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类型、国际体系与全球公共治理
——基于中国天下观理念的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2018-09-13保建云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天下人主义权力

保建云

国家类型、国际体系和全球公共治理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需要解释的核心议题和关键领域,也是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乃至新国际关系理论构建的重要切入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下为公”“天下一家”“大道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等思想所显示出的天下主义(Tianxiaism or Cosmopolitanism)的价值观伦理意识*① 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许纪霖、刘擎:《新天下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通过现代化理论重构与完善,能够为互联网时代的国际社会发展与国际关系演变中出现的各种新的政治经济现象提供新的理论解释。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的有益成分引入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推动有中国元素、中国经验与中国气派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与创新是我国国际关系学界面临的重要任务,已有学者在此方面持续耕耘并发表了有价值的研究文献*② 秦亚青:《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3);阎学通:《道义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载《国际问题研究》,2014(5)。,也有文献在吸收中华传统哲学与伦理意识中的天下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公共天下主义(Public Tianxiaism or Public Cosmopolitanism, PT or PC)概念体系及分析框架*③ 保建云:《论公共天下主义:概念体系与理论框架》,载《天府新论》,2016(5)。。本文针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各主要流派存在的基本假设与内在逻辑缺陷,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中的“天下观”思想的有益成分引入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从国家类型、国际体系与全球公共治理角度构建具有中国思想元素和理念的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of Distributionalism, IRTOD )的基本分析框架,系统阐释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关系演变的内在逻辑与规律。

一、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缺陷和不足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开始形成和演化发展的,理论流派众多,西方国家始终居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主流地位。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在研究议题和研究假设两个方面表现最为显著。当代国际关系理论(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理论,形成了多种理论流派。有学者统计,早在2006年西方国家就存在着超过30个理论流派,总结了34个理论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注]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其中的现实主义(Realism)、自由主义(Liberalism)、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新马克思主义(New Marxism)和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ies)最具有代表性。[注]Robert Jackson,and Georg Sørensen.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ies and Approache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研究议题的庞杂性和学科内部术语使用的随意性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突出特点,也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不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

机械手表里的机心防震装置(或者有时被称为减震装置)可能是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小构件。不过在今天,一款机械表机心没有防震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机心防震器基本上就是一个反弹轴承,设计出来减弱震动对摆轮轴榫的轴向和径向的冲击。

图2为包埋反应后的石墨片试样照片.从图2可见:无涂层的石墨片表面是深灰色的且有少许白色斑点(图2(g)),而有涂层的石墨片(图2(a)~图2(f))表面白色斑点与无涂层的相比明显增多,而且白色斑点闪闪发亮;放在炉中下层的1~3号试样的颜色比放在上层的4~6号试样以及原始石墨片的更偏深黑色,特别是2号试样颜色比上层5号试样深,尽管两者包埋粉成分相同.这是由于下层1~3号试样的温度比上层的4~6号试样的要高一些,而且隔绝空气效果比上层要好一些.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不同学术流派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学术联系的同时也存在显著差别,可以通过学术流派名称的自称或者他称中的概念及其组合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在该学科学术语境的关键概念中,“传统”“古典”“新古典”“制度”“道义”“结构”“功能”“新”是最为重要的概念,由这些概念与主要理论流派名称的概念组合演生出众多的“次级流派(sub school)”,据此可以对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理论流派与次流派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见表1:

表1当代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学术流派及术语组合(Ⅰ)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整理,●表示已有学者界定并使用该术语,○表示目前还没有学者专门界定并广泛使用该术语。

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以外,被相关学者使用的次级学术流派有14个之多,目前没有被使用但未来可能被使用的次级学术流派的可能名称有10个。如此众多的次级学术流派不仅反映了该学科内部的学术分歧,更说明该学科内部对一些关键议题和关键术语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成熟的学术共同体还没有完全形成。基于非主流地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英国学派、批判理论等学术流派内部也存在数目众多的次级学术流派。次级学术流派及术语组合如表2所示:

