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思维方法引领北京文化带建设
2018-09-12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关键要把握蕴含其中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精准思维方法。这些科学思维方法,是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总钥匙”。认真学习领会、掌握运用这些科学思维方法,是集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统筹推进北京三个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
以战略思维把握北京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性
战略思维是站在战略和政治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根本方向的思维方法,强调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习近平总书记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高度,多次强调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视察工作时指出,“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更加精心保护好,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些论述深刻阐明,在新时代做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切实发挥好北京作为中华文明“金名片”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承载了北京“刚柔并济、山水相依”的自然文化资源和人文历史底蕴,是北京历史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精髓和象征。运用战略思维推动三个文化带建设,要重点把握好两个方面:
着眼于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以三个文化带建设为重要抓手,依托北京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构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点线相连的历史文化景观,与山水相依的自然生态景观相结合的城市文化基本格局。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协同并进,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着眼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三个文化带与天津、河北地缘相连、山水相接的自然优势,凸显其连接京津冀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纽带及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系统梳理和有机整合,推动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保护利用。挖掘区域文化遗产整体价值,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深度交融的桥梁,注入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形成京津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文化交流合作的良好局面。
以辩证思维把握北京文化带建设的规律性
辩证思维强调反映事物间联系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是坚持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以及对立统一的观点。北京文源深、文脉广、文气盛,要把首都的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必须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阐发,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展示交流和服务保障功能,重点抓好“一核一城三带两区”。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以文化带建设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建设,把北京建设成为弘扬中华文明与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名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运用辩证思维推动北京文化带建设,要着力处理好三个关系:
处理好文化建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推动三个文化带建设,必须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特别是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决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违背文化建设自身规律,损害首都文化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
处理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在文化带建设中,要做到城市保护和有机更新相衔接,推动形成“两轴、两核、三带、多点”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格局,“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展现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独特城市魅力。要坚持文化创新发展,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实现实体文化与网络文化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文化创新在文化带建设中蔚然成风,让文化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处理好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文化工作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行稳致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北京文化带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注重从理论、法律和政策等层面构建文化带建设的长期支撑体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规划引领,做好工作衔接,防止用短期方式对待长期任务,扎实推进文化带建设工作。
以系统思维把握北京文化带建设的整体性
系统思维强调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整合社会力量与资源,是着眼于全局、系统、整体优化的大局,以寻求各方面最大公约数的思路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系统思维。他指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要靠改革引路,靠改革破题。必须着眼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文化体制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把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结合起来,聚合众力、融合众智、综合集成、优化配置,促进首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
运用系统思维推动三个文化带建设,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展现北京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时间空间上的整体性、在内涵发展演进上的整体性。要统筹规划,增强三个文化带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研究,由点到线到面,认真谋划文化带建设各项工作,汇聚起三个文化带建设的工作合力。重点要编制好三个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劃和行动计划,明确近期任务、中期目标和长远蓝图,有序加以推进。要统筹资源,凸显北京历史文化整体价值,加强对三个文化带区域的世界遗产、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保护。要切实加强文化带建设所涉及的各区相关资源整合,积极推进中央、市属资源协同,有效激发社会文化资源活力。强化京津冀三地对接,共同探索文化带协同保护、开发、管理的有效模式,整体考虑三个文化带建设,进一步研究完善投融资体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专项政策,加大对三个文化带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特别是要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文化资金长效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文化带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属地实施,把三个文化带建设与治理“大城市病”、治水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区域发展和城市整体发展相协调。同时,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端智库等的支撑作用,让文化带的规划建设真正经得起学术、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以精准思维把握北京文化带建设的实效性
精准思维强调具体和准确,在一个个具体点位上抓出实际成效,反对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地抓工作,是从具体问题入手、务实高效推动工作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重视精准思维,一贯追求精准化做事方法。他反复强调要牢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于细微处见精神,在细节之处显水平”,“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这为我们加强首都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口号、理念上,而要体现在文化建设各個层面、各个环节,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
三个文化带涵盖北京市市域范围16000多平方公里。运用精准思维推动文化带建设,必须要找准各个文化带资源禀赋和发展特色,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按照《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确定的三个文化带建设工程项目要求,不折不扣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为契机,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加强通州北运河历史景观的恢复,力争通州区部分运河段通航,焕发“千里运河通惠始”的历史光彩,将大运河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副中心建设。统筹保护白浮泉、高梁桥、古河道等沿线水利工程遗产,紫竹院、积水潭等古典园林,以及通州三教庙、燃灯佛舍利塔等古建筑,精心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亮点、新样板、新标杆。
完善长城文化带建设。以推动北京长城国家公园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平谷红石门、昌平南口、怀柔箭扣、密云古北口等地长城保护,统筹延庆八达岭、昌平居庸关、密云司马台和怀柔慕田峪等沿线历史文化资源,推动长城区域联合保护性开发,促进长城遗址沿线街镇民居、古旧商道、关隘古城内在历史价值的再激活与再提升。
优化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以“三山五园”为核心,重点对包括以香山、玉泉山等为代表的“大西山”文化,以金河、万泉河等为代表的水域文化,以颐和园、圆明园、明十三陵为代表的皇家园林文化和以潭柘寺、卧佛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资源进行整体性利用。着力打造荟萃自然风光、皇家园林文化遗产和近代史迹的文化景观,实现大西山历史文化区一体化保护利用,打造首都文化建设的精品力作。
(本文为2017年北京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历史遗存及文脉梳理”(项目编号:17ZDA30)阶段性成果;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都师范大学)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
(执笔人:郑文涛,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带研究院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社科处副处长)
责任编辑 / 宋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