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2018-09-12彭春丽

前线 2018年8期
关键词:国家安全金融风险

[摘要]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也累积了不少金融风险点,经济平稳运行面临重大挑战。新时代开创现代化金融强国新征程,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着眼关键风险点和重要任务,坚决打好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关键词] 国家发展战略; 国家安全; 金融风险; 攻坚战

[中图分类号] F8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8)08-0044-04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渗透性强,影响程度深,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要深刻认识金融的本质特性,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从根本上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三期叠加”的严峻挑战,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影响,隐藏在高速增长背后的矛盾和风险不断暴露。这些矛盾风险点多面广,不断传导、累积、汇聚于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大动脉金融领域之中,演化为影响经济发展全局的系统性风险因素。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风险。

准确把握金融本质是首要。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是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是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根本遵循,也是实现国家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根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1 金融只有围绕实体经济运转,切实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和血脉,脱离了实体经济,金融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和生命线。金融首先是价值跨期交换,只有在一定信用和充分信任基础上,跨期价值交换才得以开展,金融交易才能最终完成。信用风险关乎金融体系健康程度和国内外对我国金融体系的信心,必须把金融信用与信任作为金融工作的基础性建设抓紧抓好。

甄别金融风险隐患是前提。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强劲,金融风险整体可控 2,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日渐开放、与国际金融市场关联度不断加深,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压力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领域仍处于风险易发高发期,潜在风险和隐患正在积累。准确研判当前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对于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意义重大。金融风险在经济工作中无处不在、相生相伴,没有无风险的金融,没有无金融的经济。必须认真分辨金融风险的波及范围和影响程度,仔细甄别判断局部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一般风险和重大风险,以便于有重点、针对性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当前重点要防控两方面的风险:一是“黑天鹅”事件不容小觑。即不可预测的小概率事件可能对金融系统形成重大冲击,产生致命的、难以恢复的极端后果。这种小概率事件可能是政府的决策,也可能是人们对股市的预期、普通人的日常抉择等,极其罕见,无法进行事前预测。历史上引发金融风险的“黑天鹅”事件有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9·11事件、美国次贷危机、英国脱欧等。二是“灰犀牛”现象需重点关注。相比“黑天鹅”事件,人们习以为常的、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的“灰犀牛”现象是当前防控工作的重点。包括影子银行、资产流动性、房地产泡沫、企业部门杠杆率、地方债务风险、违法集资等。这些人们日常生活中可感知、可预测,但往往存在监管漏洞或侥幸心理的现象,一旦疏于防控,将错失控制风险的最佳时机。

科学分析金融风险成因是关键。当前的金融风险是经济金融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和体制性因素叠加共振的必然后果1。 周期性因素是指因经济金融周期波动影响、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因素,主要体现为信用和房地产价格相互促进、相互强化带来的顺周期性。顺周期性增强了经济繁荣时向上发展动力,同时也放大了经济衰退时向下发展动力,加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此外,由于金融周期通常比经济周期长,波动幅度更大,当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叠加时,经济扩张或收缩幅度放大、时间变长,也使得金融风险加大。结构性因素主要体现为实体经济的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當前我国经济正面临新旧发展动能转换,供给体系产能以满足中低端、低质量、低价格需求为主,资金脱实向虚、实体经济成本上升等现象严重。这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体制性因素主要体现为极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体制性矛盾问题。当前,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干扰因素增多、主动性和灵活性有待加强、间接调控手段仍不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导致金融工作缺乏统筹监管、助长套利和加大杠杆行为,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加大。金融周期影响经济结构,顺周期性放大了结构性失衡和体制机制扭曲带来的金融资源跨期错配风险,并增加效率损失;结构性失衡加大顺周期性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体制机制扭曲程度和改革难度;体制机制扭曲加剧金融周期性因素和强化结构性失衡带来的金融风险,延长资源跨期错配纠错时间和成本,三者相互强化、相互影响。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就把金融安全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入决胜期,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目标宏伟、任务艰巨,其中最紧迫的任务就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一是时间紧迫。金融风险不是近期才出现的,而是长期存在并不断累积的。这些风险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育、成熟和转型的整个过程,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复杂形势下,极易一触即发、全面爆发,带来不可设想的严重后果。二是关乎全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全面”,关键是防风险、补短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是防风险的首要任务,也是补短板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形势下,金融对经济社会的渗透面愈广、影响程度愈深、核心地位愈加凸显,金融风险成为引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矛盾问题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补足我国经济发展短板的重要举措。相比实体经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短板之一,也是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手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跨越的关口多、面临的挑战大,只有下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先手棋”,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在以往过度强调GDP增长、长期依赖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下,我国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宏观杠杆率不断加大,已经成为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招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这是现代金融作为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首次进入党的报告,表明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已经成为影响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贯彻发展新理念、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一着。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题中要义。当前,金融已经全面渗透并深刻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大事,又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战略举措。第一,以金融安全为主的非传统安全地位日益凸显。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非传统安全尤其是金融安全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美国早在1999年就将金融安全列入国家“生死攸关的重大利益” 1,并成功对苏联、日本发起“金融战”以实现其政治意图。现代金融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与国际政治、军事、外交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系统。因此,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就守住了金融安全防线,守住了国家金融疆域。第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现代金融已经突破了经济工具的角色地位,越来越多作为调节利益、政策协调的中枢,被广泛用于民生、社会、文化、生态、军事、外交等领域。从全球金融发展历史看,金融博弈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较量的重要手段,成为西方大国转嫁国内危机的常用方式。英镑、美元、欧元、人民币等国际货币的发展态势不仅是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反映,也是国家战略竞争的重要支撑,其威力和影响程度比军事作战更为剧烈、影响更为长远。