表2当代非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学术流派及术语组合(Ⅱ)

平天湖:最大集水面积约75 km2,湖面面积约12 km2,湖底最低标高约为7.5 m,正常蓄水位12.8 m,平天湖水位高出城区地面达3 m,蓄水量近3 000万立方米。平天湖坝体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防洪水位标高为14.1 m,校核水位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水位标高为14.44 m。湖水由下清溪闸入江或通过白沙站机排入江。

事实上,当代国际关系理论虽然存在如此众多的理论流派与次流派,但国家之间权力及政治关系始终是其理论构建的核心内容,主权国家之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是各个理论流派关注的最为重要的议题,其他相关议题则是核心议题的衍生和演化表现。虽然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作为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主导学术流派,而英国学派、批判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非主导学术流派,彼此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在研究假设方面且存在诸多共同点,因而也面临相同的逻辑假设缺陷。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理性选择假设缺陷,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都把参与国际政治活动的行为体设定为理性选择行为体,事实上,各种社会行为体往往表现出分布理性(distributional rationality)特征[注]保建云:《分布理性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拓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2)。,本文中的分布理性是指人类个体和群体的理性表现出概率分布特征,完全理性(perfect rationality)、完全非理性(complete irrationality)、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只是分布理性的表现类型[注]保建云:《分布理性、超群博弈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财富分配与权力竞争的新理论解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2)国际无政府状态(Anarchy)假设,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各主要流派都把国际无政府状态作为其理论建构的前提,事实上,国际社会从来都存在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治理安排,是介于完全政府状态与完全无政府状态之间并以动态概率分布形式存在的分布治理(distributional governance)状态,可以称为国际准政府状态(state of quasi government);(3)人性善恶的简单二分法,现实主义强调性恶论,自由主义关注性善论,事实上人性善恶也表现出概率分布特征,善人犯错误时也会做恶事,恶人而可能非故意成就善事,本文称为分布人性论(distributional humanity)或者分布善恶论(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good and evil);(4)冲突与合作二分法,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合作不是绝对的,二者之间存在转化与并存的可能性,当然,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合作的转化必须具备相应条件并以一定的概率分布形式存在;(5)战争与和平二分法,战争与和平作为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关系的核心议题,但二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严格明确的,彼此存在着转化的可能性,当然,战争与和平的相互转化也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并以一定的概率分布形式出现。如何弥补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这些缺陷和不足,面临当今时代提供的历史机遇,需要大胆和持续不懈的理论创新,中国国际关系学者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

二、基于中国天下观理念的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构建

为了弥补当代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缺陷和不足,本文以分布理性、分布人性、分布治理为基础,以作者的前期研究成果[注]保建云:《论公共天下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基于西方主流理论假设缺陷的视角》,载《青海社会科学》,2016(6)。为起点,在吸收中国传统哲学“天下观”及理论思想有益成分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新的国际关系理论分析框架。本文把该理论称为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指以分布理性、分布善恶、国际准政府状态、冲突合作复合分布为理论前提构建的解释国际关系现象和规律的理论体系及研究范式。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以五个基本假设作为立论基础,代表性天下人的善恶标准和理性特征是理论建构的微观基础,作为天下人集合和局部天下人共同体的国家是重要的社会行为体,跨国企业、国际组织、民间社团则是天下秩序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构建者和变迁驱动者,天下人的人性假设是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建构的微观基础,国家权力及利益假设则是天下主义国际关系建构的宏观依据。基本理论假设与核心命题构成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基本内容。

(一)基本理论假设

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在借鉴中国传统的天下观价值观体系与伦理思想的基础上,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立论前提构建的。如下五个假设为理论前提和立论依据:

假设1:分布人性假设。人类个体成员也就是天下人在不同的条件下会选择不同的行动,有的行为可能危害所有天下人的公共利益,有的行动则可能增进天下人的公共利益,即同一天下人可能做善事,也可能做恶事,同一情景下的不同天下人可能选择不同的行为,有的行为可能是损害天下人公共利益的恶事,有的行为可能是能够增进天下人公共利益的善事。因为人可能犯错误或者出现失误,一个具有善理念的天下人可能因为失误做恶事,一个具有恶理念的天下人可能无意中做善事。天下人的价值观、伦理标准和行为方式会发生改变,对同一行为的伦理判断也可能出现变化。因此,分布主义视野中的天下人的善恶是按照一定的概率分布出现的。

代表性天下人i作为j国国民与其他天下人发生合作与冲突的净利益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以j国国民发生合作与冲突的净利益;一是与非j国国民发生合作与冲突的净利益,可以用下式表示:

二是记录并形成能系统反映学校整体教学、科研、创新实力与历程的综合知识档案库,并提供相关知识资源库的共建共享服务空间;

假设3:国家权力人格化假设。国家权力的决策主体、实施主体与影响主体都是人类成员个体或者集体,也就是天下人个体或者天下人集团,离开任何天下人的国家权力是不存在的。国家权力的决策主体和实施主体发生改变,则可能出现国家权力使用方式发生改变和调整,同一国家权力的决策主体与实施主体的利益或者偏好发生改变,也必然导致国家权力的使用方向发生改变。国家权力占用者个体或者群体是国家权力人格化的表现。

假设4:国际准政府治理假设。分布主义视野中的国际社会并不是一个完全无政府的社会,一些大国与强国、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非企业跨国民间组织、文化与宗教组织及其相关的国际制度安排和国际协调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国际政府的某些职能,但国际社会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形式化的国际政府。国际社会处于准政府状态,也就是存在某些具有国际政府的某些职能,但又不具有完整的、形式化的政府组织机构特征的组织机构或者社会行为体,扮演着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国际冲突的准国际政府职能。国际准政府治理假设也可以成为国际分布治理假设。

假设5:冲突合作转换假设。分布主义视野中的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并不是绝对的,国家之间相互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冲突甚至出现战争状态的国家之间也存在相互合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国家之间的冲突可能转化为合作,合作也可能转化为冲突。国家作为由人的集合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可能脱离构成国家的社会成员,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必然反映不同国家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而社会成员又同时拥有多样化的身份认同、多维与动态的利益偏好,也就是说不同国家社会成员之间的跨国关系也表现出多维性与动态性。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跨国关系构成国家之间关系的微观基础,各国社会成员之间跨国关系的多维性、复杂性与动态性导致国际关系的多维性、复杂性与动态性,主要体现为国家之间利益关系的多维性、复杂性与动态性,使得国家之间进行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着冲突,合作与冲突最终随国家利益关系的变迁而相互转化。

(二)核心命题

在前面五个理论假设前提下,可以推断出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命题,这些核心命题又构成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构建的逻辑基础和起点。基于中国天下观理念的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主张天下是全部天下人共同构成、共同建设、共同分享、共担险责、共同治理的天下,全部天下人平等共享天下人身份认同,天下人可以有多元身份认同,天下人身份认同包容其他多元身份认同,多元身份认同以不排斥、不否认天下人身份认同为前提,天下人身份认同是多元身份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据此,可以得到如下四个核心命题:

命题1:权力来源与权力合法性在于对天下人公共利益的贡献和责任。分布主义认为,每个人类成员都是共同天下的平等成员和共同组成单元,任何天下人获得的权力必须以其对共同天下做的贡献或者承担的责任为前提,由天下人集合构成的任何类型的社会行为体的权力也以其对天下或者社会共同体所做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为前提,国家作为天下的主要社会行为体,其在国际社会或者天下拥有的权力同样以其对国际社会或者天下作为的贡献或者承担的责任为前提。没有对天下人公共利益的贡献和责任,任何个人或者社会行为体都不拥有对其他个人或者社会行为体的权力。也就是说,权力来源于对天下人公共利益的贡献和责任,权力的目的在于增进天下人的公共利益。

