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四川民间文艺 领略巴蜀民间风采

2018-09-13周滎鸿

现代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蜀绣绵竹灯会

周滎鸿

2018年2月25日,“北京8分钟”亮相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四川大木偶和熊猫惊艳世界。川北大木偶在平昌冬奥会上的亮相,让世界人民再次领略了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除了川北大木偶(《现代艺术》2017年第9期报道)外,四川还有许多其他的艺术形式。例如,木雕唐卡、攀枝花苴却砚、绵竹年画、成都蜀绣、自贡灯会、民间剪纸等。这些民间文艺在历史发展的浪潮中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我们正处在与它们“擦肩而过”的边缘。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号召,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重新拾起这些民間文艺昔日的光芒,重建那份属于我们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本期《现代艺术》特别组织上述民间文艺进行专栏介绍。

四川是汉藏民族融合的典型之地,在文化上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木雕唐卡,即“木刻浮雕唐卡”,又称“立体唐卡”,是传统唐卡的立体表现。其创立人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童永全,“涌泉木雕唐卡”正是以其工作室命名而来。

涌泉木雕唐卡在范本上以德格印经院版画唐卡为主,兼取故宫和布达拉宫传世彩绘唐卡。木材主要选用乌木、香樟木、巴西花梨木、楠木、黄杨木、柚木、红豆杉等。制作过程主要包括打坯、修光、开脸、线刻四个环节。技法上,涌泉木雕唐卡广采以东阳为主的中国四大木雕技法,旁采牙雕、竹雕等技法,形成了独特的雕刻风格。因此,涌泉木雕唐卡具有丰富多元的风格特征:藏东画风、江南雕技、“永宣”趣味。

苴却砚,又称“中国彩砚”,是中国名砚之一。它集中国古代“四大名砚”的优点于一身,被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们赞誉为“砚中珍品”“书画良友”“文房奇品”。 苴却砚的石材产于中国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今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大龙潭乡境内)的悬崖峭壁之中,因此地古称“苴却”,故谓之“苴却砚”。

苴却砚石材绚丽丰富,斑斓多姿,种类有石眼、金田黄、封雪红等近百种,其中尤以石眼最为突出。苴却砚细腻的石质,使得它发墨如油、存墨不腐、耐磨益毫、呵气可研,叩之有金玉之声,抚之如婴肤娇嫩。但由于当地地质结构复杂,地势偏低,加上紧邻金沙江,江水涨落无常,因此石材开采极为困难,这也让苴却砚更为珍贵。

绵竹年画,又称“绵竹木版年画”,因产于竹纸之乡——四川绵竹而得名。它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的美誉。传统的绵竹年画一般采用粉笺纸和鸳鸯笔,颜色多用矿物色和中国民间染料加胶矾调制而成。构图上讲求对称;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洗炼流畅;技法上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彩绘和工笔重彩画的手法;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绵竹年画在内容上表现了避邪迎祥、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戏曲故事、花鸟虫鱼等,体现了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

蜀绣,又名“川绣”,是指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一带的刺绣,是一种采用蚕丝线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绣出花纹图案的传统工艺。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其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在绣制过程中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绣品除纯欣赏品绣屏之外,还有被面、枕套、衣、鞋、头巾、手帕等,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的艺术精品。蜀绣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等,花纹由艺人们根据民间样式和题材内容自行描绘绣制,具有强烈的喜庆气息和民间色彩。

自贡灯会是一种在特定时段进行的具有相对固定内涵和特定传承路线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天下第一灯”的美称,自贡也借此赢得了“南国灯城”的称号。据史籍记载,自贡地区自唐宋以来便已逐步形成新年燃灯的习俗。延至清代,形成了“狮灯场市”“灯竿节”等节日庆典。到20世纪初,形成了庆祝节日的“提灯会”,更发展出了“放天灯”“闹花灯”等活动。目前,自贡灯会正凭借其绚丽多姿的彩灯艺术、独特的节日意义和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闻名海内外。

传统彩灯以竹木作架,红色丝绸、布料、纸张等作灯衣。目前随着人们对环保的重视,自贡灯会也在寻求改革和创新之路。近年来,自贡灯会将传统的制灯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将电子、遥控、声学、光导纤维等新技术用于彩灯的设计制作,把形、色、光、声、动相结合,实现了灯会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最初,民间剪纸的表现内容多为花、鸟、鱼、兽等。到20世纪40年代,剪纸开始以表现现实生活为题材,出现了一大批反映边区人民生产、生活和战斗的新剪纸。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成为剪纸新的表现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艺术家们也正不断地在剪纸的技艺和内容上进行创新。

猜你喜欢

蜀绣绵竹灯会
清代绵竹年画《迎春图》艺术特色分析
宋朝的灯会
灯会
从鉴赏到实践:刺绣的文化底蕴与“生活世界”传承
拾针捻彩画春风 情针意线盼传承
盗墓黑手伸向汉晋“绵竹城”
蜀绣传承人郝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