血糖及血脂控制有直接影响[4]。

目前,很多医院的糖尿病患者饮食相关健康教育仍存在教育方法单一、教育人员不足、教育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传统全家就餐的模式及中餐饮食并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热量摄取控制[5],这导致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情况并不理想。另外,一些糖尿病患者虽然对糖尿病饮食知识有所了解,但饮食依从性并不高,不能主动改变不良饮食习惯[6]。为增强糖尿病饮食干预效果,近年来我科尝试展开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丰富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方法,采取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护理人员一对一指导等多种方式,让患者认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并通过小组成员彼此的鼓励与督促增强患者依从性。为进一步落实营养干预效果,护理人员为患者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利用食物模型让患者了解食物重量,以便其对食物热量及计算方法有准确把握,同时还借助营养分析软件,对每一位患者的饮食情况展开分析,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另外,护理人员鼓励患者详细记录自己每天的饮食情况,长此以往,患者必然可以掌握食物热量计算方法及饮食控制方法,其饮食行为也可得到改善。

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正是因为观察组患者饮食知识增强、饮食行为改善后取得的效果。另外,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升高,这是由于个体化营养护理促进了护患沟通,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糖脂代谢情况,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个体化血脂饮食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春节饮食有“三要”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