命题2:权力大小由权力占用者对天下人公共利益的贡献与责任大小界定。任何权力占用者的权力大小由其对天下人公共利益的贡献和责任的大小最终确定,权力需要与对天下人公共利益的贡献及责任相互平衡和匹配。如果个人或者社会行为体的获得与使用的权力超出其对天下人公共利益所做的贡献或者承担的责任,则其权力超出贡献和责任,其占用的权力不具有完全合理性与合法性。当然,当个人或是社会行为体所获得的权力小于其对天下人公共利益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时,则可能影响个人或者社会行为体继续对天下人公共利益做出贡献或者承担新的责任。也就是说,贡献和责任是权力的基础,没有对天下人公共利益的贡献和责任,就不可能拥有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权力。如果个人或者社会行为体对天下人公共利益的贡献和责任为零,甚至对天下人公共利益产生损害或者恶意破坏,而个人或者社会行为体还拥有权力,则这种权力完全不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也是不可持续的。

命题3:国家权力占用者分布理性决定国家行为分布与演化方向。虽然国家权力来自于国家对天下人公共利益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但国家权力只可能由少数人类成员占用,不可能由国家的全部公民或者居民完全共同占用,国家的权力占用者的偏好和利益必然对国家权力的使用产生影响。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权力占用者而言,在不同的信息条件下,其认识并计算自己的利益、进行利益比较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行为也分别表现出完全理性、有限理性和非理性等多方面的特征,而完全理性、有限理性和非理性行为是按照一定的概率分布出现或者存在的,也就是说国家权力占用者行为具有分布理性特征。国家权力占用者的分布理性行为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对内与对外行为,从宏观层面决定国家行为分布和演化方向。

命题4:国家间利益竞争与权力博弈是国际关系演化的基础和内生动力。在一个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力都不能够完全满足所有人的欲望与需要的国际社会中,国家之间的利益竞争和权力博弈构成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也是推动国际关系演化的基础和内生动力。国家作为人类社会演化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彼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多维关系,经济利益竞争与政治权力博弈则是多维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分布主义视野中的国际关系表现出多维的内容特征。现假定天下由m个国家构建,代表性国家j与其他任意国家之间的国际关系涉及多个层次、多个领域、多类型社会行为体和多种利益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国家间关系形式与内容

从图1可以看出,人类个体作为天下的基本构成单元,也是国家、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无论是政府之间、企业之间、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跨国关系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当构成政府、企业与非政府组织的人类成员发生变化,则政府之间、企业之间、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跨国关系则必然会发生变化,导致国际关系变化与调整。

国家实力(state strength)是指国家拥有的能够实现国家目标的全部物质能力、精神资源与制度资源的统称。国家实力主要表现为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政治实力与精神实力五个方面,前三者为硬实力,后二者为软实力,硬实力是物理实力,软实力则是非物理实力。国家权力是一种综合性权力,是一国利用国家实力让其他国家或者相关社会行为体做其不可能主动做事务的能力。我们把国家权力区分为五个方面:(1)国家的惩罚性权力,是指国家拥有的军事实力及其他动用暴力工具能力而获得的惩罚与强制干预、引导与规范其他国家或者社会行为体行为的能力;(2)交易性权力,是指国家利用经济实力影响、引导与干预其他国家或者社会行为体行为的能力;(3)政治性权力,是指国家利用政治影响力、历史影响力、规则与制度安排、体系结构获得影响其他国家或者行为体的能力;(4)国家的技术性权力,是指国家在教育、科学、研究与开发方面的能力或者比较优势而获得的对其他国家或者社会行为体的干预力和影响力;(5)合法性权力,是指国家利用道义影响力、文化、宗教信仰及其精神资源影响其他国家或者社会行为体的能力。国家权力是以国家实力作为基础的,国家权力及其运用必然影响国家实力及其变化,二者之间存在互动影响效应,如图2所示:

