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螯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试验与经济效益分析

2018-09-13丁娜余祥胜徐敏

水产养殖 2018年9期
关键词:苗种水温池塘

丁娜,余祥胜,徐敏

(淮安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 淮安 223001)

虾类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营养结构较好,是重要的渔业产品之一,约占国际渔业产品贸易总值的20%[1]。近年来,随着虾类产品市场和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虾类养殖尤其是虾类的淡水养殖发展更为迅猛。虾类养殖品种较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制约该产业发展的病害问题也越发突出,淡水龙虾成为发展态势良好的虾类养殖品种之一[2]。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原产于澳大利亚,是澳洲淡水龙虾的一种,生物学上属甲壳纲,十足目,拟河虾科,光壳虾属,其养殖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食比率较高,已成为目前较具增养殖潜力的世界名贵淡水经济虾类之一[3]。20世纪80年代末起,美国、日本、新西兰、南非等国开始对其进行引种、研究与养殖,我国于1992年由广东珠海率先引进,山东、浙江等省科研单位也先后开展了养殖、繁殖试验[4-6],而江苏地区相关研究鲜有报道[7-8]。随着盱眙国际龙虾节的连续举办,小龙虾的消费市场呈现量价齐涨的趋势,红螯螯虾与克氏原螯虾外形相近,但口感更好,可食比例更高,该文通过从台湾引进红螯螯虾苗种,对该虾在该地气候条件下养殖效益进行评估,以期为后续在淮安市大面积推广养殖提供可行性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准备

试验池塘位于淮安市盱眙县明祖陵镇项魏村,总面积约10×667 m2,共7个池塘,分别编号为X-1—X-7。长方形,南北走向,池底平坦,长宽比约3:1,池埂坡度比1:3,便于排水和干池捕捞。在池底放置一定数量的轮胎、PVC管等遮蔽物,供红螯螯虾隐蔽栖息。池塘的进、出水口安装过滤绢网,防止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池塘,池塘四周设置有50 cm高的防逃设施。水源来自地下水,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

1.2 苗种运输

1.2.1 苗种引进 引进台湾苗种场用澳大利亚红螯螯虾亲本培育生产的苗种,选择体表光洁亮丽、活力较强、肢体完整、均一性好的红螯螯虾苗种50 000尾,平均规格0.53 g/尾。

1.2.2 苗种运输 采用低温运输办法,在泡沫箱内铺设水草等缓冲物,利用低温减弱虾苗代谢功能,由台湾空运至南京,转汽车运输至塘口。运输成活率为99.04%。

1.3 苗种放养

1.3.1 放养前准备 放养前15~20 d用生石灰清塘,用量100~200 kg/667 m2,消毒时水位保持在10~20 cm。消毒10 d后,进水50 cm,施用发酵鸡粪滤出液进行水质培育,用量25~70 kg/667 m2。为适应红螯螯虾的生活习性,种植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水面覆盖面积约40%。

1.3.2 放养 放苗前先试水,确定水质良好后再进行投放。放苗时为了减少虾苗对水温的应激反应,让虾苗逐渐适应该地水温,先取少量池水对虾苗进行泼洒,再舀取池水放入水桶,将装有虾苗的运输箱放在水桶中停留数秒后离开水面,反复操作几次,待虾苗适应水温,恢复活力后,按照8尾/m2的放养密度,再在上风处放养虾苗,并计数做好运输成活率记录。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

1.4 养殖管理

试验虾投喂自制湿性配合饲料(配方见表2),粗蛋白含量 35.08%,每天投喂 2次(6:00,18:00),日投饵量约为虾湿重的12%,每次投喂前在饵料中添加少量EM菌。养殖期间,每10 d对养殖水体全池泼洒生石灰水1次,每15 d测量水温、pH、氨氮、亚硝态氮等水质指标1次,每20 d测量虾体长、体质量1次。水温采用温度计测定;pH采用试纸检测法测定;氨氮、亚硝态氮采用Q-3N型便携式三氮快速检测箱测定。为适应红螯螯虾的生活习性,每个池塘均设置PVC管等遮蔽物。试验用水来源于地下水或河水,进、排水口均配备有过滤绢网,根据池塘水位、水体负载量和水质状况调整换水周期和换水量,保证水位稳定在40~50 cm之间,透明度在20 cm以上。试验结束后排水收虾,记录存活数量,计算养殖存活率。

表1 红螯螯虾试验养殖池塘放养情况

表2 自制湿性配合饲料配方

1.5 数据处理

评价指标特定生长率(SGR)、饵料系数(FCR)、增重率(WG)、养殖成活率(SR)分别由下列公式计算得出:

式中,F 为总投饵量(g),nf为终末尾数,ni为初始尾数,W1、W2为时间 t1、t2时的体质量(g)。

试验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利用Excel 2016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试验池塘水质变化

试验期间各养殖池塘水温变动范围为20~34℃,平均水温为24.67℃;NH3-N含量变动范围为0.01~0.25 mg/L,平均含量为 0.04 mg/L;N02--N 含量变动范围为0.01~0.03 mg/L,平均含量为0.01 mg/L;DO变动范围为5.00~8.00 mg/L,平均含量为7.36 mg/L;pH值变动范围为7.22~8.00,平均为7.67;透明度变化在30~40 cm。结果表明,养殖期间各池塘水质状况良好,基本符合渔业用水质量标准的要求[9],各池塘水质数据见表3。

表3 养殖试验期间各池塘水质指标测定结果

2.2 红螯螯虾生长性能分析

表4为养殖试验期间各试验池塘红螯螯虾的生长情况。数据显示,经过167 d的养殖管理,红螯螯虾平均养成规格达65.47g/尾,增重率平均21 619.35%,特定生长率平均3.09,饵料系数平均1.17。

2.3 红螯螯虾养殖效益分析

红螯螯虾虾苗投放规格为0.53 g/尾,平均投放密度为8尾/m2。红螯螯虾试验池养殖的生产成本投入情况如下:苗种投入5 000元/667 m2,饲料投入 1 923元/667 m2,水草栽植 60元/667 m2,塘租 800元/667 m2,电费 35元/667 m2,总计7 818元/667 m2。经167 d的精心饲养,捕捞情况见表5,全程共捕获红螯螯虾208.30 kg/667 m2,平均养成规格约 65.47 g/尾,按100元/kg的价格,销售额为20 214.9元667 m2。实现盈利12 396.9元/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2.59。

表4 各试验池塘红螯螯虾生长结果

表5 各试验池塘红螯螯虾产出情况

在养殖实践中,红螯螯虾的竞争力弱于克氏原螯虾,残肢率较低,打洞较少。选择体格健壮、无残肢、无伤病,游泳迅速、顶水、跳跃有力,畸形率小于1%、损伤率低于1%、规格整齐的苗种,做好运输规划。如运输时间超过3 h,则宜采用低温运输;如低于3 h,可利用充氧袋带水运输。建议每年5月上旬(水温在20℃以上)开始放苗,规格1~2 g/尾,放养密度宜采用8尾/m2,饲料宜采用自制煮熟料,保持蛋白含量不低于35%,捕捞收获宜选择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猜你喜欢

苗种水温池塘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
热闹的池塘
草鱼价格上涨,饲料、苗种、养殖、流通接下来会如何变化?草鱼要雄起了吗?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池塘
夏天的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