打赢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战略要点

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必须头脑清醒、沉着应对,在战略上高度重视,在策略上把握主动,在关键风险点和重要任务上聚焦用力,全面提高金融体系抵抗风险能力。

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对金融工作作出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要坚持党管金融,善于从战略高度谋划金融工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政治保障。要强化责任担当,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战略决策。要加強制度化流程化建设管理,形成定期研究金融发展战略、分析金融风险点、研讨金融发展态势、决定金融大政方针的工作机制,确保金融风险监管有力、防控得力。要强化能力本领,提高领导干部、关键岗位人员的金融素养和战略素养,增强对潜在金融风险的洞察力、防控金融风险的决断力、做好金融工作的组织力。

健全金融统管监管体系。要建立健全金融监管统筹统管机制,推动形成全国金融监管“一盘棋”格局。制定统一的金融监管规则,对各级金融机构进行综合监管,对各类金融风险进行有效防控,特别要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要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推动全国金融风险防控有序有效展开。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和风险防控时间表路线图,规范各部门工作对接细则和工作流程,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区域政策等各领域政策协调力度,形成发展和监管的合力,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确保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落到实处。

聚焦结构性去杠杆重点任务。杠杆是金融的本质特征,也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和金融脆弱性的根源。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任务是结构性去杠杆,针对不同债务风险制定去杠杆的不同方案,重点突出高杠杆领域和系统风险聚集领域。一是要对结构性去杠杆任务进行统筹协调,从战略全局高度统一规划。去杠杆任务是一个系统的动态工程,不同部门杠杆率相互关联、不同阶段的杠杆率也存在差异,中央监管部门要对宏观和微观、金融和实体、短期和长期、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等进行统筹协调,对去杠杆的节奏、结构布局进行统一谋划,实现杠杆的科学合理布局,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二是在国企去杠杆和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聚焦用力,牵住“牛鼻子”先啃“硬骨头”。目前金融去杠杆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实体杠杆才刚起步。实体去杠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降低储蓄率,提高有效消费率,在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中有效配置资源。因此,要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降低国企负债率、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依托财税改革打破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收支体系,为地方政府公共支出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出路。要着眼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和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明确各机构各部门职责,规范金融工作问责办法,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治理机制,做到金融风险早识别、早发现、早处置,切实加强防控金融风险能力。坚持底线思维,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成果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和管理能力,采取强力举措降低金融风险,促进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金立群、林毅夫等:世界金融新秩序[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

(作者简介:彭春丽,国防大学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博士)

责任编辑 / 梁齐勇

猜你喜欢

国家安全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汽车集团财务公司的产业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之解
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组织”的犯罪学分析
国家安全视角下的战略物资储备立法完善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华人卷入两起涉美“国家安全”案