三、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逻辑

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主张维护全部人类成员的公共利益的同时,也尊重不同人类成员的利益差别,但反对把局部人类成员利益置于全体人类成员共同利益之上,局部人类成员利益不能损害全部人类成员公共利益。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逻辑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实力、国家权力与国际体系的理论逻辑;二是战争与和平如何塑造国际秩序;三是国际组织、国际制度与全球公共治理之间的相关性。国家利益型、国际冲突与全球公共治理之间的相关性构成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基本理论逻辑的核心内容。

(一)国家实力、国家权力与国家利益

国家作为由部分天下人组成的局部天下人共同体,是天下人组成的人类成员集合和重要社会行为体,是影响公共天下秩序和发展演化的主导力量与关键因素。国家实力、国家权力与国家利益是分析国家行为的基础,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国家实力是国家权力的基础,国家实力与国家权力都是维护和最大化国家利益的手段和工具。国家实力涉及多个方面,国家权力可以是人格化和可变的,国家利益则表现出多维特征。

概言之,基本理论假设和核心命题是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构建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具有共同性与差异性,人类偏好与利益不是固定不变的,人类利益的多元化、国家利益不是单一的,国家未必是理性的,虽然没有全球政府,但存在影响全球的霸权国家或者区域强权。国家之间利益竞争与权力博弈作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和国际关系演化的内在推动力量,也是国际治理机制形成与演变的推动力量,也是国际规则体系、国际组织及相关制度安排形成的重要促成因素。

在《薄伽丘和〈十日谈〉的另一种解读——纪念薄伽丘诞辰七百周年》一文中,王军教授指出“《十日谈》着力于最能体现人类情感的‘爱情’和最能体现人类理性的‘智慧’。”[2]28“爱情”和“智慧”是否也是《十日谈》中女性角色情感与理智的体现?在二者的互相作用下,这些女性角色最终会走向何种结局?

图2 国家实力与国家权力的互动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国家实力与国家权力存在着多层次的互动影响效应,军事实力及其应用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惩罚性权力,政治实力及其影响决定国家的政治性权力,精神实力及其应用则影响到国家的合法性权力,经济实力则影响到国家的交易性权力,技术实力及其应用影响到国家的技术性权力。国家利益则是指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国家利益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以国家权力为主要工具。国家实力与国家权力是获得、最大化并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而国家利益是指构成国家的人类成员的共同利益,也就是局部天下人共同体的公共利益。天下主义视野中的国家实力、国家权力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3描述:

图3 基于中国天下观理念的分布主义视野中的国家利益

从图3可以看出,在分布主义视野中,国家利益是部分天下人集合所形成的局部天下人共同体所追求的目标或曰局部天下人的共同利益,国家利益在实现局部天下人共同体所追求目标的同时也是公共天下的利益构成部分,以不破坏或者损害共同天下的共同利益为伦理秩序。可以构建一个国家的目标函数来描述国家利益的形成与演变。现假定存在代表性国家j是由m个代表性天下人i所共同构成的局部天下人共同体,j也是公共天下的主要的代表性社会行为体,国家j的利益由所有代表性天下人i的利益加总得到。在考察期间,代表性天下人i的利益ui由三部分构成,其作为公共天下人成员获得的利益u0i,其作为j国国民获得的利益uji,其作为j国国民与其他天下人合作与冲突的净利益Δui,则作为j国国民的i的利益可以用下式表示:

虽然置出资产失败,但对武汉公司的输血却不能停。2017年年报显示,泛海控股为武汉公司的担保金额已经高达274亿元左右,占截至2017年底泛海控股担保总额的3成以上。

ui=u0i+uji+Δui

假设2:分布理性假设。分布主义视野中的代表性天下人,在某些条件下特别是完全信息条件下可能具有完全理性,在某些条件下特别是完全无信息条件下的行为可能是完全无理性或者完全非理性行为,在存在信息但可能信息有限的情况下的行为可能表现出有限理性特征。代表性天下人作为国家、企业、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其理性是按照一定的概率分布存在的,完全理性、完全非理性、有限理性只是分布理性的表现类型。当理性人犯错误或者出现失误时,便可能表现出非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的行为特征。

两组患者在下肢手术后均给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性抗感染、消肿止痛对症支持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1次/d,5000 u/次,连续服用15天;研究组给予益气通脉汤,具体药方为:黄芪18 g、水蛭8 g、地龙10 g、红花10 g、三七10 g、柴胡10 g、丹参10 g、泽兰10 g等以上各药均为道地药材,200 ml/剂,2次/d,术后6小时后服用一次,早晚分2次于饭后服用,术后连续服用15天。所有的操作、治疗及数据统计均有同一组技术成熟的治疗组医生完成。

上式中,Δuji、Δu分别表示代表性天下人i作为j国国民与本国国民、其他国家国民发生合作与冲突的净利益,Δji、Δji分别表示i与本国国民发生冲突与合作的净利益,Δ、Δ分别表示i与非本国国民发生冲突与合作的净利益,i作为j国国民与本国国民或者其他国家国民合作与竞争的净收益既可以大于0也可以小于0。据此,可以得到j国的国家利益函数Uj,有下式:

从上式可以看出,国家利益是由构成国家的所有人利益进行加总得到。

(二)国家类型与国际冲突合作

一般而言,代表性天下人与本国其他国民发生冲突的净利益为负数时,与其他国家国民发生冲突的净利益也为负数,代表性天下人与本国或者其他国家的天下人合作的净利益大于零,即:

(3)水体总悬浮物浓度垂直剖面变化受水位变化、水体流速和流态的改变、采砂活动等湖区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也受到五河来水的浑浊程度影响,使得沿程纵向变化明显,存在显著的层化现象。高浑浊水体悬浮物浓度随深度变化的斜率比中低浓度的小,主要原因可能是高浑浊水体的粒径较大,沉降速度较快,导致其沿深度方向的悬浮物浓度迅速增大。

事实上,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越多且占全球比重越高,则该国从国际社会获得的公共利益应该越多、比重也应该越高;人类社会的全球一体化程度越高,人类成员以天下人身份获得利益比重也应该越高。如果一国国民从本国国民身份认同中获得的净利益越高,则该国对天下人的吸引力也越高。如果共同天下由m个代表性国家j构成,则可以得到天下的利益函数U:

对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时,一定要结合实际。选择10g经过搅碎之后的样品,在该样品当中加入70mL的水、1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将这些物质全部都搅拌均匀。为了保证最终的实验效果,应直接将氢氧化钠溶液融入其中,并且将该溶液的pH值调整为8,同时还要将其定量转移至200mL的容量瓶当中,并加入10mL的硫酸锌溶液搅拌均匀。在对该溶液瓶中的状态进行观察时,如果其中并没有产生任何白色的沉淀物质,那么可以加入2~5mL的氢氧化钠,将这些溶液全部搅拌均匀。在搅拌均匀之后,直接将其放置在60℃的水浴当中,并且对其进行加热,加热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加热完成之后,立即将其取出,将温度下降至室温。

从表2不难看出,即便在西方国家不居于主流地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英国学派和批判理论也存在9个被使用的次级学术流派,可能被使用的次级学术流派达到15个。除此以外,各项新术语和新次级学术流派还会不断被创造出来。这也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议题的广泛性和变动性,也是该学科不稳定性的表现。

Δui=Δuji+Δu=(Δji+Δji)+(Δ+Δ)

据此,根据上述六个系数指标,可以对代表性国家i和共同天下主义视野中的国际社会的特征进行比较与评价,见表3:

表3分布主义视野中的国家与国际社会类型

从表3可以看出,根据天下人之间的合作与冲突的利益系数指标,可以对国家内部国民之间合作与冲突进行评估并把国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也可以根据天下中的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冲突的利益系数指标,对天下主义视野中的国际社会中的国家间的合作与冲突进行评估并划分类型。

将所有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对两个年级进行评价时,取两年最小值,如果所有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均大于0.65,则认为已达成毕业要求。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若P<0.05,则表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国际体系、国际制度与全球公共治理

天下事务由天下人共同参与治理,天下规则由天下人共同参与制定和遵守,天下秩序由天下人共同维护。在由多个国家或者所有国家共同构成的国际体系中,需要对涉及国家之间权力与责任关系的跨国行为进行规范,协调国家间关系,各国需要共同处理涉及各国利益的各种问题,共同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甚至危机。在分布主义视野中,国际体系、国际制度与全球公共治理之间存在三方面的关系:

第一,国际体系是居住在不同国家的人类成员或者说天下人组织化的集合体系,是国际制度和全球公共治理的社会基础。国际体系不仅是多个乃至全部国家构成的集合,也是各国的人类成员或者天下人共同构成的全部或者局部天下人集合,需要尊重构成国际体系的各国人类成员或者说天下人平等权利。国际体系作为天下人以国家作为组织形态的社会行为体集合体系,既是国家集合构成的体系,也是以天下人为基本构成单元的天下人集合的组织化体系。离开人类个体的国家是不存在的,同样离开人类个体的国际体系也是不存在的,人类成员是国际体系构成的微观基础。仅仅从国家角度看待国际体系是不全面的,需要把人类成员或者说天下人视角纳入国际体系的考察视野,才可能全面认识国际体系的特征与规律。

与氯化铁一样,硫酸铜溶液制版过程对人体几乎没有伤害,是一种“绿色”的制版方法。而因溶液中的二价铜离子(Cu2+)有杀菌作用,硫酸铜有着广泛的用途。如水族业用于清洗水箱,抑制藻类生长;农业中很早用于预防葡萄等果树病害,是著名无机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因此,硫酸铜也被命名为“波尔多蚀刻剂”②。

第二,国际制度需要各国人类成员共同参与制定并共同遵守,随着国际体系和各国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和偏好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国际制度作为人类成员及其组织特别是国家组织跨国行为的规则体系和组织机制的总和,如果参与的人类成员数量较少或者不被大多数人类成员所认可,则不仅该国际制度的合法性不足,而且也存在因为支持者不足无法实施的可能性。

第三,全球公共治理需要全球各国的人类成员共同参与,构建相应的国际规则及其相关制度体系,随着国际体系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创新。如何协调好国际体系中不同国家及不同社会行为体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如何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和风险?需要构建高效有序的全球公共治理机制。全球公共治理作为全球范围内公共产品提供、公共利益协调、共同问题应对及其他公共事务治理的统称,涉及全球范围内所有人类成员的权力与利益,需要各国的人类成员共同参与。

总之,国家类型、国际体系与全球公共治理是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需要解释的核心议题和关键领域,也是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逻辑建构的重要内容。在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中,国际制度与全球公共治理是国际体系中天下人的体系化组织能力、制度提供能力和治理能力的体现,必须有利于降低国际矛盾与冲突,维护全球和平,推动国际合作与人类文明进步。

四、结论

分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以分布理性、分布人性、分布治理为理论前提,从国家类型、国际体系和全球公共治理角度构建的分析国际关系现象和规律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具有显著的继承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是分布主义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应用于国际关系分析的理论成果。在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国际社会中,人类成员日益成为利益紧密相关的利益共同体、生存发展与命运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从分布主义角度构建新的国际关系理论,能够弥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对互联网时代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演变的特征、规律及相关政治经济现象提供新的理论解释,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中国在当代国际体系演变、国际制度构建与全球公共治理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能够为当代国际关系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天下人主义权力
求人不识
求人不识
感恩的心
新写意主义
李鸿章其人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近光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权力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